界線之外:初遇的越界
夜幕下的戶外,風景應該是寧靜的陪襯,卻被突如其來的「溫暖」打破。 「風涼怕我冷」,這句看似體貼的關懷,在初次碰面的男網友從背後擁抱我的那一刻,變成了初次見面難以承受的唐突。 肢體的靠近,在心靈尚未接軌之前,只會是冒犯。 我的心聲:「不熟。」我堅決的推開與直白的回絕:「我不會冷。」當男網友再度嘗試,甚至拉我的手,這份「溫暖」顯得步步緊逼,妳的拒絕也一次比一次堅定。
不再隱忍:界線的捍衛
到車上,男網友的那份越界的舉動再次上演,我忍耐的琴弦終於繃斷。我沒有再用委婉的「不會冷」,我是最直接、最清晰的回擊:「動作太過了,請退回駕駛座。」那一刻,我不僅推開了他的手,更重新劃定了跟此男網友的界線。 對於不適,不縱容,清晰的拒絕才能自我捍衛。
這場碰面,讓我清晰地領悟到與網友初次見面時的黃金法則: 「遇到不喜歡的情況,真的要清楚表明拒絕。」 這句話,是我用親身經歷寫下的警醒。面對界線的侵犯,就要勇敢地發聲,守護自己。這不僅是網友碰面的經驗,更是一堂深刻的自我保護課。
月老紅線:緣起緣滅的試煉
月老的紅線,究竟是牽引緣分,還是僅僅一場相遇的序曲?男網友說著,兩度求訪月老,緣分兩度降臨,卻又兩度錯肩。台北城隍,台中樂成宮,月老似回應了他的渴望,給他相戀的機會,卻未曾許諾白首。他印證了月老「牽線」的職責,卻也體悟了紅線無法「包生」果實。而我,也曾拜訪城隍,卻連曖昧的微光都未曾觸及。我的體悟更為直接:月老或許只負責開啟一扇門,至於門後風景如何,甚至能否踏入,都非月老所能全然掌控。 月老牽的,是緣分的始,而非情感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