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循環利息的計算方式是「未繳清餘額x 循環利率x 天數/365」。
這個算法我前幾個月才知道.
除了房貸, 人生唯一一次負債是剛出社會的時候. 台北東區的房租貴, 一個三四坪的小套房要價一萬零五百, 不含水電, 電費一度4.5塊還算可以, 有些無良房東還收到5塊. 中古公寓裡的小房間唯二的好處就是新裝潢, 而且有一大扇對外能看見天空的鐵窗, 坐牢也算坐得滋潤.東區什麼都貴, 公司樓下的早餐一個三明治能賣你五六十, 中餐小吃吃起來要一百, 如果想要節省一點, 那就得騎車或是走上二、三十分鐘到小巷弄去. 工作忙, 睡都睡不飽了, 還有什麼力氣往外跑? 多半花錢了事, 一個月下來, 就算有獎金加班費跟三萬多底薪, 月底也剩不了多少.
第一份工作跟公司置氣, 幹了沒幾年就裸辭.
心裡苦, 好不容易解脫了就想出去散散心, 當時做了一個很荒謬的決定: 拿信用卡借了十萬塊, 不聲不響地一個人跑去英國玩了一圈.
利率很高, 印象中十幾%有, 而且借十萬不是直接給你十萬的, 會先扣掉一點, 當時年輕氣盛的, 根本沒想太多, 覺得反正又不是還不起, 只是調度一下, 十萬塊不多, 開口跟家裡借也能要到, 只是都出社會了, 不願意開這個口, 隨便找了家大銀行就申請了小額信貸.
莽撞、浪費, 可是物超所值, 至少回來以後充滿勇氣, 覺得日子還能走下去. 那是這輩子我花過最有價值的十萬塊.
回台灣以後找了個工作, 似乎半年左右就多付點解約金提前清償了.
思想保守, 接受不了以債滾錢. 我也沒好意思跟任何人提這件事, 欠卡債出去玩有什麼好張揚的, 沒本事才借錢嘛! 要不是這個樹洞沙龍沒熟人, 我也不會在這兒提一嘴.
到了這個年紀, 我也沒想過身邊的朋友會有信用卡卡債的問題, 我以為那是年輕人的事. 大家就算借錢, 應該都會走正規借款.
沒想到吃飯的時候, 朋友提了一嘴他那好面子的主管信用卡帳單都是全繳清了的, 應該很有錢.
我愣了一下, 不經大腦地問他: "大家不是都會全部繳清嗎?"
"循環利率很貴吧!"
"很貴嗎?"朋友問我:"那個怎麼算?"
我回憶了一下信用卡帳單的那欄"本期循環利率", 不甚確定: "不知道欸! 好像每期都會動, 每家不一樣, 我看過很低的, 也看過十幾%的."
那就參考數字, 沒動用, 自然也就沒注意算法. 十幾年前的信貸經驗早就忘了.
我掏出手機google了一下, 網路說算法是「未繳清餘額x 循環利率x 天數/365」。
原來每期利息看起來低, 如果換算成年利率奇高.
朋友想了想, 老實招認: "其實我都繳最低應付金額."
做藝術的朋友有股票也不算缺錢, 只是根本沒搞明白循環利息是怎麼回事, 每個月都是傻傻的債滾債, 從來沒跟家人朋友討論過這個.
他以為利息不高.
xmaseve: 看見方格子沙龍在聊「無退休時代」來臨:為何中年職涯轉型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個人議題? 問思考職涯時的最大挑戰, 看到財務壓力選項, 不知道為什麼就想起這檔事, 不是很相關, 總之, 財務管理很重要啊! 直接影響你未來的每一個決定, 特別在普遍家有老小的中年時期, 手有餘糧心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