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賽隆納是西葡自由行終站,
在這個城市住了三個晚上,
是旅程中住宿費用最貴的城市。
出發前和旅程中不斷被提醒,
巴塞隆那治安很差要小心。
為了能安全下莊戰戰兢兢,
都趕在天黑前就回到民宿。
不到兩天半的旅遊時間,
已先預定聖家堂和奎爾公園門票。
蒙塞拉特山的交通票看了網路文章,
提早一天先去車站購買熟悉路線。
其餘的時間就順道在市內隨意晃。
巴塞隆納真是一個適合旅遊的城市,
有海有山古典又現代的美。
雖然當地居民對旅遊公害抗議,
但還是抵擋不了大家的嚮往。
此篇先介紹市區散步街景建築物,
所見所聞的巴塞隆納印象簡介。
住在世界遺產對街
訂房時選擇號稱治安較佳的擴展區,
民宿標榜聖家堂旁的舒適公寓,
實際位置在聖十字保羅醫院對街。
很難相信醫院居然美得讓人驚艷,
可惜停留時間有限錯過開放時間,
僅能從民宿俯瞰正面景觀,
路過側面從欄杆縫隙一窺局部外觀。
聖十字醫院15世紀初創建於老城區,
主旨為貧困人群提供醫療服務。
19世紀末設施老化、不敷使用之際,
獲得銀行家Pau Gil遺產半數捐款,
由蒙塔內爾設計師規劃設計在擴展區,
花三十年完成27座建築組成的醫院。
被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開玩笑,
竟然讓病人住進皇宮與國王為鄰。
直到2009年6月完全作為醫院使用,
2009年醫院關閉後改造為博物館。

民宿就在高第大道上可看見盡頭的聖家堂

從民宿走到聖家堂10分鐘以內

早上出門遇到旅行團

從民宿陽台俯瞰夜晚的聖十字保羅醫院

從聖十字保羅醫院城牆看見部分建築群外觀

從聖十字保羅醫院城牆看見部分建築群外觀

聖十字醫院於15世紀初創建於老城區, 主旨為貧困人群提供醫療服務。

2009年醫院關閉後改造為博物館
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的核心
巴塞隆納的藝術源自於文化,
位於加泰隆尼亞地區有其特色。
雖然巴塞隆納目前隸屬西班牙,
但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一直存在,
巴塞隆納一直是這場運動的核心。
2017年加泰隆尼亞議會曾宣布獨立,
但隨後被西班牙中央政府接管。
加泰隆尼亞人有著強烈的民族認同感,
認為自己與西班牙其他地區不同,
並希望保護自己的文化和語言。
巴塞隆納很多公共區域的說明,
都會將加泰隆尼亞文放上。
聽說很多企業也要求員工,
必須要會加泰隆尼亞語。
該地區為西班牙貢獻了大量的財富,
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
更希望脫離西班牙免於被拖累。
十九世紀巴塞隆納的企業家們,
藉著擁抱工業技術革命,
將加泰隆尼亞地區轉變成
全西班牙最工業化的地區,
有錢人透過興建豪宅、贊助藝術,
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
嶄新建築風潮與藝術風氣在此大興。
從馬德里搭高鐵到巴塞隆納,
嚴格的安檢沒收了大行李中的剪刀,
不知是否跟加泰隆宜亞獨立運動有關。
與民宿主人的互動感受其獨立意志,
屋主聽到我們來自台灣,
說台灣不屬於中國。
加泰隆尼亞是好地方也不屬於西班牙。

加泰隆尼亞文和西班牙文說明,我們的料理剪刀在大行李箱還是被沒收。

西班牙語、加泰隆尼亞語、英語
西班牙廣場和舊港
西班牙很多城市都有西班牙廣場,
最著名的三個剛好我們都走到了,
有塞維亞、馬德里和巴塞隆納。
為了舉辦1929年的世界博覽會,
在巴塞隆納的蒙特惠克山區域,
建造西班牙廣場、 奥林匹克體育場、
加泰隆尼亞藝術博物館和魔幻噴泉等。
舊港因應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改建,
四周設置舒適的木造步道,
還有大型的購物中心、水族館等設施。
港口大道設置哥倫布紀念碑,
因爲哥倫布第一次航行到美洲,
返回西班牙的港口就是這裡。
肢體表演的街頭藝人,
吸引很多遊客圍觀和打賞。
當年支助哥倫布的伊莎貝拉女王,
領導加泰隆尼亞區卡斯提亞王國。
她的夫婿是亞拉岡王國斐迪南二世,
締造西班牙史上著名的雙王時代。
女王對西班牙最大的貢獻,
是1492年打敗占領南部,
長達七、八百年的阿拉伯人,
為外孫奠定統一西班牙的基礎。
支持投資哥倫布探險,
開啟西班牙大航海時期的盛世。
伊莎貝拉女王在塞哥維亞登基,
就在那棟白血公主城堡內。
加泰隆尼亞區一直有著優越感,
有著文化、語言和經濟的因素。

西班牙廣場附近鬥牛場改成商場

西班牙廣場雙柱

西班牙廣場

加泰隆尼亞藝術博物館

加泰隆尼亞藝術博物館前的魔幻噴泉

巴塞隆那舊港哥倫布紀念碑

巴塞隆納港口海關靠近蘭布拉大道南端

哥倫布接受伊莎貝拉女王贊助,第一次航行到美洲是返回巴塞隆納的舊港。

舊港因應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改建, 四周設置舒適的木造步道, 還有大型的購物中心、水族館等設施。

投錢贊助就會動起來的表演藝術

伊莎貝拉女王在塞哥維亞城堡登基
擴展區城市規劃
19世紀末工業革命推動城市的發展,
加泰隆尼亞成為了西班亞的工業中心。
地方政府當局迅速開始擴建城市,
以建立一個名為擴展區的新區,
來容納不斷增長的人口。
塞爾達高瞻遠矚的規劃,
設計出舉世聞名的巴塞隆納擴展區,
採棋盤式街區與八角形街廓,
民宿剛好就在被切成斜角的邊廓,
每次過馬路都要稍微繞遠一些。
聖十字保羅醫院大門也是被切的斜角,
所以都會多出一塊空地讓行人使用。

民宿在高第大道標示綠色,對面是聖十字保羅醫院。

民宿前方空地就是被切的斜角

聖十字保羅醫院大門前也是被切的斜角

聖家堂登塔樓看見「八角型」街廓
現代主義建築美學
有錢的企業家們在擴展區買地,
透過興建豪宅、贊助藝術,
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
嶄新建築風潮與藝術風氣在此大興。
格拉西亞大道上這些富人豪宅,
現在都變成需付費參觀的博物館,
格拉西亞大道也變成精品街大道。
高第在這場運動中最具影響力,
採用細緻的裝飾、植物圖案、曲線,
以及立面和內飾的色彩主義。
慧眼識英雄的伯樂是奎爾,
委託高第建造諸多建築,
成為他的支持者及資助者。
可以說沒有奎爾就沒有後來的高第,
更沒有今天迷人的巴塞隆納市景。
巴塞隆納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
都是這些屬於私人財產的建築,
高第設計的作品高達七項。
他的作品像黏土捏塑的童話屋。
蒙塔內爾設計的作品有兩項,
聖十字保羅醫院和音樂宮。
蒙塔內爾的風格對同期建築影響更大,
使用紅磚與天然石材混合建造外牆,
拱形窗戶與裝飾性圓窗,
帶有新哥德風格的窗框上尖拱,
在當時的公共建築很多被運用到。

高第為天主設計的聖家堂

高第設計從爛尾樓變成世界遺產的奎爾公園

格拉西亞大道富人豪宅美得有品味、有特色

高第設計的巴特略之家

高第設計的米拉之家

阿馬特邪之家

莫雷拉之家和音樂宮、聖十字保羅醫院同設計師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

這所學校建築也是現代主義風格
老城區
擴展區相當於台灣說的重劃區,
老城區就是城市最早發展的地區。
老城區的特色就是有老建築,
還有很多交錯的小巷弄。
在老城區一不小心會迷失方向,
在夜間落單行走有較高被搶的風險。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位於老城區,
讓我們打消晚上去看表演的計劃。
老城區通常都會有主座教堂,
前面廣場夜晚就變成露天餐飲座位區。
我們從蒙特塞拉特山回市區時,
先到舊城區的加泰隆尼亞廣場。
在地鐵車廂有街頭藝人跳舞,
西班牙的地鐵很常見的情形,
有時候也會有小販在車上兜售。
廣場上小朋友追逐著鴿子玩,
鴿子閃躲功夫很厲害。
聖卡特琳娜市場波浪狀的彩色屋頂,
跟巴塞隆納熱情奔放性格呼應。
下午營業攤位不多,
以生火腿和起司店居多。
第一名吉拿棒名店營業時間16:30,
經過時還要20分鐘才開店,
利用空檔到主座教堂廣場,
欣賞了街頭藝人的天籟之音。
16:30開門我們是排第一個的顧客,
後面排隊的人龍絡繹不絕。
點了脆口吉拿棒、Q感西班牙油條、
微甜巧克力醬和黑咖啡。
吉拿棒和西班牙油條可選加糖粉,
我們比較喜歡原味,
是西班牙會讓我們想念的甜點。

加泰隆尼亞廣場不怕人的鴿子

聖卡特琳娜市場波浪狀的彩色屋頂

下午營業攤位不多, 以生火腿和起司店居多。

找廁所進了社區圖書館

從小巷看到主座教堂

主座教堂

西班牙油條店

吉拿棒油炸中

油條Q的 吉拿棒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