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次吃飯時突然想到,吃飯這件事,好像越長大之後越有「選擇的壓力」。 尤其是那種:「你要跟我們一起吃嗎?」 或是:「啊?你怎麼一個人吃?」的瞬間。
我自己其實蠻常一個人吃飯的。
不是討厭人,而是好像慢慢習慣了。 走進便利商店,挑個自己喜歡的微波食品;或是在外面點一碗麵、坐靠牆的位置,滑手機、配個影片、吃飯。 就這樣,一個人,好像也沒什麼不行。
有時候在人多的地方吃飯,發現四周圍坐的都是聊天中的一群人;而你手上拿著餐盤,環顧四周,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有點……多出來。 或者說,少了一點什麼。
一個人吃飯的時候,有自由。不用等別人、吃自己想吃的、不需要聊天、可以放空滑手機滑到忘記世界。 但偶爾,也會有一點點孤單。 好像所有人都有約,而自己沒人找。雖然也不是每次都想被找,但那種「我也不是不想」的感覺,就像醬油加太少——不難吃,但好像不太夠味。
相對來說,一群人吃飯就熱鬧多了。
點很多東西一起分、聊天聊到忘記時間、笑到差點嗆到湯。 但也不是每次都這麼開心。有時候人多,要顧慮的也多。 不確定自己想吃什麼、怕不合群、怕尷尬、怕跟不上話題。 有時候熱鬧歸熱鬧,自己還是有點像局外人。
我慢慢發現,吃飯這件事其實很誠實。它常常在偷偷反映我們的心情。有時候想一個人吃,可能是想靜一靜、喘一口氣;有時候想找人吃,可能只是單純想被陪一下。
所以與其分「好壞」、「對錯」,我比較想把它當作是「我現在需要什麼」的提醒。就像我現在,還是很習慣自己吃飯, 但偶爾,也會偷偷希望,有個人能說:「欸,要不要一起吃?」
我是糰子,謝謝你今天花時間,讀完我這些關於「吃飯」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