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透天厝
最近,對於臺灣最普遍的民宅“透天厝”這個名稱感到驚訝。哇,這是誰給的名稱,太有詩意了!光聽這個名稱,我會想像一棟房子可以從地面一直到達天上,多神奇啊!
想起小時候的舊家,就是一棟透天厝。最頂層是一個四四方方的露天平臺, 這個平臺連着家裏的屋頂,從平臺上可以毫無障礙地眺望四周。每天放學回家,一回到家,我會馬上跑到家裏的屋頂,去看哥哥們放鴿子。傍晚時,哥哥把鴿子放出去,讓牠們在天空飛翔,飛了大約半小時左右,鴿子們就會整羣地一起飛回來。
屋頂平臺除了是媽媽曬衣服的最佳場所,也是過年前媽媽曬香腸的地方,曬乾的香腸特別有酒的香味。中秋節的夜晚,媽媽也會準備好多季節水果和月餅,在屋頂平臺上來祭拜月亮。當時小小年紀的我,一直相信月亮上住着一位美麗的仙女,我會趁着祭拜嫦娥時許願,雖然已經記不得許了什麼願望,但是那顆天真的童心仍銘刻在腦海中。
到了這把年紀,這個遙遠的記憶讓我頓悟到,臺灣這個民宅建築叫透天厝的詩意,這是屬於我的臺灣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