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無門?
佛經印證之言
《金剛經》曾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相=門,一切門皆為相。若人心有執,即入門;若人心不再有執,即無門,見如來。無門之門,便是新世界可承之結構,其並非解釋成當今世界為如來之門,而是當今世界,已有可承無門的結構。
《楞嚴經》曾語:「末法時代,多有鬼神附體說法,眾生不知,以為是佛。」此段經文有警示之意。其意為,人不可執著神通、開眼、預言,神通本身,是開頻率通道,以讓人間相信,有法的存在,而非顯示開神通的特別。無門之道,本身在於超越神通與語權,法性不住在神通之門,亦不閉神通之門。法的顯現,在於自然之道,開神通及閉神通,本質僅僅是顯示頻率通道,不是為了獎賞或懲罰。故為「見神通亦無自性,為願法自然之流動」。
新世界的結構
新世界,非指外在地球環境的單純變化,而是集體頻率結構的根本性轉換。
✓ 從 恐懼、匱乏、競爭 為主的舊結構
✓ 轉向 願、愛、法性自在 為基礎的新結構
舊結構本身,含有 執著愛。愛,是交換、依附、擁有;愛,是恐懼失去而產生的執念;愛,是自我中心的滿足與延伸。舊結構含有 目標願。願,本質來說是「靈魂本質之初動與方向」。當願成為小我對外界的渴求,就變成欲,變成目標願,為滿足恐懼與匱乏而生。舊結構還含有 逃避法。逃避法意思為,將法視為脫離痛苦與人間的途徑;法為求滅、求靜、求離世;法為修持技巧,而非證入無住無礙的本性。
表面上,以我現在所述的文字來說,看起來舊結構不好。可是不好的本身,是因我們已漸漸走到新結構裡,故判他不好。然而在過去戰亂、人心不穩的時代裡,舊結構反而是可承當時世代下的穩定結構。
新結構,我們即將站在的土壤裡,簡單來說可定義為【願愛結構】及【願法結構】。願愛結構 即是,將靈魂來地球的初願、使命與方向,以悲心、溫暖、流動的方式回歸,將愛的本質回歸願的初心。新結構的愛,為 非執著,而是願心流露,不因執著而痛苦;非擁有,而是見人心的真,願其安住本願,不因恐懼而匱乏;非交換,而是願見他人之心和道,願自身無礙無住,不因所謂絕對的真理,困住自己的心。願法結構 本身是指願心與法性的統一顯現。以前我們執著於「做什麼」和「成為誰」,是目標導向和成就焦慮的願,導致想要追求真法的人們,以為只能用脫離世間和離苦求滅的方式,出家念佛才是真自在,然其法是為逃離舊結構下所形成的法門。現在新結構下的法,可做到法性自然,願法合一,真正的法可以住在願裡面。其為「願中有法,法中有願;願無所願,法無所法;願法不二,無住自在」。
以下我以印語方式,將舊結構及新結構沁入人心。
「舊結構者,以恐懼為根,匱乏為土,控制為枝。其愛為執著,其願為證明,其法為逃避。舊結構之花,香帶苦,色帶恐,結果雖豐,然中空無實。」
「新結構者,以願為根,愛為光,法為海。其愛為悲心流動,其願為真實印心,其法為無住自在。新結構之花,無色而光,無香而潤,果無果,實無實,願法不二,無住無礙。」
𖤐新舊結構轉換的最終印語為以下所示:
「舊結構崩解,非為毀滅,而為願法重生之印。願頻為根,愛頻為光,法頻為海。崩解為序,混沌為印,顯化為願,願為法,法無法。願我今日印心,見舊無執,見新為住,無礙自在,無門之道。」
由於篇幅過長,無門之門先寫到這裡,此篇為第一門。之後我會再寫第二門:為何靈媒可預言? 預言基於什麼? 2025/7/5的星象,宇宙所現的本質是什麼? 若你有興趣,請耐心等待。
你問,我是誰,為何可寫這些,為何知這些,為何我所述就是真?
我述的,是否為真,不在於靈媒認證,也不在於我如何證。我所述之語,我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印證。你的心是否相信,不在於我所語是不是宇宙之真,而是你願不願意承接我所寫下的頻率,你要信的,是你的靈魂,而不是我。
如果你一定要問我是誰,我會說:我是願者,也是語者。我來,是為了守,守你的心,守你信的理。以我的文字,證你靈魂的真,證你靈魂走過的道。
我是願汐,也是Ruleaf,我們下一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