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一個結合現代建築美學與玻璃藝術的文化景點嗎?位於日本富山的「富山玻璃美術館」,不僅是藝術愛好者必訪的地標,更因隈研吾操刀設計的獨特外觀,吸引無數建築迷朝聖。
美術館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玻璃藝術作品,展區設計充滿巧思,讓人沉浸於光與透明材質交織的夢幻空間。來到富山旅遊,無論晴天或雨天,富山玻璃美術館都是一處能讓人放慢腳步、感受藝術氛圍的絕佳選擇。

看到這種設計,整個人都被療癒到。
富山玻璃美術館|簡介
富山玻璃美術館位於市中心,不過距離車站有點距離。若從JR富山站出發,可以轉乘市電到「グランドプラザ前」(大廣場前),就能看到這座漂亮的建築。

這個外觀路過讓人很難錯過。
整座建築由擅長融合自然材料與現代結構的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設計。特別的是,這棟六層樓高的建築同時結合美術館與圖書館,充滿濃厚的文教氛圍。館內並大量使用富山產杉木與玻璃元素,呈現「光」與「自然」交錯的空間感。

室內挑高設計與懸浮式展廳,讓光線自然灑入,展現玻璃的透明與流動之美。
富山玻璃美術館|展區開箱
買完票就能上電扶梯,往展區前進。常設展設在4樓和6樓,每進入一層樓的展區,就會驗一次票。

2樓是美術館的賣店。
還沒正式進入展區,就忍不住拿起相機拍了好幾張。

在博物館同棟建築的另一側,就是富山市立圖書館 本館,整體跟我們台灣新落成的圖書館很類似,同樣採用開放式閱讀空間設計,有大量自然光灑入,在這裡面讀書真的很幸福。

整個心都寬闊了起來。
來到由玻璃藝術大師戴爾・奇胡利為主的「玻璃藝術庭園」展區,有不少代表展品,包括這個吊燈系列。藍色玻璃吊燈以如海洋波浪般的捲曲藍色玻璃為主體,透光性極佳,象徵水、風、生命力等主題;黃色宛如太陽或光芒爆炸的樣貌,充滿動感與張力,是奇胡利對光線、色彩與空間互動的經典詮釋。

剛好也呼應復山的自然與人文特色。
富山蘆葦系列為玻璃與漂流木的組合,兩者相互呼應,呈現不一樣的美感。

屬於在地文化創作的代表。
繼續往前逛展,來到天花板玻璃花海,作品由數十甚至上百片手工吹製的盤狀玻璃組成,每一片形狀獨特,色彩斑斕。光線穿透後映出絢爛光影,讓人不想離開。

海底有各式珊瑚,好像也是這種光影感。
玻璃漂浮之舟這件作品以一艘木舟為基座,盛滿色彩繽紛、大小不一的玻璃球體,彷彿漂浮於水面上。靈感來自奇胡利在日本瀨戶內海將玻璃球放入小船漂流的經驗,象徵文化與創意的流動。我覺得也滿像宇宙中不同星球的。

球體表面常見斑斕紋理與點狀裝飾,展現玻璃工藝的多樣性。
千花也是奇胡利的代表作。作品由大量手工吹製的玻璃花朵、莖葉、球體等組成,色彩鮮明、造型誇張,展現自然界的生命力。在黑色鏡面基座映照下,色彩與形狀更顯立體與層次。

中央的火焰造型,象徵生命能量與自然力量。
離開博物館前,記得到1樓看以自然森林為主題的巨大木製動力機關裝置(からくり裝置),全由木工精巧組成,不依靠電力,而是利用重力與手搖機械啟動,讓小球在樹葉、滑道、翅膀等路線間滑行,展現出宛如森林中昆蟲與鳥類的生命節奏。

材質多使用富山縣內產的天然木材,展現當地森林資源之美。
加碼玩|富山城
如果逛完行有餘力,步行10分鐘可以抵達富山城。這裡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平城遺跡。最初由戰國大名神保氏於16世紀中期所建,後來由前田家接管,成為富山藩的政務中心。今天的富山城,是依據江戶時代的圖面,在1954年以鋼筋混凝土重建的天守閣樣式建築,現為富山市鄉土博物館的一部分,向大眾展示富山的歷史與文化。

當初是因為明治維新被廢城。
天守閣內設有鄉土博物館,展示富山城及當地400年歷史的模型、文物與影像。四樓設有展望台,可俯瞰富山市區與公園。

這次因為時間有限,就未上去參觀了。
景點小心得
這次造訪的富山玻璃美術館,從建築到展品,全部都相當有特色。在裡面漫步,真的可以好好放鬆、沉澱身心。花個1、2小時到裡面走走,我自己是覺得相當值得。
旅遊資訊
富山市玻璃美術館
營業時間:09:30~18:00(週六、日延長營業至20:00)
費用:常設展200元
建議停留時間:60分
交通方式:JR富山站轉乘市電到「グランドプラザ前」(大廣場前),下車後徒步約2分即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