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來了!荒野保護協會帶你一起追「鳥」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每年這時候,燕子不買機票、不帶行李,就飛回五股濕地度假了!

這不是什麼神祕儀式,而是北台灣最壯觀的「燕群黃昏秀」上演中!

 

新北市高灘處 X 荒野保護協會

活動時間:7/26~8/10

免費導覽活動共六場,歡迎大小朋友報名體驗!

 

在這裡你不只能「賞鳥」,還能學會怎麼當個「不打擾的觀察家」~

五股濕地就像燕子的五星級飯店兼自助餐廳,蘆葦叢是床,空氣中飛的是晚餐(對,昆蟲),孩子們邊吃邊練飛行,然後準備南漂!

 

不用出國、不用開冷氣,只要來五股,保證讓你暑假「燕」遇無窮!

新聞媒體曝光如下

燕子盤旋萬千 新北五股濕地夏日賞燕季7/26登場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323/8842737

 

新北五股濕地夏日賞燕季 6場免費生態導覽報名開跑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5092230

 

到五股溼地與家燕共舞.

     七月荒野的賞燕季剛開始的假日午後,我與星展銀行的同仁來到五股溼地進行一場「工作假期」。

    在工作之前,荒野親子團的「小鷹」們(親子團分為小蟻、小蜂、小鹿及小鷹,小鷹是中學三年級至高中二年級階段的小志工)分站為他們介紹五股溼地的生態環境與導覽,期間還有小蜂(小學階段)出來表演招潮蟹怎麼吃東西。大人們看到這些孩子的解說與表演,都很感動,畢竟我們常常說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不就是希望一代接著一代守護我們生長的家園,而由年輕人挺身而出,更能提醒大人們,我們愛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在我們短視近利下把他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給毀了。

    解說完就是他們的工作時間。五股溼地位在淡水河出台北盆地處,右邊是關渡,左邊就是五股,連接二重疏洪道。從近二十年起,荒野保護協會有一組義工以這個地方作為自然觀察點,五股濕地這個所謂洪氾區原本應該有8.7平方公里,後來因環境變遷以及污染,沼澤區縮小為不到2平方公里,二重疏洪道綠美化工程基本上以景觀規劃為主,並沒有完整的濕地,倒是有許多人為的休閒娛樂措施,比如釣魚池、划船道,水泥運動鋪面……經過荒野保護協會以及民間團體的幾年努力,台北縣政府將疏洪道的四分之一,重新規劃成濕地生態公園,並且在93年底,正式簽約,委託給荒野保護協會來管理與認養,逐年進行園區的復育、保育、教育等工作。

    為了讓這塊溼地能提供更多的物種得以在此棲息,所以我們必須營造出多元的空間,並且隨時監測與維護,因此一年四季需要許多的志工,做不同的工作,這片廣達92公頃的濕地也是我們號召企業團體帶領著員工來當志工的很好場域。

    到了傍晚,結束工作,我們一行人來到濕地的蘆葦區,欣賞難得一見的燕群飛舞的情景。

    家燕在台灣大部分是夏天從赤道附近熱帶地區飛來的候鳥,每年三月中來到台灣,四月起開始繁殖下一代。因此我們每年春天可以看著牠們在屋簷下築巢、產卵、孵育幼雛,然後夏末初秋帶著孩子離去,隔年春天又準時回到原來的窩巢,因此才有了朱自清所寫讓人低迴不已的名句:「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幾千年來,就這麼春去春又來,燕子始終陪伴著我們,提醒著我們,可是絕大部份人卻不知道也沒看過,究竟燕子是如何帶著這些小燕子離去?又如何成雙成對的回到原來的燕巢?

  這十多年夏天,八月前後的傍晚,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會帶領民眾到五股濕地,燕子聚集在食物豐盛的蘆葦叢濕地裏,觀賞燕子群飛演練準備渡過太平洋回到赤道附近的島嶼過冬。每到夏天黃昏,數以萬計的家燕、便會從都市屋簷下、四面八方飛到這個小小區域來晚點名,像是噴射機般飛翔的燕群在蘆葦叢上空迅速盤旋,升升降降,橫衝直撞,像是千軍萬馬般滿天飛舞,壯觀的場面令人歎為觀止,嘖嘖稱奇。

  傍晚時分,天邊的雲彩襯著遠方高樓林立的都市剪影與身邊人工河道交錯中的濕地,一隻、兩隻帶著剪刀的小小飛鳥出現在眼前,當我們還沈醉在這如夢幻花園裏時,不一會兒,尖銳的鳥叫聲中似乎夾雜著「咻──咻──咻」的高速飛行聲,我們四周忽然充滿了數以萬計的小小黑色噴射機在穿梭著,好幾次感覺到耳際甚至手臂有東西快速略過,令人好奇的是居然這麼多隻的燕子在這麼小一個區域中衝撞盤旋,卻不會互相撞到。

  燕子的飛行技術非常高超,因為牠的尾毛長而分叉,使牠能夠在高速飛行中可以急速轉變方向,有方向舵的作用。而且這分叉的尾羽像把剪刀,男生穿著的西式禮服燕尾服,大概就是模倣燕子的尾巴造型而來的吧!

    這些燕群到了秋天,氣候變冷昆蟲愈來愈少時,牠們就飛到赤道附近溫暖的地方過冬。我陪著來自新加坡的星展銀行總經理阿川哥,一邊看著燕群,一邊說我們看到的這些燕子帶著雛燕在這裡練習飛行,到了秋天搞不好就會飛到新加坡呢!國與國之間的界線是人為劃分的,對自然生命而言,整個地球都是所有物種共同生活與成長的空間。

    阿川哥很有趣,反應也很敏銳,他注意到每個荒野志工在介紹自己時,都會說:「我是鱟」、「我是松雀鷹」,知道每個荒野的志工,不管大人或小孩,都會取一個大自然的生物當作自己的名字,而且在荒野裡大家都只用自然名互相稱呼,不會叫叫本名,於是他就跟負責這次活動的荒野台北分會長晨薇說:「你叫海洋,我的自然名是現成的,叫河川、阿川!河川最後都會流入你的海洋!」

    一路上阿川哥也不斷把志工分享的生態保育原則跟星展銀行的經營原則相連結與呼應,也對荒野志工們能長期持續地為環境而行動表達敬佩之意,也開玩笑地說,以前新加坡同事到台灣出差時,只知道去士林逛夜市,以後要讓他們到五股溼地當志工後才能去夜店喝酒。

    其實,不管對任何企業來說,能帶領員工投入環境行動,尤其是深耕在地的守護自然棲地,這是企業追求永續發展最好的象徵與決心。

    夕陽西下,成千上萬的燕群也當陽光隱沒在地平線時各自找好蘆葦,身輕如「燕」地站在蘆葦桿上休息過夜,我們在海風輕拂中踏上歸程,也希望今天的活動能在這群平常穿西裝套裝坐在冷氣房裡的金融從業人員的心中,埋下一顆關愛自然的種子,然後,期待著它們終將來的生根發芽茁壯,甚至長成一棵大樹。

raw-image

每年這時候,燕子不買機票、不帶行李,就飛回五股濕地度假了!

這不是什麼神祕儀式,而是北台灣最壯觀的「燕群黃昏秀」上演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7
看了作家簡媜剛出版的書「好一座浮島」,其中寫到:「……但是有一天,那是我的麥當勞遊牧生活中最動人的一天。十幾位就讀特教實驗學校的大孩子、小孩子,在老師與爸媽帶領下到麥當勞聚餐。可想見,對心智、肢體障礙的孩子而言,來一趟麥當勞堪比出國旅行。每個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垂淚家庭,媽媽們臉上寫著疲倦、無助,謙卑卻
Thumbnail
2025/07/07
看了作家簡媜剛出版的書「好一座浮島」,其中寫到:「……但是有一天,那是我的麥當勞遊牧生活中最動人的一天。十幾位就讀特教實驗學校的大孩子、小孩子,在老師與爸媽帶領下到麥當勞聚餐。可想見,對心智、肢體障礙的孩子而言,來一趟麥當勞堪比出國旅行。每個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垂淚家庭,媽媽們臉上寫著疲倦、無助,謙卑卻
Thumbnail
2025/07/05
人類的生命與起源原本就來自於大自然,人類的演化也與所有自然萬物息息相關。在我們的基因裏,蘊含著對自然荒野的熟悉與渴望,聽到美妙悅耳的鳥叫,我們也許不知道是什麼鳥,但是會很感動,看到野生動物,會覺得興奮,貼近有著軟綿綿皮毛的小動物,就會想摸牠,或許是我們的祖先幾百萬年來都穿著獸皮,給了我們安全溫暖的感
Thumbnail
2025/07/05
人類的生命與起源原本就來自於大自然,人類的演化也與所有自然萬物息息相關。在我們的基因裏,蘊含著對自然荒野的熟悉與渴望,聽到美妙悅耳的鳥叫,我們也許不知道是什麼鳥,但是會很感動,看到野生動物,會覺得興奮,貼近有著軟綿綿皮毛的小動物,就會想摸牠,或許是我們的祖先幾百萬年來都穿著獸皮,給了我們安全溫暖的感
Thumbnail
2025/07/04
我很喜歡趙詠華唱的一首歌──最浪漫的事; 「背靠著背坐在地毯上,聽聽音樂聊聊願望,  你希望我愈來愈溫柔,我希望你放我在心上,  你說想送我個浪漫的夢想,  謝謝我帶你找到天堂,  那怕用一輩子才能完成,  只要我講你就記住不忘。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Thumbnail
2025/07/04
我很喜歡趙詠華唱的一首歌──最浪漫的事; 「背靠著背坐在地毯上,聽聽音樂聊聊願望,  你希望我愈來愈溫柔,我希望你放我在心上,  你說想送我個浪漫的夢想,  謝謝我帶你找到天堂,  那怕用一輩子才能完成,  只要我講你就記住不忘。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感謝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託拍攝 「新營鹽水學甲放粉鳥(紅腳)笭影像紀錄」 https://youtu.be/Z_fJ2VwI9MI?si=ibQ18Y9-rcHlQ1uY 影片有完整介紹「放粉鳥(紅腳)笭」的遊戲規則 這次拍攝,我們特別添購長鏡頭, 學習拍攝飛羽 應觀眾要求分享一些笭鴿
Thumbnail
感謝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託拍攝 「新營鹽水學甲放粉鳥(紅腳)笭影像紀錄」 https://youtu.be/Z_fJ2VwI9MI?si=ibQ18Y9-rcHlQ1uY 影片有完整介紹「放粉鳥(紅腳)笭」的遊戲規則 這次拍攝,我們特別添購長鏡頭, 學習拍攝飛羽 應觀眾要求分享一些笭鴿
Thumbnail
在森林中住了一對夫妻,活動的時候也是形影不離。
Thumbnail
在森林中住了一對夫妻,活動的時候也是形影不離。
Thumbnail
#臺南 #鴿笭 #笭鴿 #影像紀錄 #專案特約 #宣傳短片 #鴿子 #鹽水 拍攝鴿笭文化季的過程中,  真的很開心認識各位堅持守護鴿笭文化的這群朋友們  也很謝謝您們的幫助! 雖然2024鴿笭賽已經結束,  但是照顧培育笭鴿不會結束,  不論是照顧鴿子、訓練、私笭賽、公笭賽都非常辛苦! 
Thumbnail
#臺南 #鴿笭 #笭鴿 #影像紀錄 #專案特約 #宣傳短片 #鴿子 #鹽水 拍攝鴿笭文化季的過程中,  真的很開心認識各位堅持守護鴿笭文化的這群朋友們  也很謝謝您們的幫助! 雖然2024鴿笭賽已經結束,  但是照顧培育笭鴿不會結束,  不論是照顧鴿子、訓練、私笭賽、公笭賽都非常辛苦! 
Thumbnail
候鳥的季節,這是遷徙的季節了。
Thumbnail
候鳥的季節,這是遷徙的季節了。
Thumbnail
賞鳥愛好者。輕鬆愉快紀錄,分享宜蘭鳥種及觀察樂趣所在。
Thumbnail
賞鳥愛好者。輕鬆愉快紀錄,分享宜蘭鳥種及觀察樂趣所在。
Thumbnail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Thumbnail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Thumbnail
一如往常地翱翔淡水河上空 鳳頭蒼鷹沒戴安全帽 飛行不需同伴 獵殺也是獨行俠 麻雀和野鴿子啄食滿地飼料 一大群撲翅聲幾乎能覆蓋天地 太陽不在乎遊客怎麼說 月亮圓缺哪管什麼多多指教
Thumbnail
一如往常地翱翔淡水河上空 鳳頭蒼鷹沒戴安全帽 飛行不需同伴 獵殺也是獨行俠 麻雀和野鴿子啄食滿地飼料 一大群撲翅聲幾乎能覆蓋天地 太陽不在乎遊客怎麼說 月亮圓缺哪管什麼多多指教
Thumbnail
池上賞鳥、關山美食,池上人物探訪跟夜晚藝術欣賞
Thumbnail
池上賞鳥、關山美食,池上人物探訪跟夜晚藝術欣賞
Thumbnail
跟著我們休閒農業區的交流活動 來到宜蘭跟宜蘭的休閒農業區做移地訓練 傍晚4點入住理事長朋友的休閒會館 入住之後趕著在天黑之前,老闆帶著大家進去「可愛動物區」參觀 首先給大家一人一小桶的葉子 準備餵食可愛動物 第一關先看到鳥禽類,不能餵食 接下來就是可愛的水豚君 水豚看到葉子很興奮討葉
Thumbnail
跟著我們休閒農業區的交流活動 來到宜蘭跟宜蘭的休閒農業區做移地訓練 傍晚4點入住理事長朋友的休閒會館 入住之後趕著在天黑之前,老闆帶著大家進去「可愛動物區」參觀 首先給大家一人一小桶的葉子 準備餵食可愛動物 第一關先看到鳥禽類,不能餵食 接下來就是可愛的水豚君 水豚看到葉子很興奮討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