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選擇延後享樂,不是因為不愛生活,而是因為更想把未來的生活過得更有底氣。與其今天用盡每一分錢換來短暫的快感,不如先忍一忍,把錢存進更好的地方,讓它變成未來源源不絕的自由。
對我來說,那個「更好的地方」,就是指數型ETF。
延後享樂的本質,就是願意把眼光從眼前移到未來。很多人習慣把錢存在銀行帳戶裡,看著數字慢慢累積。但對我來說,銀行只能幫你守住本金,卻沒辦法幫你抗通膨、放大資產。所以我選擇存指數型ETF,因為它同樣是一種存錢的習慣,只是標的換成了一籃子全球企業,獲利率提高了,長期回報潛力更大。
這是一種觀念的轉換:不只是省錢,更是把省下來的錢放對地方。你存進銀行,得到的是安全感;你存進指數型ETF,得到的是未來的財務自由。
但這條路不輕鬆。存指數型ETF的人,一定要先有心理準備,市場會波動,帳面會有起伏,甚至一度比存銀行還難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耐心、需要堅持,需要清楚地知道:我延後享樂,不是為了今天的漂亮帳面,而是為了未來能不被錢綁住。
要做到這件事,也需要一點點做法的SOP:
先設定一個自己每月願意「存進去」的金額,把它當作每月的必備支出;挑選一檔追蹤大盤、低成本的ETF,長期持有、定期定額,別因短期的漲跌動搖。只要按照這樣的流程,不管市場高低,你都在不斷買入未來的可能性。
說到底,延後享樂與存指數型ETF,其實就是同一件事的兩個面向:前者是心理上的選擇,後者是工具上的選擇。你願意少換幾次手機、少吃幾頓大餐,把這些錢換成ETF的單位數;你忍住眼前的誘惑,把這份忍耐換成未來更多的選擇權。
這就是存指數型ETF的意義:它是一種把錢存起來的習慣,更是一種把未來存起來的勇氣。
等到那一天,當你的資產越滾越大,你會發現,當初選擇延後享樂、選擇存ETF的自己,才是真正懂得愛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