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魷魚遊戲3的關係,我又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netflix人生。其中一部片是「我的完美日常」,只能說這部片真的非常I人。幾乎有如沉浸似默片一般,男主角幾乎沒說過幾句話,目前我尚未看完,但突然想起我自己。
在我尚未看完的過程中,這部片的場景主要是男主角在東京公共廁所工作以及下班後的生活,沒有太多敘事,就是簡簡單單的。他與另一個男生共同負責打掃東京公共廁所,但另一個人總是摸魚,而平山總是「該做什麼做什麼」,他既不摸魚,也不抱怨每日總是公告清掃中仍舊持續進來的路人。對於遲到的、摸魚的阿隆,他也總是靜靜的,沒有表示什麼。
「你為什麼這麼投入你的工作?」阿隆說著。因為阿隆不懂,既然廁所都會被弄髒,為什麼還要這麼認真的打掃?那天我從主管與其他同事之間,發現了一件事情。就是我知道摸魚跟偷懶,有點像是在這個時間裡完全不做正事跟做了,但做一半。
我其實很納悶那種做一半的心態,因為對我來說,做一半,不如不要做。有的事情是原則問題,該做的事情就做,儘管我並不覺得他有什麼意義。例如那天在麥當勞聽見學生在寫三角函數還是sigma的練習題,但現實當中,除了考試以外,我們好像脫離那張考卷,也用不上三角函數這件事情。又或者說,有些意義可能不見得是當下知道的,總是先做吧。
但大部分以結果論來生活的人來說,如果結果不是自己想要的,那這件事情就沒有意義。
我覺得有點像是,他只在乎呈現出「主管想要你呈現的樣子」,並不在乎「實際應該是怎麼樣子」。別人看不到的就隨便做、大概做,能做一樣是一樣,不能做也無所謂。因為沒有這麼多時間,所以要適當的犧牲,一些並不重要的事情。
我突然想開了,因為他只在乎呈現給主管100分。並不在乎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如實的100分,這就是為什麼他「效率很好但是細看總是沒做好」,「乍看什麼都做了,但實際都做一半。」因為他知道主管不在意這些,他只要不被發現「哪裡有問題」這樣就好。
對於他而言:
主管不在意的事情=沒有價值的事情
別人看不見得成效、不會對自己造成影響的事情=不需要浪費時間做的事情
到底做得這麼認真投入幹嘛?既然付出60分的努力跟付出100分的努力,在別人的眼中都是一樣的時候。
但就像價值這件事情一樣,在你眼中重要的事情,或許在別人眼中一點也不重要。在別人眼中重要的事情,在你眼中一點也不重要。
問了chatgpt,他問我「被喜歡」跟「被尊重」跟「被理解」哪個對你而言最重要。
就像對我而言,被理解比被喜歡重要,但對ISFJ來說,被喜歡比被別人理解重要,因為被喜歡讓他產生安全。
但我同時也覺得,斷捨離也適用在職場上,我們總是需要放棄些什麼,去換取我們想要什麼,像是或許我們需要放棄一些不需要的堅持,去讓整體有更有效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