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也奇怪,每年的3、4月幾乎都是我一整年幾乎情緒低點的時候。那天研究了一下公司系統,統計了我今年遲到的次數跟時間。整個3月我應該有遲到個5次吧(看一眼實在不記得,儘管只有一次8分鐘,其他或許都是1、2分鐘),但在我們公司,遲到是這樣的,就是0跟1,就是有跟沒有,哪管什麼1、2分鐘。但或許是準時的印象深刻,所以那天同事還真以為我沒遲到過什麼,只有我知道,3月因為一再接獲同事離職這件事情,在我心裡瀕臨情緒崩潰的界線,於是乎我也就順理成章(誤)地,遲到了幾次。
關於統計遲到次數跟時間這件事情,一兩個月前甚至突然回想起某幾份工作,或許是因為換得公司夠多、待的時間夠短,所以我還真有點想不起,到底是先做A還是先做B,那種感覺就像高中同班同學跟我說他國中換了12個男朋友,只要沒有比較特別印象的,還真的就也不記得一些事情的回憶到底是跟哪任男朋友過的。
但這真的是對我來說還滿抨擊的事情,因為我還算是一個喜歡細數人生芝麻小事,外加上因為屢次要面試,所以總是必須定期回覆每份工作的職務內容、離職原因..等說明的人,但難道,真的太久沒有面試了。所以只記得某些片段的故事。打開臉書,發現我近幾個月的狀態,都與「相遇」相關。
參加了每個月固定的宗教活動,突然回想起,在某間前職的回憶,我記得那段公司後期,最快樂的事是為了些小事臨時藉口前往醫院掛急診、複診,還有休假時,媽媽陪我在行天宮裡拜拜,因為也不是什麼大事,所以次數不算多,但對於不喜歡也不常請假的我,是一個臨時能夠從上班時間透氣的時候。我記得那時候的願望是「如果真的順利離職成功,想要跟媽媽一起去海邊走走。」
現在回想這個願望好微小,但記得當時想好好離開,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好好說再見的我,真的是一個心願。一邊回想到當時連這麼小的事情都是一種心願的時候,一邊在宗教活動一邊小小掉淚了。
結束宗教活動之後,前往了一間我喜歡的火鍋店,走出的時候,正好遇見這間前職的同事,他們是一對夫妻,女生是男生的主管。妻子雖然大男生將近一輪,但保養得宜的兩人,站在一起還是年齡相近。男生是幹話很多但有趣的人,女生則是長得很像我喜歡的日本女演員安藤櫻,所以兩個人我都還算是很喜歡。記得在我離職的最後一天,男生敲了我跟我說,其實他一直覺得我是一個很熱心的人。因為我跟他沒有多熟,所以可能回了一個貼圖,但對於這個不太熟的人離職再見的評價,還是有點意外。
「我有沒有看起來更年輕。」今天跟他打完招呼,他又再用這個感覺有點幹話,浪費我人生但是有點有趣的對話跟我說話。
前天我也遇見一個國小同學,在24歲那年遇見她的時候是我剛好路過她的公司發問卷給她。我記得發問卷的時候我還有把sogo的禮券給她跟她的同事。當下我們也有相認,她說她有發現我就是她以前的同學。最後我有收到這間公司的問卷,但沒有收到她的。倒是有收到她同事的。儘管我跟她非親非故,但當時的我覺得好可笑,可笑的是,她認出我了,收了我的禮券,但回信的人不是她。
事隔多年相遇,她變成客人站在我的面前,詢問我現在公司的一些折價券的使用說明,我不知道再次相遇,她是否如當年一樣,比我還早還認出我。她其實沒有可以使用的折價券,而我身上有。以往幾次我都會視狀況贈送給客人,如今我卻糾結於,是否該送給她?
畢竟,總是得相認,才會走到贈送,對吧。
苦苦糾結於是否相認,畢竟我們一如往常,非親非故,外加上「當年她也沒有幫我寫問卷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始終懸掛在我的心頭,於是我們就也沒有相認。
我想人生裡會遇到的人始終是會遇到,那些曾經的同事,如今眼前的人。那些曾經的同學,如今眼前的人。我們就是有緣分會遇見對方。
只是我們都是陌生人了。
還是覺得可笑的是,多麼辛苦的前職,而我還有跟前同事寒暄。而多麼稀鬆平凡的求學時期,我卻再也沒有舉起手與對方寒暄。
儘管這些都是陌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