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電柱鳥類学 スズメはどこに止まってる?
作者:三上修推薦度:★★★★★ 5/ 5
購書平台:Amazon(電子書)
前陣子偶然滑到一則日本鳥會講座消息,標題很有意思,叫做「電柱鳥類學」。主講人是三上修先生。
起初只覺得新奇。沒想到光是鳥類停在電線桿上的行為,也能細緻到成為一門學問。好奇之下,我跑去日本亞馬遜尋找三上修的書:《電柱鳥類学 スズメはどこに止まってる?》,讀完之後,莫名的感動——原來身邊那些「看起來一模一樣的鳥」,其實都過著複雜且小心翼翼的生活。
書的開場,並沒有立刻談鳥,而是解釋電線桿。三上先生用淺顯的方式介紹電力線、通信線、絕緣體與支架的配置,讓人看懂電線桿那些密密麻麻的線路,那不是城市的「背景雜訊」,而是結構清楚、各司其職的網路。日本全國有超過三千萬根電線桿,平均每三人就會出現一根電線桿。這樣的密度,造就了鳥類與人類相遇的舞台。
⬛不同鳥類,不同高度與站位偏好
接著進入真正的主題:哪些鳥類會停在電線桿上?鳥類喜歡高處還是中段?喜歡站中央還是靠近兩端?是隨意停靠,還是不得不如此?
例如,麻雀雖然上中下段都可停留,卻偏好電線桿的中段,而且特愛集中站在電線的中央——三上推測,麻雀或許是為了方便覓食時可隨時俯衝;至於集中中央,可能是為避免死角,確保注意到環境中隨處而來的天敵;反之,體型較大的烏鴉,則喜歡站在電線兩端,主要是擔心自身的體重造成電線搖晃,加上一般電線桿多設置在十字路口,為了獲取獵物,烏鴉站在電線兩端,也比較容易觀察到四面八方。
⬛築巢偏好:人鳥衝突的抉擇
甚至連「築巢」也有各自的偏好。
麻雀常藏身在電線桿的四角支架內,喜鵲則會在電線上築出又高又大的巢。這些鳥巢偶爾也會成為人類城市機能的干擾——掉落的巢材可能引發短路等停電危機,於是日本政府不斷地想辦法防範鳥類築巢,也曾發生東方白鸛在電線桿築巢後,當地人士擔心東方白鸛安危,特地將電線上的電改以支線供電,以利東方白鸛的育雛。
⬛電線地下化之後,鳥何去何從?
書裡也回答了許多我們常會出現的問題:為什麼鳥站在電線上不會觸電?鳥巢築在電線桿支架裡,雛鳥不會中暑嗎?除了鳥類,還有哪些生物也利用電線桿築巢?
三上先生思考到:如果未來的城市電線全數地下化了,那麼鳥類又將花時間學習生存在沒有電線桿的地方?是否會因此造成鳥類的減少?或者,是牠們回歸自然的契機?
⬛結語
讀完,讓我回想起每次拍鳥取景時,老覺得電線上的鳥不好看。背景單調,畫面雜亂,除非是罕見鳥種,連舉起相機都懶得。但現在,我好像可以在牠們身上看見到微型社會——關乎著地形、行為、習性、妥協與生存。
開始試著把電線桿納入觀察的範圍。慢慢地、靜靜地,注視著那些與我們共享城市、卻又總被忽略的鄰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