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最一開始的抗拒心態,到後來逐漸接受了不跟家人同住的生活,甚至開始會想到分開住的好處,我最終花了近五年的時間。雖然現在並不是可以24小時自在地待在新家,但我覺得本來就很容易焦慮的我已經做得很不錯了。要搬到新家的東西本就不多,如果有貨車肯定一次就能解決。但分次搬也是有好處的,就是我能夠在一次次搬東西、歸位的過程中,一點點讓心變得踏實。就像之前說的,新家越看越喜歡,而現在我需要的,是適應新家,把這裡當成自己家。透過不停地整理,我對於日後必須跟近江兩個人全權負責維持這個家的認知越來越清晰。之前一直覺得新家的生活空間可能會不夠,直到真正住進來了,整理起來才發現,要是再大一點我可能就無法承受了呢!啊不就好險是間小小可愛的房子,即使是這樣我每天都覺得自己花不少時間在維持環境整潔欸!
要真的建立起秩序可能還要再一陣子吧!慢慢調整生活步調,我自從到了新家後吃晚餐的時間大幅延後,真的是很要不得。而且我可能是因為還在調整自己做事的時間表,心裡感到緊張,三餐總是打發的很隨意,吃的又少。但只要家人過來新家一起吃飯的時候,食量又恢復正常。明明我在家的時候也蠻享受一個人吃飯的時光,怎麼換個地方感覺就不一樣了呢?我想,最關鍵的就是我清楚意識到,現在的一個人是真的一個人,我再也不用為誰等門(近江除外),沒有誰晚點就會回來。如果媽媽沒有回來吃飯,再也不用打電話告訴我不用等他。如果哥哥下班前在群組問要不要順便買晚餐回去,對象也不包括我了。(不能使用哥哥外送的我表示可惜)想到這裡真的是有點寂寞呢!再加上我一直放不下媽媽,總是擔心他自己在家會隨意打發三餐(就像我現在這樣!)。想到這些確實讓我備感焦慮,但就像我摸索著步伐逐漸找回生活秩序一樣,我們終究會適應因為這一點距離所改變的生活。我要相信他會好好照顧自己,就像他相信我能自理一樣。
為什麼會一直提到吃的事情呢?大概是因為這件事情對我來說一直都不只是必要的求生而已,我會透過做料理感受對生活的愛。只要我能好好吃,我就一定能好好生活。換句話說,若是我生活亂了套,必定也是食不下嚥的狀態。數不清有多少次,我只要焦慮症一發作就會沒有食慾,就算感受到飢餓,東西吃到嘴裡一口就覺得飽了。甚至,不管吃甚麼都覺得索然無味。所以我只要吃不好,我就知道我生活肯定出了問題。而我最近在新家終於能好好花心思料理,正常吃飯,這表示我正在適應這裡的生活。況且,新家距離舊家也不過十分鐘路程而已。就是個隨時能回家「探親」的距離啊太太!!!!我還跟媽媽說好了,之後他結束學校的志工活動時,就來我家吃飯。比起遠婚他鄉的妹妹,我這搬家距離就是咫尺而已呀!
新家的早晨還不是很習慣,遮光窗簾把所有的陽光都擋住了。雖然近江在舊家從沒提過不喜歡陽光,但到了新家之後他一次也沒動過遮光窗簾。我其實是習慣自然光的人,有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感覺吧!舊家沒裝窗簾,總是滿室陽光。在新家起床時,我總是摸著黑偷偷出房間,然後被客廳的超亮燈光照瞎眼。雖然早就清醒了,但被強光瞬間照到還是會產生生理上的不適。雖然燈光可以調整強弱,但實在懶得調來調去,於是它變成了這種不是零就是一百的狀態。浴室也是一樣的結果,習慣了舊家那種明亮燈光就挑了一樣亮度的燈,想不到半夜若是有人去上廁所,那就是吸血鬼被光照到的程度啊!在新家睡覺的第一晚我至少被燈光亮醒兩次。這些就是因為房間格局不同而沒經歷過的事情,沒有真的生活過沒辦法知道這些設計或選擇會有甚麼後果。(但是不用再爬樓梯去上廁所這件事情讓我超級開心的,即使只有一層樓也覺得腿痠。尤其剛睡醒或累得要命想睡覺時,想到還要爬樓梯就好累。)平面超棒的。
叨叨絮絮的,講的不知道是新家還是心情,還是兩者皆有。改變生活型態對我來說有點困難,所以我只能透過這種方法穩定自己。不曉得你們最近生活是不是有所改變呢?是不是也覺得自己有點困在新生活中?希望有著相同心情的你們,至少不會感到孤單。
Ps.目前電視安然地待在我家牆上,甚至還裝了我當初想都不敢想的伸縮臂,因為J分享了他的親身經驗,說伸縮臂之後在接線時比較方便。考量到之後我們還要自己裝遊戲機,就裝了伸縮的。果然還是要拿這種小事去煩朋友,才會得到友情建議。(誤)
本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