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世無名-(十八)憶中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雪落下來時,她正站在庭中掃地。

不是風雪驟起的那種落法,也不是書中描寫的「漫天如絮、似夢非夢」,它落得極輕,像是有人從天邊偷偷撒下一捧又一捧細鹽。

她伸出手接住一片雪花。

那東西落在掌心,初時毫無重量,涼得像是剛從井底取出的水珠。

接著不到數息,便化了。

雪化開的感覺有些奇特,先是沁涼,再是微微刺痛,像有什麼東西,從皮膚表層滲進去,又從骨縫裡慢慢浮出來。

她低頭看著手掌。那裡濕了一圈,但沒留下形狀,也無痕跡。

這就是雪。

她站在原地,又接了一次,然後又一次,直到掌心濕得發冷。

這是她第一次真正見到雪。

不是在話本裡,也不是在阮姑娘詩箋上的描寫,而是親眼看見,親手觸碰。

她曾看過一首詩,詩裡說「雪似梨花心似鐵」,她當時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現在也還不明白,只是覺得眼前這場雪,並不像梨花,也不像鐵。

它沒那麼香,也沒那麼硬,它很輕、很靜、很不講理——像是什麼都不問,就這麼一片片落下來了。

她仰起頭,看著天。

天是白的,不是紙的白,也不是瓷器的白,而是濁濁的、攪著風的顏色。

雪從那個白裡落下來,無聲無息,彷彿這世上沒有第二個人知道。

她覺得自己好像也不是知道這件事的人之一。

她只是站在這裡,被雪悄悄染白了肩膀,頭髮也濕了。

麻布衣上積著細雪,冷氣順著衣縫鑽進胸口,但她沒有躲,也沒有動。

她只是想看看雪到底是什麼樣的,這些她在來到這裡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

阿冷低下頭,看著濕冷的手心,眼神微微一動。

就在那一瞬間,什麼東西像是從掌心底下湧上來——不是水,是記憶。不是她的,也不完全是別人的。

她低頭看著手心的水痕,冰涼濕透,卻在那一瞬間,感覺有什麼更古老、更溫熱的東西,從記憶深處浮了上來。

不是她自己的。

不是她曾經擁有過的時光。

那是一片昏黃的火光。

有幾個小小的身影,圍坐在什麼粗糙的石頭邊上。

他們穿得厚重,臉蛋紅紅的,眼睛亮晶晶,像是被火光點燃的玻璃珠。

他們圍著一堆火,火堆邊插著幾根焦黑的細枝,枝頭各自戳著一團黃澄澄的東西。

那東西圓鼓鼓、皮皺皺,像是剛從土裡刨出來,又被火燒得裂開,裡面冒著熱氣。

孩子們在笑,搶著吹氣,一個小孩咬了一口,那黃色的內裡被撕開來,沾了牙,發出黏黏的一聲響。

有人喊疼,有人喊香。

她也看著,彷彿坐在那堆孩子中間,卻沒人看見她。

下一瞬,火光忽然抖了一下,一陣風吹過,火苗斜了,畫面像被撕開似地消散。

眼前還是雪地,還是她自己,一手握著掃帚,一手微濕。

她站在原地,沒動,只是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她知道那不是她的記憶。

她不記得有過那樣的童年,也不曾與人圍過火、說過笑、搶著吃那種東西。

但她現在想知道,那黃黃的東西,咬起來會是什麼味道?

會甜嗎?會燙口嗎?會像茶一樣澀?還是像熱湯一樣滑進喉嚨?

她從沒這樣渴望過吃一件東西。

不為果腹,不為任務。

只是,想知道那是什麼味道。

她垂下手,把濕冷的掌心擦在麻衣上,目光落在雪地之外,思緒卻仍停在那團火光與黃色的內裡上。

一股飢餓感,不在腹中,而在記憶的縫隙裡悄然生長。

她還站在雪中,肩頭已落了薄薄一層白,直到遠處灶房方向傳來一聲短促的呼喚——

「阿冷,還愣著做什麼?快些過來!」

她回神,轉頭望去,是灶房那邊的老嬤嬤在朝她招手。

府裡今日有貴客到訪,前廳正忙著招待,灶房也早早就開始張羅。

灶台上水聲、油響、刀剁聲夾雜在一起,屋頂已被蒸氣燻得模糊一層,火苗映紅了牆角。進出的人腳步都快了兩分,連說話聲音也高了些。

阿冷一踏入灶房,臉頰就被熱浪撲了一下,雪氣瞬間化開,衣襟也潮了。

她應聲拿起了乾布,去擦剛洗好的碗碟,順手將一籃蔬菜歸類,動作利落,一如往常。

花枝在靠近西灶的位置,正獨自掌著一道湯鍋,蒸籠氣勢十足,嘴邊還哼著小調。如今她已能獨立處理一些小菜,偶爾還能在嬤嬤眼皮底下偷空做點自己的點心。

阿冷望著那灶火噴得正旺,忽然開口道:「花枝。」

花枝沒回頭,手中翻鍋不停:「嗯?怎麼啦?」

阿冷語氣仍是那般平平的,但語句比平日更慢了一點:「你……烤過一種東西嗎?像根木枝插著的,黃黃的,外皮皺了,裡頭冒熱氣。孩子們圍著火吃的,會拉絲,咬下去會燙嘴。」

花枝轉頭看了她一眼,眉毛挑起:「妳說什麼?什麼黃黃的、咬下會燙?」

「像團泥巴裡長出來的。皮有點黑,裡頭是黃的。」

「泥巴?長在地裡?」

「……嗯,很香。小孩喜歡。吃的時候會吹氣。」

花枝放下鍋鏟,雙手叉腰看著她,眼神像在看個夢遊的人:「妳這說的是吃的還是夢裡的?」

阿冷沒有笑,也沒有急著解釋,只是看著她,等她回答。

花枝狐疑地盯了她一陣,才半信半疑地說:「那……妳是不是說的是……地瓜?」

阿冷眨了下眼:「什麼?」

「就是番薯啊。」花枝補了一句,像是怕她還不懂,手一比畫,「這樣長的,紅皮,黃肉,烤起來香死人。冬天烤得最好,妳沒吃過?」

阿冷沒答話,只低頭望著灶火出神。

原來那東西,就叫番薯。

花枝看了她半晌,忽然咧嘴笑了:「妳想吃啊?」

阿冷點了點頭,眼神亮得像是灶火裡竄出的光。

她平日眼神總是淡淡的,像霧裡藏著的水,這時卻透出一種從未有過的神情——帶著真切、明確的期待,就像孩子在門口等著一碗熱粥,一隻小狗盯著主人手中的骨頭。

花枝一時沒忍住,笑得更大聲了些,拍了拍阿冷的肩膀:「妳這眼神,好像我養的小花那時候等我撒米一樣……」

她邊笑邊搖頭:「可惜現在灶房忙得要命,我要是現在幫妳烤個番薯,嬤嬤能拿鍋鏟打我後腦勺。」

阿冷眨了眨眼,沒說話,但臉上那點光沒散去,反而像火苗似的撐在那兒,燒得她一動不動。

花枝一邊翻鍋,一邊想了想,低聲說:「這樣吧,等會兒客人吃完,灶房用掉的菜得補,我本來想叫人去拿,現在倒不如——我去一趟,妳也一起,咱倆就說是要去採買今日用掉的。」

她頓了頓,側身笑著補了一句:「順便看看街上有沒有賣番薯的,一人買一個,算我請妳。」

阿冷的眼神更亮了點,像是霧終於被火氣蒸散。

她沒有笑,但眼底的光亮極了。

「好。」

灶房從清晨便開始準備,雖說今日前廳只有顧夫人與明姝姑娘來訪,隨行不過數名顧家下人,但畢竟是上門的親家客,阮夫人吩咐過「不可怠慢」,灶房還是細細張羅了六菜一湯,點心茶食亦準備了兩式。

忙歸忙,卻不像節宴或祭事那般兵荒馬亂,廚娘們還能輪番歇口氣,嬤嬤的竹尺也沒落下太多次。

午席撤下後,屋裡熱氣漸散,灶火也熄了一半。

嬤嬤交完賬冊,幾名小役提水進來擦地,空氣裡仍帶著些糕餅的香氣。

見著稍有餘裕,阿冷與花枝便一同走向西側間——四娘坐在那裡,正低頭翻著廚務用料的帳冊,一旁站著的小蠶手裡捧著一本薄簿,正一頁頁核對,神色專注。

兩人行到面前,花枝先恭敬地福身開口:「稟告四娘,今日客人雖少,但白蘿蔔和山藥都用得差不多了,明日齋席還得預備,奴婢想先補上些。」

阿冷隨即補了一句:「庫中鹽也緊了些,若許奴婢二人趁著天未全黑前出門,可即時補回。」

四娘抬眼望來,神色不動:「妳們記得現在是什麼時節?府門查得緊,外頭又冷,萬一有個磕碰誰擔得起?」

阿冷低頭應聲:「奴婢曉得分寸,與花枝同行,不誤事。」

花枝也趕緊道:「我們看過用料清單,該買的都記上了,一會兒去一趟就回。」

四娘還未答話,一旁小蠶忽然抬起頭來,眼神悄悄瞥向兩人,眼角垂著淡淡哀怨。她眼裡像是在說:「怎麼不帶上我?」

花枝心裡忍不住笑,卻不敢當場作聲,只悄悄偏頭,對著小蠶無聲地動了動嘴型:「回來給妳留一點。」

小蠶輕哼一聲,低下頭繼續看帳冊,嘴角卻忍不住翹了一下。

四娘看著兩人,一邊搖頭一邊喊道:「去叫陳旺。」

不多時,一名皮膚黝黑、體格厚實的男雜役匆匆趕到,腰上還掛著一串未解的柴繩。

「陳旺,妳跟著她們兩個出去一趟,幫她們提東西,路上人多,眼睛放亮些。聽見沒?」

「聽見了,四娘。」

四娘語氣不重,卻分明有分寸:「買完就回,明白嗎?」

「是。」阿冷與花枝齊聲應道。

她們轉身離開時,灶房內的熱氣已被夕風吹淡,屋外的光正慢慢轉冷。

阿冷下意識抬頭望了望天,記憶中那一團黃黃的熱氣,仍在腦海某處靜靜冒著煙。

街市正盛,歲末的寧川府比平日更擁擠了些。

阿冷與花枝一左一右,步入市集時,身後的陳旺扛著兩個空籃子緊隨其後。

他腳步穩重不多話,像塊搬動的磚石。

街上鑼聲咚咚,巷尾幾個少年揮著手鼓在叫賣紙虎,另一邊傳來糖畫師拉糖絲的吱吱聲,孩童們圍在邊上,一個個眼睛發亮。

布莊掛滿紅布與對聯,燈籠鋪將門口裝點得火紅一片,香料店裡飄來濃重的桂皮與茴香味,混著臘味鋪傳出的肉香與油氣,在空氣中交織成一場叫人頭昏的年味煙霧。

阿冷第一次走在這麼多人中間,她感覺到聲音從四面八方湧來,不只從耳裡進,也像從皮膚上穿過。

那些叫賣聲、喧嘩聲、談笑聲,每一聲音都有不同的顏色與重量,有些圓,有些刺,有些像一碰就碎。

她下意識地放慢了腳步,花枝回頭看她一眼,揚聲笑問:「是不是被嚇著啦?寧川歲末這幾日可熱鬧了!」

阿冷沒說話,只點了點頭。

她不是被嚇著,而是被吸進去了。

她真正明白什麼叫「熱鬧」——原來是所有人的情緒混在一起,又彼此碰撞,像個滾動的火團。

不過她還記得此行的目的。

她轉頭四望,鼻尖嗅到一股甜香,眼角也掃見前方街口,一處小爐正冒著熱氣。

那香氣像是她記憶裡那個火堆邊冒煙的黃色物體,雖然還無法確認,但她能辨得出,那就是她要找的。

「花枝,那邊。」她低聲說。

兩人一齊過去,排隊的隊伍不短,小販熟練地從爐裡撈出一塊塊外皮皺巴巴、內裡冒著熱氣的食物。

阿冷盯著它們看,那香味讓她掌心發熱、喉頭微動。

正當她們排隊時,旁邊不遠處的兩三名中年婦人靠在一家茶鋪外的長板凳上,手裡拿著剛泡好的茶杯,說話聲壓得低低的,卻因語氣急促而透出來。

「……可不就是那戶人家,城南那頭的……」

「我說大過年的,竟讓賊闖進家門,還是夜裡,那姑娘年紀不小不小的了,說是讀過幾年書,哪想得過這個?」

「唉,名聲都壞了,妳說這事要怎麼嫁人?那採花賊聽說還沒抓到,真是膽大包天,連有老爺在家的宅子也敢進……」

「可不?要是咱家遇上這種事,妳敢說不是毀了全家臉面?」

阿冷耳尖,那些聲音如碎針般扎進她腦中。

她不完全明白「採花賊」這個詞的意思,但她聽得出那些話裡的情緒:驚懼、憤怒、羞恥,還有某種更濃重的絕望——像是有什麼東西被踩爛了,再也拾不起來。

她沒轉頭去看那幾個說話的婦人,只靜靜站著,目光落在前方冒煙的爐火,卻越來越不專注。

忽然間,她腦海裡浮出阮琬的身影。

她坐在書房中,手執毛筆,眉目專注而安靜;她身上穿著素色衣裙,說話時聲音柔而清;她提起婚事時,眼裡有過一閃而過的光,像是對未來懷抱著一種謹慎的期待——卻又在某一瞬,語聲微斂,悄悄地說了句:「……二叔那邊,不太安分。不過爹娘說會處理好……」

那一刻,阿冷不懂她為何突然轉了語氣,也不懂她眼裡那絲複雜的光影是什麼。

可現在,她懂了。

她想起那次陶罐被人挪動、有人偷偷在灶房與水缸之間傳遞信物的事;她記得那時有人試圖進入不該進入的屋;還有那件幾乎被偷走的,屬於主子房中的貼身衣物。

那時她只好奇為什麼有些人行事古怪,現在她知道那樣的行為,若不是被攔住,就會像這街邊的流言一樣,把一個人的「名聲」碾碎。

即使她還不能完整定義「名聲」是什麼,但她知道——那是一種會讓阮姑娘再也無法寫詩、無法自在說話、無法抬頭看人的東西。

她看著花枝那副期待著熱騰騰番薯的笑臉,還有阮府中所有她記得的人,他們也會受到傷害吧。

她不希望那樣的事情發生。

也許,她也無法阻止什麼。

但只要她還能動,還能看見,就不能什麼都不做。

前方爐邊熱氣蒸騰,小販從炭火裡撥開灰燼,用鐵鉗夾出幾塊剛剛出爐的番薯,外皮焦皺開裂,內裡熱氣直冒,香甜的氣息撲鼻而來,讓排隊的人都不自覺往前湊了幾步。

花枝掏出腰間荷包,熟門熟路地數了幾枚銅錢遞過去,嘴裡還笑道:「老闆,挑個最大的給我這位妹妹,她可是頭一次吃這東西呢。」

賣番薯的漢子呵呵笑著,從紙包裡挑了一塊個頭足、色澤黃潤的,小心地用棉紙包了兩層遞過來。

花枝一接,立刻「唉喲」一聲,像被燙著似的猛換了兩隻手,還不忘笑罵:「這是從火裡搶出來的嗎?燙死人了!」

阿冷伸手接過,她的手掌早已習慣灶火的熱度,並不覺得難耐,只是低頭看著那番薯,神情一時靜默。

花枝搖了搖手,手指還在輕輕甩著熱氣,嘟囔道:「妳要記得啊,這回是我請的,下回可得妳請回來。」

她語氣輕快,帶著調笑,像是日常的約定,又像是隨口一說。但阿冷聽在耳裡,卻覺得這句話很重、很暖,像那番薯裡藏著的熱氣,不急不躁,卻一直透進心裡。

她看著手中的紙包,那香味濃烈,溫度透掌,像是某種願望的具現。她點了點頭,聲音很輕,但語氣裡帶著從未有過的確定:「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路路的異想平台
8會員
46內容數
目前作品同步連載於 1.「POPO小說原創」https://www.popo.tw/books/856563 2.「方格子」https://vocus.cc/salon/siruru/ 3.「Content x Creator」https://cxc.today/zh/@siruru/work/38158
2025/07/12
臘月廿一,天未亮,霜氣已凝。 阮府東廂一早便開了窗,窗紙拆下重糊,簾帳褪舊換新,廊檐下多了一道紅紗影子,掛得齊整,不偏不斜。 灶房起火比往日早了一刻,甑中米香混著蒸糕的甜氣,透著微開的窗縫散出來,在風裡一縷一縷地浮動。
Thumbnail
2025/07/12
臘月廿一,天未亮,霜氣已凝。 阮府東廂一早便開了窗,窗紙拆下重糊,簾帳褪舊換新,廊檐下多了一道紅紗影子,掛得齊整,不偏不斜。 灶房起火比往日早了一刻,甑中米香混著蒸糕的甜氣,透著微開的窗縫散出來,在風裡一縷一縷地浮動。
Thumbnail
2025/07/11
書房的光,正從西窗斜落下來,落在案上薄紙與筆痕之間。 劉夫子離去已有片刻,雲雀正收拾著書冊與紙卷,一邊小心地用手指將紙角壓齊,一邊小聲地哼著幾乎聽不清的調子。 阿冷還站在一旁,硯台早已收好,筆也歸位,可她的目光卻仍舊黏在那張紙上,眉心輕蹙,不知是在看字的形,還是在琢磨什麼意思。
Thumbnail
2025/07/11
書房的光,正從西窗斜落下來,落在案上薄紙與筆痕之間。 劉夫子離去已有片刻,雲雀正收拾著書冊與紙卷,一邊小心地用手指將紙角壓齊,一邊小聲地哼著幾乎聽不清的調子。 阿冷還站在一旁,硯台早已收好,筆也歸位,可她的目光卻仍舊黏在那張紙上,眉心輕蹙,不知是在看字的形,還是在琢磨什麼意思。
Thumbnail
2025/07/11
晨光從竹紗窗外斜斜透入,照在書案上那卷尚未展開的《春秋左傳》,墨香與紙粉之氣混在空氣裡,幽淡、沉靜。 阮琬端坐書前,手中握筆,正在默寫昨日所誦篇章。 她下筆不快,卻極有章法,每一筆劃皆起落分明,停頓間如呼吸一般自然。
Thumbnail
2025/07/11
晨光從竹紗窗外斜斜透入,照在書案上那卷尚未展開的《春秋左傳》,墨香與紙粉之氣混在空氣裡,幽淡、沉靜。 阮琬端坐書前,手中握筆,正在默寫昨日所誦篇章。 她下筆不快,卻極有章法,每一筆劃皆起落分明,停頓間如呼吸一般自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雲毫 我望著天上輕柔柔的雲絲, 伸手,一絲一絲拈起, 我望著北方直矗矗的冰柱, 取來一根凍結的思念, 為她繫上白柔的毫毛。 而後, 靜靜地,慢慢地, 在青空, 在綠野, 在玄淵, 畫下一首首詩篇。
Thumbnail
雲毫 我望著天上輕柔柔的雲絲, 伸手,一絲一絲拈起, 我望著北方直矗矗的冰柱, 取來一根凍結的思念, 為她繫上白柔的毫毛。 而後, 靜靜地,慢慢地, 在青空, 在綠野, 在玄淵, 畫下一首首詩篇。
Thumbnail
關於夏日的遐想與詩畫創作。
Thumbnail
關於夏日的遐想與詩畫創作。
Thumbnail
雨滴隨風拍打在窗上,將窗外的景色抹成一片朦朧。我望著灰濛濛的天空,有如一塊塊忘記洗乾淨的抹布拼湊著...
Thumbnail
雨滴隨風拍打在窗上,將窗外的景色抹成一片朦朧。我望著灰濛濛的天空,有如一塊塊忘記洗乾淨的抹布拼湊著...
Thumbnail
《起風》 「起風了。」女人看著眼前的樹綠葉擺動,長髮隨風微微揚起。 地面千瘡百孔,都是黑色隕石落下的痕跡,有些已冷卻,有些還殘留熾熱的溫度,坑洞內都有燃燒殘存的焦根。 「起風了。」女孩雙眼冰冷,蜷曲雙腿坐在樹旁早已冷卻的唯一一個大黑坑洞裡,她的雙腳與身旁大樹的根互相連結,粗細不一的樹根
Thumbnail
《起風》 「起風了。」女人看著眼前的樹綠葉擺動,長髮隨風微微揚起。 地面千瘡百孔,都是黑色隕石落下的痕跡,有些已冷卻,有些還殘留熾熱的溫度,坑洞內都有燃燒殘存的焦根。 「起風了。」女孩雙眼冰冷,蜷曲雙腿坐在樹旁早已冷卻的唯一一個大黑坑洞裡,她的雙腳與身旁大樹的根互相連結,粗細不一的樹根
Thumbnail
雨絲飄灑,如銀線般墜落, 編織出一幅朦朧的畫幕。 天地間彌漫著清新的氣息, 每一滴都似靈動的音符。 屋頂上跳躍著歡快的節拍, 街道被潤澤得閃耀如珠。 樹葉在雨中輕搖起舞, 仿佛在訴說著雨的輕撫。 池塘裡泛起漣漪層層, 那是雨的吻痕輕輕蕩漾。 遠處的山巒也披上輕紗, 在雨中若隱若
Thumbnail
雨絲飄灑,如銀線般墜落, 編織出一幅朦朧的畫幕。 天地間彌漫著清新的氣息, 每一滴都似靈動的音符。 屋頂上跳躍著歡快的節拍, 街道被潤澤得閃耀如珠。 樹葉在雨中輕搖起舞, 仿佛在訴說著雨的輕撫。 池塘裡泛起漣漪層層, 那是雨的吻痕輕輕蕩漾。 遠處的山巒也披上輕紗, 在雨中若隱若
Thumbnail
清風悠悠入林深,吹散迷霧意沉沉。 霧散茫茫尋無路,往昔蹤跡何處尋。 獨步幽徑心含苦,笑顏背後淚暗漉。 塵世喧囂皆罔顧,寂寞孤影對月哭。 眾人皆醉我獨醒,心中酸苦無人聽。 強顏歡笑掩愁緒,疲憊靈魂獨飄零。 往昔歲月如雲煙,如夢似幻亦堪憐。 路途迷失意彷徨,苦澀
Thumbnail
清風悠悠入林深,吹散迷霧意沉沉。 霧散茫茫尋無路,往昔蹤跡何處尋。 獨步幽徑心含苦,笑顏背後淚暗漉。 塵世喧囂皆罔顧,寂寞孤影對月哭。 眾人皆醉我獨醒,心中酸苦無人聽。 強顏歡笑掩愁緒,疲憊靈魂獨飄零。 往昔歲月如雲煙,如夢似幻亦堪憐。 路途迷失意彷徨,苦澀
Thumbnail
飄落冬雪,覆蓋心田,心不再期盼;傷心的淚,滴在畫卷,勾起往日的浪漫
Thumbnail
飄落冬雪,覆蓋心田,心不再期盼;傷心的淚,滴在畫卷,勾起往日的浪漫
Thumbnail
香雪飄零,如花瓣般輕柔地舞動,落在大地上,像是一場夢幻的雪景。暖風輕輕拂過,吹得柳樹搖曳生姿,柳絲如細雨般交織,形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景象。然而,這樣的美景卻無法化解我心中的煩惱情緒。 春天的故事依舊如此,美麗而令人陶醉。但我的心中卻充滿了無盡的思念。那是對遠方的你的深深牽掛,是對我們曾經共
Thumbnail
香雪飄零,如花瓣般輕柔地舞動,落在大地上,像是一場夢幻的雪景。暖風輕輕拂過,吹得柳樹搖曳生姿,柳絲如細雨般交織,形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景象。然而,這樣的美景卻無法化解我心中的煩惱情緒。 春天的故事依舊如此,美麗而令人陶醉。但我的心中卻充滿了無盡的思念。那是對遠方的你的深深牽掛,是對我們曾經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