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

含有「番薯」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1537年的秋天,全英國人民引頸企盼的繼承人終於誕生了—愛德華六世。 在這之前,國王已經有了幾個兒子,但都很快就夭折了;存活下來的,都是女兒(瑪麗與伊麗莎白)。 由於之前的戰爭就是因為繼承人而起,所以,沒有兒子,真的讓國王很煎熬! 但是,聽說番薯跟這件事有關?
Thumbnail
老一輩的臺灣人很常說自己是番薯,這其實有蠻多種說法。綜合一下,大概就是因為想要有所區別,所以也不知為何就選了番薯了。 番薯是少見的旋花科農作物(另外一種旋花科農作物是甕菜),生命力非常的強韌。番薯這個不折不扣的「外國人」,到臺灣以後如何呢?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對於番薯,你瞭解多少呢? 你知道番薯其實是道道地地的「外國人」嗎? 你知道很多我們吃的番薯其實有外來基因嗎? 你知道紅肉番薯為什麼是紅肉的嗎? 你知道番薯的塊根要長大,其實竟然還跟「胞壁擴張蛋白」有關嗎? 只能說,番薯真的超有趣的!
Thumbnail
植物在電影或電視中擔任重要角色的機會不多,即使成為要角,有時也常常讓看戲的我「一秒出戲」。 2015年的電影《絕地救援》裡面,男主角不小心被留在火星,然後靠著種馬鈴薯活了下來。說真的,當初我一聽到這個哏的時候,我就在想:也只有美國人才會安排這麼遜的橋段。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12/02
謝謝老師分享!最後一段真寫實幽默!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看天吃飯。一遇到水災、旱災、蝗災、戰爭等,沒了收成,人民就要吃草根樹皮,甚至活活餓死。 迫不得已時,當然要逃難。問題是赤地千里,無處可逃。到最後,為了活下去,易子而食,人吃人,屢見不鮮。 翻開24史,常常可以見到這種記載。 這時候,今天要談的可當主食的農作物,就非常重要。
Thumbnail
從手機聽哈佛大學植物園辦理的氣候變遷的演講,講者是植物學家基默爾 Robin Wall Kimmerer,這位美國原住民女學者寫過「編織甜草 Braiding Sweetgrass」一書。
Thumbnail
前一篇介紹了薑科植物,它們是「隱藏在土裡的食材」,本文中繼續介紹幾種也是要掘地才會露面的食材,番薯、馬鈴薯、芋頭與蘿蔔。番薯和馬鈴薯都是放久了長出芽來,而芋頭則是大芋頭旁邊附帶的小芋頭,放久了也長出芽來,姑且把它們種種看,是無心插柳成長出來的,蘿蔔是從種子開始種植,它們有不同的成長過程,茲分享如下。
Thumbnail
全家除了「夯番薯」之外,來看看樹懶最近挖到的其他「一系列美味地瓜們」。 讓我們一起吃地瓜,一起呱呱呱。
Thumbnail
只吃過第一項的我被生火了!!!
<p>日本燒酌跟中國白酒韓國燒酒同是一個系統,只是當年元代未能攻下日本,也因為這樣,日本的蒸餾酒技術遲至十六世紀,相當於明代的時候,才從暹羅這條航路北傳琉球,進入九州島薩摩藩。</p>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2007地瓜種子盆栽 更新日期:109.01.21 三重婦女大學108.12.12 板橋農會106.05.02 大安社大105.11.11 林口養生村105.06.02 林口養生村105.04.28 林口養生村104.09.24 101.05.16 96.05.26 96.05.05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