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氏牡丹鸚鵡
昨天分享了坦尚尼亞的野生費氏牡丹鸚鵡,今天就用牠來跟大家分享R5 II的實用新功能:AI降噪、相機內放大與機內裁切。
本文三張照片都是直接用相機處理而已,沒過電腦。下方是未裁切也未放大的原圖,可以發現就算我使用RF 100-500mm拍攝,這群費氏牡丹鸚鵡離我還是有一段距離,在原始畫面中看起來並不大,需要裁切放大才清楚。包括昨天的作品也有經過裁切處理,這就是生態攝影的日常,畢竟野生動物就是遠。

未放大原圖,其實鸚鵡離我有一段距離
對「裁切」這件事而言,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像素」。
而R5 II其中一個好用的新功能就是「機內放大」。
這個放大功能可以將原圖長寬各擴展一倍,也就是能直接獲得 1 億 7,800萬像素的影像,並維持原始相片的解晰度。而且機內放大功能十分彈性,拍攝完了再慢慢處理就好,不必在拍攝時就決定要用多少像素拍攝。
那放大後效果如何?會不會不自然?

左為機內放大,右為原解析度
右下角左方為放大過的檔案,右邊是原始解析度檔案,我把兩者放大到同一尺寸下檢視,可以發現右邊馬賽克感都出來的同時,左邊依然感受不到像素的顆粒感。
本文主圖就是先後製加亮、調色溫、降噪、再放大,最後直接以機身內建功能裁切而來,圖片大小為1357萬像素,已遠超過社群媒體所需的解析度。
儘管進電腦細細調整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但當出國拍攝、不方便帶電腦時,R5 II一氣呵成的降噪放大再裁切,在即時分享生態作品方面給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與彈性,是個很有感的升級,對不用電腦修圖喜歡相機「直出」的人來說更是方便到不行呢!
#非洲 #坦尚尼亞
#賽倫蓋蒂與吉力馬札羅
#RF100500 #EOSR5II
#CanonTaiwan #Canon合作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