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astern Barn Owl (Tyto javanica)
澳洲的倉鴞是東部倉鴞Eastern Barn Owl (Tyto javanica),喜歡開闊草生地、農田環境,在南昆士蘭每年的冬季到初春是他們活動的高峰期,這期間目擊跟路殺的頻率都比其他季節來得高,於是在來到澳洲之後的第一個冬季,晚上去鎮上的農地閒晃成了我乏味集簽日常中的例行公事。
鎮上有幾片連著樹林的農地,白天是不少鸚鵡和小型林鳥的活動區域,大面積農田常常會有成群雁鴨和鷺科覓食,但晚上卻意外冷清,我整個7月到8月的夜觀行程都空手而返(夜行性鳥類的部分),常見的蛙嘴夜鷹都掛零,更不用說倉鴞了,連聲音也沒聽到。

蛙嘴夜鷹 Tawny Frogmouth
在一個連續當台勞四天後的休假日,心血來潮打算去離鎮上遠一點(大約100公里左右)的農地探索一下,這片大面積農地位於大鎮圖文巴的西北邊,我前幾次到訪都是白天來,是許多Finch、Fairywren和猛禽的觀察熱點。
冬季的日落時間總是比預期的還要早一點,抵達目的地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我沿著塵土飛揚的小條農用道路慢慢行駛,用車頭燈的餘光檢視道路兩旁的木樁和鐵條,正想著要把頭燈翻出來,便看到路邊的樹冠中有一團黃白色物體(車燈很黃),接著馬上看到他兩顆反光的眼睛,用望遠鏡一看還真的是目標鳥倉鴞!
拍了幾張記錄照之後發現他非常不在乎我的動靜,大部分時間都面對農田方向,我把頭燈放在地上,觀察他15分鐘左右,他除了稍微換一下位子之外沒有太多其他動作,就靜靜的站在農田邊的矮樹冠上,最後在一台小貨卡經過後紛飛的塵土之中離去。
我繼續沿著小路前進,搜索農地其他區域看看有沒有其他生物,只見到一些被驚擾的小鳥(Fairywren、Finch...)和幾隻老鼠,整晚沒聽到倉鴞的call,連蛙嘴夜鷹的影子都沒見到,最後在逛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在農地的另一端掃到另一隻正在離我而去的倉鴞背影,結束這個第一次和倉鴞相遇的夜晚。

後記:倉鴞活動高峰有感,先是收到朋友傳來的倉鴞路殺照片,兩週後我在回小鎮的高速公路上,瞄到路邊一團在掙扎的白色東西,迴轉下車查看發現又是一隻倉鴞,可能剛剛被撞到,我到達他身邊的時候他身體已經不太會動了,只剩一點餘溫殘留。

RIP
問了幾個動物園和當地鳥人,都說這邊沒有像路殺社一樣會收標本的機構,於是只能給他一個RIP,送走我今年初春的最後一隻倉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