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了《侏儸紀重生》,坦白說我本來是衝著史嘉蕾·喬韓森去的,結果一開場就被一頭雷龍擋在馬路中央。民眾不是驚呼,而是狂按喇叭,彷彿這不是史前巨獸,而是違停的機車。這一幕其實很有意思——人類對恐龍的熱情早已退燒,剩下的只有不耐煩與效率焦慮。而佐拉(史嘉蕾飾)突然出現在馬丁的車上,開啟了這場「抽血探險」的旅程,也讓我開始懷疑:這部片到底是科幻、動作、還是職場勸誘喜劇?

人與獸之間,他們是故事的引信
- 佐拉·班奈特 Zora(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 飾)
前特種部隊行動專家,擁有隱蔽行動背景,是這次收集恐龍DNA任務的團隊領導者
- 鄧肯·金凱德 Duncan(馬赫夏拉·阿里Mahershala Ali 飾)
Zora的老搭檔、船長兼導航者,帶有點「現代海盜」風格,在船上負責營運與團隊安全
- 亨利·盧米斯博士 Dr. Henry(喬納森·拜利Jonathan Bailey 飾)
古生物學家,原侏儸紀公園Alan Grant學生,為團隊提供科學支持,同時有「道德良知」的代表
- 馬丁·克雷布斯 Martin (魯伯特·佛列德Rupert Friend 飾)
製藥公司ParkerGenix的代表,派來操控任務,象徵商業利益與道德衝突
- 魯本·德加多 Reuben (馬奴·賈西亞-魯爾福Manuel Garcia‑Rulfo 飾)
船難家庭的父親,帶著孩子被迫加入冒險,角色承載親情與生存掙扎
- 泰瑞莎 Teresa & 薩維爾 Xavier(露娜·布蕾絲Luna Blaise、大衛·伊亞科諾David Iacono 飾)
Reuben's 大女兒(Teresa)與其男友 Xavier,負責增添家庭情感線
- 伊莎貝拉 Isabella Delgado(Audrina Miranda 飾)
Reuben 的小女兒,這次是船難家庭中的最小成員
- 勒克立爾 Leclerc(Bechir Sylvain飾) 沉穩寡言、行動果斷,是團隊中最可靠的硬派戰力之一。雖非核心決策者,但在危急任務中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
- 妮娜 Nina(菲莉萍·維芝Philippine Velge飾) 冷靜理性、技術專精,雖然話不多,她與 Leclerc 默契十足,是戰術支援線的重要搭檔之一。
- 亞特沃 Atwater(艾德·斯克林Ed Skrein飾) 強硬、果斷。他與 Zora 有著不同觀點,金錢戰士。
人類的冷漠與恐龍的工具化
《侏儸紀重生》的開場讓我印象深刻,不是因為特效有多驚人,而是那頭雷龍擋在馬路上時,民眾的反應——不是驚嘆、不是恐懼,而是按喇叭、催促移走。這一幕彷彿在說:人類對奇蹟的耐性只有五秒鐘,之後就只剩下不耐煩。曾經是科學奇蹟的恐龍,如今成了交通阻礙,這種冷漠的轉變其實比任何怪獸更令人不寒而慄。
接著馬丁登場,開始勸說佐拉加入抽血任務,目標是赤道附近的恐龍棲息地,抽取三種巨獸的血液——神風翼龍、泰坦巨獸、滄龍,分別代表天空、陸地與海洋。這個設定很有象徵性,彷彿人類要從自然的三大領域各取一滴精華,來製造對抗心臟疾病的藥物。但這裡的問題不只是「抽血」,而是人類再次把自然當成藥櫃,把恐龍當成資源庫,而不是生命體。
佐拉一開始拒絕,直到馬丁開出一千萬美元的報酬才動搖。這段雖然有點「錢能解決的都不是問題」的老套,但也反映出人類在面對自然時的雙重標準:嘴上說尊重,實際上還是用利益衡量。而亨利博士的加入更是喜感十足——糖果咀嚼聲成了全場最響亮的音效,這種荒謬感讓我笑出來,也讓我思考:人類的好奇心與貪婪,往往只隔著一顆糖果的距離。
自然的壯麗與人類的渺小
小隊出發後,海上驚魂正式展開。滄龍的登場不只是視覺震撼,更是整部片最緊張的段落之一。抽血槍發射、降落傘飄落、佐拉懸掛船頭差點成為滄龍的早餐,這些場景讓我一邊握拳一邊想:「這抽血任務也太命懸一線了吧!」而亨利博士的救援也讓人感受到人類之間的互助與信任——雖然前一秒還在咀嚼糖果,下一秒就成了英雄。
但這段不只是動作戲,它也揭示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無力感。滄龍的憤怒、棘龍的圍剿,讓人類小隊像是誤闖禁地的入侵者。馬丁雖然是雇傭者,但他的「任務優先」態度也讓人反思:當人類為了利益而忽略生命時,自然會用自己的方式回應。
來到陸地後,泰坦巨獸的登場則是全片最壯觀的一幕。數十隻巨獸在山谷中覓食,亨利博士終於能親手觸摸恐龍,那一刻真的有種「侏儸紀公園初代重現」的感動。他說:「這顆星球大自然才是真正的主人」,這句話我聽了兩次,第一次是感動,第二次是羞愧——人類總以為自己能掌控一切,卻忘了自己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平民小隊那邊則陷入迅猛龍與變種翼龍Mutadons的混戰,尿尿男友差點成為晚餐,卻被突如其來的變種翼龍Mutadons救走迅猛龍,留下他一臉呆滯。這段雖然緊張,但也讓我忍不住想問:這男友到底是來幹嘛的?
人類的野心與自然的反撲
最後來到實驗室,眾人準備搭乘直升機離開,卻因設施啟動而引來變種翼龍Mutadons與變種暴龍D-REX。這段混戰雖然略顯混亂,但也成功營造出「人類自食惡果」的氛圍。馬丁雖然是反派,但他開著警示音車衝進來,意外成為救星,最後也成了盤中餐。這種「反派救人但仍被吃掉」的設定,讓人忍不住想著:人類的野心終究會被自然吞噬,無論你是好人還是壞人。
鄧肯的信號彈致敬侏儸紀經典畫面,吸引D-REX離開,讓眾人成功逃離。而小女兒伊莎貝拉的勇敢鑽柵欄,也讓我感受到下一代對自然的理解與勇氣。這段雖然有點「小孩拯救世界」的套路,但或許真正能與自然共存的,是那些還沒被利益污染的心靈。
最後眾人在碼頭逃離,海面上出現成群海豚,彷彿在說:「自然還在,只是你們要學會尊重。」這一幕讓我想起侏儸紀公園的結尾,也讓我感受到一種未竟的和解。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不是征服,而是理解;不是利用,而是共存。
人類、恐龍與未完的驚奇感
看完《侏儸紀重生》,我坐在椅子上足足沉默了三分鐘——不是因為劇情太複雜,而是因為腦中還在咀嚼那句博士說的話:「大自然才是真正的主人。」這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但它提出的命題卻足夠讓人反思:當人類試圖從天空、陸地到海洋抽取控制權時,是否也正在加速成為被淘汰的物種?
電影後半雖然節奏略亂,角色分配也像迅猛龍亂入便利商店,但那些瞬間——佐拉懸掛船頭、亨利摸著泰坦巨獸、鄧肯信號彈吸引D-REX、海豚重現經典——仍能打動我。它不是一部只給侏儸紀迷的作品,更像是一場討論「人類是否能與自然和平共存」的行動演習,當然中間夾了一點糖果、炒飯與冷汗。
恐龍還在,故事還沒完。我們這些觀眾,也還在摸索自己的位置——究竟是掌控者、破壞者,還是某天也會被地球吞沒的短暫旅客?
整體來說,《侏儸紀重生》不是最完美的侏儸紀作品,但它在動作、幽默與哲思之間取得了某種平衡。如果你期待的是情懷延續,可能會失望;但如果你願意接受一個新故事的開始,它確實值得一看。
遠古巨獸重返銀幕,熟悉的震撼與全新的危機交織,一場生存與信念的冒險即刻展開。準備好一起走進重生後的侏羅紀世界了嗎?
- #侏羅紀世界重生
- #JurassicWorldRebirth
- #恐龍電影
- #科幻冒險片
- #動作鉅片
- #經典系列回歸
- #末日生存
- #角色群像
- #影評心得
- #觀影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