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的創作,不是放棄一邊,而是找到做自己與市場的交集點。
每週三,分享一個故事
這次的故事,是怎麼會有人,想用時尚的口吻來唱台語歌?
你是想紅,還是想被肯定?
如果你是個歌手,你會選哪一種?
歌曲紅到全世界都會唱,但卻被罵沒營養?還是做出藝術價值極高,卻沒人聽過的好歌?
這就是創作者最大的矛盾:你該忠於自己,還是迎合市場?
最近打開手機,滿滿都是像《大展鴻圖》這樣歌詞簡單、節奏強烈又超洗腦的歌曲,加上短影片瘋傳,瞬間紅遍網路。就像之前紅到不行的《愛你沒辦法》:「我坐上帕拉梅拉,你還在5678單親媽媽!」
很多人批評這些歌「沒素質」、「粗俗」、「教壞小孩」,但問題是,它們真的紅透半邊天,佔據了你我的腦袋!
反而那些詞句精緻如詩、旋律複雜精美的歌曲,點閱率卻低到可憐。
直到最近,有一個人出現,竟然能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
網友直呼:「原來金曲獎還是有用的!」「感謝金曲獎,讓我認識這位台語女歌手!」
李竺芯:從《鐵獅玉玲瓏》到「香頌台語」
李竺芯憑著全台語專輯《Suí 水》,一口氣拿下了「最佳台語女歌手」、「最佳台語專輯」、「年度專輯」三大獎項。她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時尚唱法,把傳統悲苦的台語歌,唱出了法國香頌般的浪漫質感。
她的靈感竟然來自《鐵獅玉玲瓏》,許效舜常常搞笑地把法語和台語混搭在一起,像「Bonjour蹦啾、Bonsoir蹦刷、蹦米香」,這些無厘頭的發音啟發了她創作的想像!
後來,她真的去研究法語,發現法語發音跟台語居然很相似,於是她創作出一首名叫《Je prends, je prends. Je vais voir》的歌,諧音成台語的「足芳足芳食袂飽」。法語意思其實是:「我拿這個、拿那個,再看看那個」巧妙又有趣,一下子就引起了話題。
先用有趣的台式法語課吸引你,再讓你發現她的音樂質感。
她成功地在「藝術性」與「流行性」間,找到了一個絕佳的平衡點。

本土悲情台語和時尚法國香頌
第三段|周杰倫:從中國風到全球流行的故事
這讓我想起當年很厲害的雙人組:周杰倫和方文山
當韓流席捲華語樂壇時,周杰倫卻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中國風。他不是單槍匹馬,而是跟方文山這位擅長用古典詞彙的作詞高手搭檔,創作出像《青花瓷》《東風破》《菊花台》這樣中華風的歌曲。
曾經有人問方文山:「有些歌詞雖然美,但就是太遙遠難以親近,為什麼你的歌詞又美又容易有共鳴?」方文山說,他寫歌詞最喜歡的方式,就是一句文言一句現代,古今穿插,這樣就不會通篇看起來像在讀宋詞,例如:「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花落人斷腸,我心事靜靜躺。」這樣的寫法既有古典意境,又讓人一聽就懂。
而《青花瓷》這首歌的來歷,更是特別有趣。一開始,它叫做《青銅器》,方文山想用銅器上的複雜金文來表達愛情的神秘感。但「青銅器」這個名字實在太陽剛,難以聯想到柔美的情歌。
後來他想到了《汝窯》,汝窯是一種瓷器,被形容為「雨過天青雲破處」,也就是雨後雲層裂開,露出的一抹絕美藍青色。這個意境美極了,所以副歌寫下:「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但最後方文山還是放棄了《汝窯》,因為他覺得這個名字太陌生,觀眾不熟悉,還是選個更通俗、更有畫面感的名字比較適合大眾。最終才選了《青花瓷》,成功打造了一首傳世的經典歌曲。
方文山說:「流行歌詞是情感的寄託,不是學術論文,不需要嚴格考據。」
甚至有一位資深中文教授開玩笑地說:「我教了一輩子的中國詩詞,結果不如周杰倫的一首《青花瓷》」
方文山懂得妥協市場的需求,才真正讓宋詞之美,傳遍了每個人的生活裡。
第四段|真正厲害的創作,是優美地走進人群
不論你是歌手、畫家還是作家,創作者心中的掙扎都一樣:我們都想作品能引發共鳴。
李竺芯證明了這件事:你不必放棄藝術的深度,也不必犧牲流行的魅力,只要找到那個能讓自己舒服,也能讓別人靠近的語言。
誰說台語歌不能像法國香頌?李竺芯做到了,她用法語般的浪漫氣息,唱出台語獨有的溫柔。
推薦大家去看看她的「台式法語課」,聽聽她的《足芳足芳》和《拌拌咧》。你會發現,真正厲害的創作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輕輕鬆鬆就走進你心裡。
做自己,是創作的靈魂;迎合市場,是創作的橋樑。
靈魂不能沒有橋,橋也不能沒有靈魂。
故事說完了。
你學到了什麼,不關我的事,
因為我不教知識,只講故事。
我們下週三,繼續聊一個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