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我看了一部電影,叫《 白日夢冒險王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
當時的我,生活有點悶,像每天都卡在一成不變的軌道裡,連呼吸都覺得沈重。那個總是在發呆幻想的 Walter,當下看電影時覺得和我現況很像——明明人在辦公桌前,腦袋卻飄去海邊的浪、山上的新鮮空氣……但下一秒,又得回到現實,繼續過著日復一日的日子。
這部電影,說的是一個中年男子,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他每天都在處理《LIFE》雜誌底片,但自己卻從沒真正活過什麼精彩的人生。直到有一天,他為了找回一張遺失的重要照片,意外展開一場真正的旅程。他搭飛機、上火山、潛入冰海,一路從被動到主動,從幻想變成行動。我記得他從原本畏畏縮縮、不敢開口告白、不敢改變,到最後騎著滑板衝下冰島山路的樣子,那瞬間真的很震撼,畫面也很美。一路上他的一次次踏出的轉變,讓我心裡某個角落好像也跟著鬆開。
電影裡那句話,我一直記得: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那時候我沒立刻出發,但那句話就這樣留在我心底。那個總是在幻想的人,最後真的上路了。看著他從原地踏出去的那一刻,我突然開始相信——也許我也可以。
兩年後,我終於背起背包,飛去了紐西蘭打工渡假。
不是當個走馬看花的觀光客,而是實實在在地待了十五個月,生活在異鄉的日子。白天在果園裡採奇異果花、在蔬菜場切洋蔥切到流眼淚、也曾半夜在海邊吹風、凌晨爬上燈塔只為一場日出。人生第一次開露營車、第一次爬八小時的山路,還有很多很多的第一次,全都發生在那一年。
那段日子,讓我真的懂了什麼叫做 “to feel”。
雖然沒有獲得什麼很偉大的體悟,但每天睜開眼,我都在期待下一秒。
對很多人來說,《白日夢冒險王》可能只是部好看的電影。但對我來說,它真的推了我一把。教會我怎麼活,它讓我相信:就算還沒準備好,就算會怕,也可以選擇踏出去。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當初沒看過那部電影,我會不會就錯過了紐西蘭的風、錯過那些讓我更靠近自己的片刻。
而現在,每當我又卡在忙碌或迷惘的日常裡時,腦海中總會浮現那段熟悉的畫面:
“To see the world...”
這不只是旅行而已,
而是一種願意走近世界、走近自己的方式。
話說,這部電影裡的許多歌曲我也都很愛,下次再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