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瑜回到家之後,孩子們立刻圍上來,好奇的想看看母親都買了什麼回家,細細的看了一輪,沒有看到想吃的食物,意興闌珊的離開了!
此時,叔承走過來,若瑜說了秀琳早上發生的事。
叔承聽完靜靜的看著妻子,有些不明所以的問道:「所以呢?」丈夫的反應讓若瑜有些無奈,於是繼續說道:「你看,爸平常會買牛肉、蚵仔這些東西嗎?不是都說去超市購買乾淨不用自己處理,而且又便宜。但是,當姊要去買菜的時候,他就專挑貴的叫他買。」
叔承靜靜的聽著,像是不明白妻子話中的含意,淡淡地說:「大概,就心情不好,拿二姊出氣吧!」說完,拿著水杯離開。
若瑜看著丈夫的離去,有些生氣也無可奈何,她知道丈夫明白自己的意思,只是不想聽。
當初他們結婚買房子,公公婆婆有幫忙出錢,所以公公一直覺得房子就是他買的。
但是,她也知道,丈夫從很早以前就有固定給錢,因為婆婆說要幫他存錢;結婚後,這筆錢變成還父母親幫忙買房的錢。
公公與婆婆都是退休的公教人員,公公還一天到晚炫耀自己領著比她薪水還高的月退俸。
從若瑜的角度來說,當初公公婆婆幫叔承存錢,買房子時將當初存的錢拿出來,為什麼還有還錢一說?
若瑜一開始也私心希望可以減少家庭開銷,不過根本不可能。畢竟連回家吃飯都是都被控制,何況涉及到錢,而且她很清楚公公就是一個苛刻吝嗇的小人,不會放過任何拿錢的機會。
他們結婚之後,雖然沒有跟公公婆婆住,不過因為住樓上樓下,所以婆婆每天都會煮好飯,等他們回家吃飯。
後來,婆婆過世之後,變成秀琳或者公公煮飯給他們吃。
她試探過是不是可以不要每天都回去吃飯,但是叔承不同意,即使叔承晚上需要值班無法回去,她也必須自己回去吃飯。
後來禹焄、禹熙出生,她開始發現回去的好處,因為秀琳會幫忙看小孩,她才可以休息一下!
所以,越來越理所當然接受回去吃飯,回去有人煮飯、有人帶小孩……,漸漸發現回去吃飯的好處大於壞處,她變得欣然接受。
畢竟,丈夫有付錢給公公。
想到這裡,她走到叔承旁邊問叔承:「早上姊說,二哥好像要回來了?」
叔承有些訝異的看著妻子:「二哥?」彷彿不知道妻子說的是誰?
看著丈夫一臉詫異,她有些好笑的說:「你們不是有六個兄弟姊妹,你有兩個哥哥不是嗎?」說到這裡頓了頓,因為她見到二哥的次數五根手指頭可以數。
叔承默然的點點頭,沉默好一會兒,突然問道:「他要回來幹嘛?」
若瑜本看丈夫若有所思的樣子,以為他正在思考工作上的事,準備繼續回到廚房,突然聽到丈夫的詢問,她停下腳步說道:「姊沒說,我記得上次二哥回來……」
看著丈夫臉色隨著她的話音陷入沉思,她便不想再說下去了,畢竟二哥像是一個禁忌的名詞;公公是聽也聽不得,因為那是他最痛恨最怨恨的兒子之一。
當年婆婆生病時,那是她結婚以來第一次見到二哥,因為二哥長年旅居國外,基本上不回家,至於原因好像只有婆婆和秀君知道。
秀君,是公公婆婆第四個女兒,論回家次數,比數年回家一次的二哥好一點,大概一年回家一次!
一邊走走回廚房,便聽到叔承講電話的聲音:「二哥要回來? ……」
她沒有緩下腳步聽聽丈夫說了什麼,畢竟她覺得這個二哥實在遙不可及。
只是,她有些好奇,二哥的成就可以說是最耀眼,以公公那麼愛炫耀吹牛的個性,怎麼不曾拿出來說過?
她甩甩腦袋,不願意再多想,畢竟她只想顧好自己的小家,其他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