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三月底到四月初期間,偶得幾天可以出去旅行、特別悠閒的日子,便決定履行前一陣子去探訪一位在海南的同學的約定。其實多年前在疫情之前,本來已經和好姐妹要一起去海南三亞遊玩,機票都訂好了,也聯絡好包車的司機,無奈疫情爆發只好作罷。雖然這位住在海南海口市的同學說海口其實觀光屬性並不強,可能也只有幾個自然公園,單程往返都比較費時,我就和他商量那要不然這一次就主打吃吃喝喝,體驗一下海南的菜系。 出發之前同學便已經和我介紹過,嚴格來說海南沒有自己獨立的菜系,大多是由廣東的粵菜傳入,也混合一點閩南菜系、再加上一些當地特色食材演變而成,所以對於我這個台灣人而言,也會和家鄉的文化有諸多相似之處。 剛到達海口的第一餐,同學帶我到了一家非常樸實的路邊小餐館,叫作「佳基鹽焗雞」。店如其名,招牌菜就是鹽焗雞,當然得來一份!另外點了一盤清炒空心菜來搭配白粥(而且還是地瓜粥!就完全是我小時候在台北的清粥小菜館吃的東西啊!) 太懷念了!多汁的雞皮,連雞胸都不柴(雖然確實蠻鹹,得配粥吃),甚至連居住在天龍國(台北市)的我都很少有機會吃到!

晚餐的餐廳名叫阿二靚湯,同學說這一家餐廳我們要吃的重點是文昌雞和雜魚煲。
雜魚煲,顧名思義使用的是綜合魚類(也許是來自於最早港口捕撈上來,體型較小或是可食用但不符合店家原進貨需求;又或是今天撈什麼賣什麼的daily fish的概念),以廣東菜裡啫啫煲的砂鍋紅燒手法烹飪。畢竟海南是一個海島,海產的鮮度和豐富度肯定是優於其他內陸省份的,本來就下飯的煲式更添了幾分鮮香,就是魚刺真是不少,哈!
接下來是品嚐重點之二:香芋雞湯煲。和芋頭雞不同,是清澈的芋條雞湯。至於雞,就是有名的文昌雞。牠不是因為什麼宗教故事得名,而是海南有個地方叫文昌,文昌這獨有品種的雞已有約400年的歷史,以皮薄骨酥(較一般肉雞皮色較黃)、肉質滑嫩聞名(同學有說午餐那個鹽焗雞使用的不是文昌雞、不一樣),與加積鴨、東山羊、和樂蟹並稱海南四大名菜。雞湯確實比普通白皮雞來得鮮美呢!久燉的雞胸也沒那麼老!名不虛傳!


酥炸墨魚餅、金絲(炸芋頭絲)腰果白果就更接近純粹粵式酒家菜了,不過都是我很喜歡吃的東西,多多益善!

另外海南盛產金桔(當地也稱金橘),所以在海南隨處可見金桔口味的飲料、加入沾醬裡甚至是入菜,這就是有別於閩粵的純海南特色了!在餐後來一杯金桔百香飲,解膩涼爽,十分舒服!
結束了第一天的海南菜體驗,已經對接下來三天滿懷期待了!同學作為地陪,說這四天的每一餐要帶我吃完全不重複的東西!(當然,悠閒睡到飽不包含早餐、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