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a long song - 063
Goodbye - Mary Hopkin
2025-05-29
〈Goodbye〉是英國/威爾斯女歌手 Mary Hopkin 於 1969年 發行的單曲,是她繼〈Those Were the Days〉大獲成功後的第二支熱門單曲,同樣與披頭四(The Beatles)關係密切,特別是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

🎵 基本資料
- 歌名:Goodbye
- 演唱者:Mary Hopkin
- 發行時間:1969年3月28日
- 唱片公司:Apple Records(披頭四創立的廠牌)
- 作詞作曲:保羅·麥卡尼(署名為 Lennon–McCartney,但實際為保羅獨自創作)
- 製作人:Paul McCartney
📜 歌曲背景
- 〈Goodbye〉是Paul McCartney 為 Mary Hopkin 特別寫作的作品,用於延續她在〈Those Were the Days〉後的成功。
- 雖然歌詞和旋律聽起來溫柔、輕快,但實際上是一首帶有分離與惜別情感的歌。
- McCartney 不僅寫了曲詞,還在錄音中演奏了多種樂器,包括吉他和貝斯。
📈 商業成績
- 在英國單曲榜(UK Singles Chart)排名第2名,被〈Get Back〉(The Beatles)搶佔榜首。
- 雖然未能超越〈Those Were the Days〉的國際轟動,但仍是一首成功的續作單曲。
📀 其他版本
- 保羅·麥卡尼曾自行錄製〈Goodbye〉的示範錄音(demo),多年後在披頭四珍藏版專輯中曝光,顯示這首歌本可以由他自己演唱。
https://youtu.be/XRokTX9iIjw?si=bU0anAyDjhOHxlkN
🎼 旋律與和聲
- 這首歌雖然旋律輕柔優美,但歌詞中蘊含著離別的惆悵與柔情。
- 配合歌詞「Goodbye」的情感,傳達一種柔和但堅定的離別情緒。
- 使用簡單的民謠和弦,富有溫暖的懷舊氣息。
- 背景和聲輕柔、稀疏,主要讓主唱聲音突出。
- 保羅·麥卡尼在製作時注重聲音的空氣感與自然音色,並使用原聲吉他和簡單的打擊樂器來襯托Hopkin的嗓音。
- 雖名為〈Goodbye〉,但歌曲調性輕快,與歌詞內容形成反差,這也是McCartney作品常見的特色。
💬 小結
〈Goodbye〉代表了Mary Hopkin與披頭四關係的黃金時期,特別是與保羅·麥卡尼的合作結晶。它延續了她的民謠少女形象,也證明她不只是一首歌的奇蹟。雖然這首歌未像前作那樣跨足全球巔峰,但仍是一首充滿音樂魅力的佳作。
Mary Hopkin -〈Goodbye〉
https://youtu.be/0euTSZVkJGQ?si=A_FTfNU4WajKvmBh

〈Goodbye〉中文歌詞
請不要太晚叫醒我
明天來臨時,我不會遲到
而當今天變成明天的時候
我將啟程離開
再見,再見,再見
再見,我的愛人,再見
那些曾在我唇邊盤旋的歌
如今讓我心動,久久難忘
請將你的花留在我門前
我會把它們留給在後面等待的人
再見,再見,再見
再見,我的愛人,再見
遠方,我的愛人唱著孤獨的歌
召喚我到他身旁
當那首孤寂的愛歌邀我前行
我必須趕赴他的身旁
再見,再見,再見
再見,我的愛人,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