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小白兔誤闖百老匯花花森林
小白的選劇獨白
2019年,疫情前的美國長途旅行,安頓住宿後的第一個行程之一,便是百老匯音樂劇!那時我還是個沒進過劇場看戲的小白,更別說是沒字幕的英語音樂劇,一下子被帶進百老匯的花花世界,內心非常懼怕。

進場前,Photo: Zora @ Broadway, New York. (Jul. 17, 2019.)
朋友們早已刷了台幣一萬多塊的《漢彌爾頓》(Hamilton) ,一齣以美國史為主題的嘻哈音樂劇。(現在才知道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當時我真的不知貨🙇♀️)一萬多塊的票價,那時我真的刷不下去,但也覺得都大老遠來了一趟百老匯了,是該選一部劇感受一下。於是,從久遠模糊的音樂課記憶裡撈出了《歌劇魅影》,一部我好像知道在演什麼的劇,而且名字有個「歌劇」,好像「很正統」。一樣是很久以後,才知道《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其實是「音樂劇」(musical),只是男主角是歌劇的幽靈。

開演前的小紀錄,Photo: Zora @ Broadway, New York. (Jul. 17, 2019.)
一齣戲,一棟樓
那時才知道百老匯的劇都會有專屬的戲院,並不是像電影院、衛武營或文化中心一樣,一個空間排檔期輪流上演,而是在一個專屬打造的戲院,一直演、一直演。

看到了!《歌劇魅影》專屬戲院,Photo: Zora @ Broadway, New York. (Jul. 17, 2019.)
於是劇院設施可以完全替一齣劇量身打造專屬的美術造景、機關設施,最為經典的就是這個會有大爆點的水晶燈,多虧它,我才會被叫醒看到謝幕。

經典水晶燈,Photo: Zora @ Broadway, New York. (Jul. 17, 2019.)
小結:睡著沒關係,就靜候時機發芽
我安慰自己,雖然中間睡著好多次,還是完成了一次劇場體驗。這就跟平常精選電影給學生看,卻睡成一片一樣,沒什麼的,因為能看進多少取決於當下的程度,但沉浸的經驗會在心裡埋下一些種子。

謝幕,Photo: Zora @ Broadway, New York. (Jul. 17, 2019.)
對我來說,熟悉的音樂旋律帶我看見了舞台表演的畫面,讓我在音樂劇的世界,往前踏了一階;墜落的水晶吊燈,炸開了我對於舞台技術的想像;在煙波中魅影搖著冥船從遠至近的錯視手法,也令我驚嘆不已。這些經驗對當時小白程度的我來說,已值回票價。
再看歌劇魅影
先把標題留著,未來若有機會再看歌劇魅影,想必會有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