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下半年,我總會不自覺地想起一個名字——台灣社區實踐協會。
從2022年6月開始,我因緣際會地第一次捐款給他們,雖然金額不多,一年兩千塊,但不知不覺,竟然默默捐到了第四年。這不是什麼宏大的承諾,也沒有特別設提醒,只是每年總會在某個時刻,心裡浮現他們的名字,然後順手把一點點心意匯過去。
這幾年看著他們分享的故事,讓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很不一樣的組織。他們長期深耕萬華,陪伴弱勢兒少與家庭,不只是提供物資、課輔,而是真的與孩子們一起生活、討論、制定屬於他們自己的社區規則。那種不是「替代」而是「陪伴」的力量,真的很動人。我還記得前幾年他們分享孩子們怎麼開「會議」、怎麼決定大家的共用空間要有什麼規則,讀起來讓人忍不住微笑,也很感動——因為這些不是靠命令,是靠信任與時間換來的成果。現在這個時代,非營利組織過得都不容易。但台灣社區實踐協會一直努力用社區經濟、共食行動、陪伴計畫等方式,讓善意不只是一時的施予,而是能在生活中長出根來。
我一直覺得,能讓一個遙遠的旁觀者、捐款人,單憑一則故事就被打動,這件事其實很不容易。而他們做到了。
所以今年,又到了我習慣記起他們的時候。
謝謝社區實踐協會,謝謝你們為這個城市做的一切,也代替我們做了許多我們還來不及、還做不到的事。希望這些溫柔的力量,能被更多人看見、支持,也希望這世界能因為有你們而變得更好。
其他相關訊息可以直接搜尋他們的名稱-「台灣社區實踐協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