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即使常常沒睡好。
她會慢慢地穿好衣服,泡一杯淡淡的茶,然後走到陽台,坐進那張舊藤椅裡,看光一點一點灑進來。**鳥叫聲從遠處傳來,街道還安靜,像一座未醒的城市。**她不急著思考今天怎麼過,只靜靜坐著。有時什麼都沒想,有時會輕聲跟自己說:
「你還在這裡,真好。」
這樣的清晨,沒有什麼特別,但對她來說,已經足夠了。
因為她知道,日子不需要燦爛,只要有光、有呼吸、有一杯溫熱的茶。
病後的生活,讓她學會放慢。
身體教會她的,不是脆弱,而是節奏。
她曾經也是那種一早衝出門、喝著濃咖啡、邊看手機邊吃早餐的人。但現在她明白了:能靜靜坐著、不被任何事拉走的清晨,是一種奢侈的平靜。
那張舊藤椅,有些鬆了,坐上去會咯吱一聲。她沒有修理,因為那聲音彷彿在提醒她:
「你還坐得下來,不錯了。」
她喝的茶很淡,不苦也不濃,只是溫溫的,讓身體慢慢醒過來。這不是療程的一部分,也不是醫師的建議,只是她給自己的儀式,一種溫柔迎接新一天的方式。
有時鄰居會好奇問她:「妳這麼早起,是要去運動嗎?」
她笑笑回答:「沒有,我只是想多坐一下。」
她沒有解釋太多,因為有些寧靜,是只有自己才懂的幸福。
有時她也會看著路上的人漸漸多起來,有人趕上班、有人牽著狗、有人買著早餐。她不再羨慕,也不再焦急。她只想好好活在這個還有光、還能坐著發呆的早晨裡。
她不需要完成什麼,也不想證明什麼。
她只是想提醒自己:
「你還活著,而且,是被光照著的那種活著。」
這樣的日子,不驚天動地,卻溫暖可感。
因為她懂了:在黑暗走過一段之後,每一道光,都是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