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有沒有這種感覺:
「賺錢好像不難耶?」 「S&P 500 每天創高,我買的股票也在漲,怎麼感覺整個世界都在為我慶祝?」
我懂,真的懂。看到自己的帳戶漲的一片紅通通,誰不會覺得自己是巴菲特第二。 連喝個咖啡都想說:今天這杯是市場請的。
這種時候,最容易讓人誤以為:
「也許我真的找到了投資的節奏。」 「這波行情,我絕對不會錯過。」
但我想請你停下來、深呼吸一下,看看下面這些「數字說的話」。
市場現在的樣子,是這樣的:

矛盾來了:數字說熱,經濟卻沒那麼穩
你以為市場在慶祝,但其實它可能只是在撐場面。
- RSI 超過 70:市場「技術性超買」。
- Forward P/E 超過 22:估值超出安全範圍。
- VIX 超低:大家太快樂,反而危險。
- LEI 連跌兩個月:經濟其實在放慢腳步。
這些就像一場過度用濾鏡拍攝的婚禮派對——亮得刺眼、笑得僵硬,但現場其實有人已經喝醉,有人快跌倒。
「別讓市場教你謙虛,因為那學費太貴」
你可以很聰明,但也必須很清醒。
投資從來不是炫耀智商的比賽,
而是面對風險時,你還願不願意承認自己也可能會輸。
當你開始說服自己:「這次不一樣」,
當你認為「現在不進場會後悔」, 當你覺得「VIX 這麼低,沒事的啦」, 其實你已經站在了風險的影子裡。

那麼,問題來了——市場為什麼還在漲?
因為市場不是「現在進行式」,它是「預期式」。
投資人相信:
- 聯準會會在 9 月降息。
- AI 題材能帶來無限獲利。
- 錢還是會流向科技股。
但是,降息真的會如期而至嗎?
市場押注的劇本,正在變得不確定。
那我們該怎麼辦?
不是叫你賣光股票,也不是叫你去躲起來。
而是要你,把幻想換成策略,把幸運換成紀律。
你可以繼續做多,但要設定停利點。
你可以等待降息,但要準備萬一延後。 你可以愛上科技股,但不要只愛一種東西。
還有,最重要的——
別讓市場來教你謙虛,因為那學費,真的很貴。
最後想跟你說:
你可以聰明,也可以幸運,最好是兩者都有。
但如果只能選一個,我寧願你是清醒的。
不要因為帳戶看起來豐滿,就忘了市場曾經讓你一夜蒼老。
也不要因為別人炫耀賺了什麼,就覺得自己錯過了整個世界。
你真正該守住的,不是每一檔股票,而是那個能在風險來臨前退半步的自己。
我們一起努力,賺得優雅,輸得有選擇。
——記得,市場是殘酷的,但你可以溫柔而堅定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