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與朋友見面完,因為最後一個話題扯到喜歡誰的話題上,害我有點靜不下心,我想來稍微寫一寫。
聽完《笑傲江湖》,最近在聽《射鵰》,如同大家知道的(好啦……我假設你們都知道啦,不跟你們掰扯這些小地方……),金老在這部的新修版中被很多人很多人詬病的就是他著重描寫了黃藥師對梅超風的情愫。在新修版小說中金老用了歐陽脩的句子:恁時相見早留心,何況到如今……來做描寫。我初讀新修版的時候(我約大學21、22歲時第一次看流行版,初讀新修版應該是25、26歲時),也是覺得超級怪,黃藥師被金老這樣一改,黃老邪直接變成老變態,師徒間不倫不類,很有打擦邊球的感覺,比較急躁的話直接判出界,亂七八糟!
只是這次再聽新修版時,倒不覺得特別突兀,看了比較版本差異的議論後,也不特別覺得新修版化金成石。我同意如果是很克制的、課堂式的邏輯比對,新修版可能不如流行版直觀、情節連貫、人設對口味,可是……好小說壞小說的評判標準又不是邏輯,是好不好看啊!
小當家(中華小廚師)的漫畫中後期的反派角色曾這樣評價小當家:你說的話,亂七八糟……卻能打動人心……
現在晚了,我很想睡覺了。我簡單作結:師生戀獵不獵奇、風險高不高,當然高。可是,有沒有可能是真實發生的?當然有可能。面對真實發生而存在的情感,我們要提倡抒發它,還是壓抑它呢?
楊過與小龍女也是師生戀,楊過的性情很合黃藥師的脾胃,黃藥師說那這樣好了,我收你為徒,這樣天下女子你人人娶得。可楊過說,不要,我要娶姑姑(小龍女),就是覺得不能娶師父這件事不合理!
人的情感從不容易簡單。隨著閱歷增長,也許我們對於簡單的喜歡二字,會有更立體而不同的視角。
後註:《射鵰》總共有三個版本,舊版、流行版(新版)、新修版,舊版應是1957-1959年金老在連載時的版本,那個版本中除了穆念慈,還有秦南琴,而且她還是楊過的生母……我從小出生就沒讀過這一版,幼時就算有看漫畫作品,也已是流行版(新版)的劇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