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史特勞斯(Levi Strauss)1829年誕生於德國一個猶太小職員家庭。年輕時,他隨家人移民美國,當時正逢加州淘金熱。他便瞄準這股熱潮,開始為淘金者設計堅固實用的工裝褲。這項創舉,也因此成為Levi's品牌誕生的契機。
早期的工裝褲是用帆布製成,雖然堅韌耐磨,卻厚重僵硬,穿起來不夠舒適,同時也難以展現美觀的剪裁。1855年,李維毅然放棄帆布,轉而使用一種靛藍色斜紋粗棉布 (也就是今日牛仔布的前身)來製作工裝褲。他還在褲袋與縫線處加上銅釘加固,顯著提升了耐用性。這款兼具實用與美觀的新式工裝褲,迅速受到市場歡迎。
訂單蜂擁而至。年輕的李維便在舊金山開設了第一家店,並以自己的名字「Levi's」作為品牌標誌。
1873年,李維正式取得了銅釘加固縫口的專利。1890年,他推出首款編號牛仔褲——501型 : 這款設計簡潔、剪裁直筒、採用鈕扣開合的褲型,成為牛仔褲中的經典代表。1936年起,Levi's 在後褲袋上縫上紅色小旗標,上頭印有「LEVI'S」字樣,自此成為品牌辨識度最高的標誌之一。隨著品牌不斷創新與演變,Levi's 在1954年停用皮標,改為紙標。1974年推出水洗牛仔褲,1986年則推出仿舊、磨破風格的設計。雖然設計隨潮流演變,但 Levi's 始終保留經典元素:紅旗標、後袋雙弧形縫線、撞釘與標誌性紙牌等細節,堅守品質與歷史傳承。
Levi's 的品質是公認的堅如磐石。據說早在1886年,李維為了證明牛仔褲的牢固程度,曾讓公司將一條褲子的褲管分別綁在兩匹馬上,讓馬往相反方向奔跑,用以證明褲子不易撕裂。此外,李維也保證鈕扣設計絕不不生鏽,縫線針腳緊密細緻,經得起長時間穿著與洗滌。
爾後,他持續關注布料市場,最終從法國引進一種名為「尼姆靛藍斜紋棉嗶嘰」(Denim)的布料,這種布料既柔軟又耐磨,成為牛仔褲的理想材質。新式牛仔褲在淘金工人間廣受歡迎,再次帶動銷售熱潮。
二戰之後,Levi's 逐漸從美國風靡至全球。1940年代末品牌年銷售額僅800萬美元,到1978年已突破20億美元。1980年,公司銷售出第5億條牛仔褲,成為全球第一的牛仔褲品牌。除了經典褲款,Levi's 產品線也擴展至各式成衣。
今天的 Levi's,不僅是服裝品牌,更是一種文化符號。作為牛仔褲的開創者,它象徵著美國西部開拓精神,也融合了現代時尚的多元樣貌。牛仔褲從淘金者的勞動裝,轉變為男女老少皆宜的日常穿搭,成為永不過時的經典時裝。
雖然李維·史特勞斯的名字未列於世界著名設計師之中,但他所創造的牛仔褲,卻是全世界最廣為流傳、最具影響力的服裝之一。經過140多年的歷史沉澱,Levi's 如今已在全球超過70個國家銷售產品,擁有近40個生產與經營機構,年產牛仔褲超過一億條穩居市場領導地位。
一條簡單的工裝褲,因為對品質的堅持與對需求的洞察,不僅成為歷久不衰的經典,更改寫了全球服裝產業的歷史。李維·史特勞斯雖非時尚設計師,卻以實用與創新的精神,開創了牛仔褲這項橫跨階級、文化與時代的符號。在潮流瞬息萬變的今天,唯有真正貼近人心的設計,才能超越時間成為不朽。
Levi's,是經典的代名詞,也是歷久不衰的時尚象徵。
資料參考 : Wiki、李維‧《史特勞斯:牛仔褲先生》、Le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