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汀・迪奧 (Christian Dior)出生於1905年,從小就非常喜愛美術及時裝的他並非一開始就走上擔任設計師的路。在青少年及剛成人之際,曾因為了符合家人的期望,而就讀巴黎政治學院。然而,從政卻滿足不了迪奧內心的設計魂,於是迪奧30歲時重新將重心轉向藝術。
克里斯汀·迪奧出生於法國諾曼第的格朗維爾小鎮,那是一個富裕的企業家家庭。他自幼在優渥的環境中成長,接受良好的教育。儘管他對藝術懷抱熱情與天賦,卻因父母期望,進入巴黎政治學院就讀,無緣心心念念的藝術學院。然而,這段日子也並非全然枯燥,他在學期間結識了詩人馬克斯·雅各布、音樂家亨利·索蓋、畫家克里斯汀·貝拉爾等才華洋溢的藝術家,並與好友雅克·邦讓經營畫廊,展出達利、畢卡索等大師的作品。
但好景不常,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席捲全球,畫廊深受衝擊,迪奧的父親也因破產而家道中落,他的人生從此陷入困頓。在漂泊不定的歲月中,迪奧重新拾起畫筆,繪製服裝設計圖與帽飾,無心插柳地開啟了時尚設計的契機。
二戰結束後,年過四十的迪奧受聘於法國著名設計師呂西安·勒隆的時裝屋。當時棉業鉅子馬賽爾·布薩克欲邀請迪奧擔任新品牌的藝術總監,儘管機會難得,但品牌名稱非「Christian Dior」。這讓迪奧遲遲難下決心。但心中始終相信命運與神秘力量的他,特地向熟識的占卜師請示,並且獲得了正面的回應。就在與布薩克會面的前一日,迪奧在聖奧諾雷大街被地上的一顆星形物絆倒,這巧合勾起他童年在格朗維爾莊園的美好回憶。他將這顆「星星」視為命運的暗示,決定順從命運指引,接受布薩克的贊助,但條件是品牌須以「Christian Dior」為名。從此,時尚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傳奇拉開序幕。1947年,迪奧在巴黎蒙田大道30號舉辦了首場時裝秀,以「New Look」風格震撼時尚界。這種設計風格以收腰、蓬裙、突出女性曲線為特徵,與戰後女性所穿的樸素、中性風格形成鮮明對比,為戰後疲憊的社會注入一股華美浪漫的力量,也讓女性重新拾回對優雅與美麗的渴望。
此後十年間,迪奧陸續推出A字型、H字型、鬱金香線條等多種經典服裝設計,奠定品牌在時尚界的地位。企業規模迅速擴展的同時,迪奧也十分關心員工福利。他為模特兒設置專屬休息室、成立醫務室,甚至根據員工職等調整員工餐廳的收費,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福祉的重視。這種作法在當時已屬先進,放在今日則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典範。
1957年,迪奧成為首位登上美國《時代》雜誌封面的服裝設計師。但同年他卻因病驟逝,享年僅52歲。雖然迪奧親手打造品牌的時間僅僅十餘年,卻為後世奠定了無可撼動的時尚根基。迪奧在生前是個相對害羞、不太喜歡公開露面的設計師,再加上他30歲才開始正式踏入時尚圈。起步相對的晚,也因此這位浪漫鬼才並沒有太多時間留給世人更多作品。
克里斯汀・迪奧僅用十年短短時間告訴世界:優雅與美不僅能撫平戰後的荒蕪,也能為世人留下不朽的傳奇。命運並非全然掌控在手,而是需要在對的時刻,勇敢地回應那顆「絆腳的星星」。
資料參考 : Wiki、harpersbazaar、d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