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女籃亞洲盃,日本在顛簸之下步步前進,最終於冠軍戰不敵澳洲,無緣重返后座,以與前屆賽事相同的亞軍作收。

圖片來源:FIBA
這樣的表現符合預期嗎?對過往拿下五連霸的日本來說,或許稍嫌不足,但對這幾年表現差強人意的日本來說,我認為亞軍已是一張及格的成績單了。
逐場賽事回顧
首戰對決黎巴嫩,賽前預期兩隊實力有一定落差,最終日本卻僅以4分險勝,為這次重奪后冠之路先蒙上一層陰影。而整場比賽出現16次失誤,最引以為傲的三分線僅31.9%的命中率(47投15中),都不像過去那支快狠準到嚇人的日本隊,更糟糕的是,面對進攻威脅性不大的黎巴嫩,日本讓對手站上罰球線26次,足足比日本多罰18球,令人難以想像之後面對中國、澳洲等對手,戰況會有多慘烈。
次戰面對菲律賓,外線火力稍稍復甦的日本,在老將高田真希的率領下,前三節打完便領先多達20分,總算讓人稍稍見識到過去那支日本隊的影子,不料,第四節球隊有如中邪般,攻守全面當機,整節僅攻下8分,最終勉強以3分險勝,再次讓球迷嚇出一身冷汗。
其實細究前兩場比賽,不難看出總教練蓋恩斯(Corey Gaines)還處於練兵階段,不斷變換場上的球員組合,試圖找出效率較好的人員輪替,例如前面提到面對菲律賓的第四節,即使球隊陷入困境,他仍執意將栗林未和、田中心等表現相當糟糕的球員擺在場上,明顯是要磨練這些年輕球員,加快她們的成長速度。
好險最後幸運贏下比賽,否則能不能打進四強都還是個問號。
從第三戰面對澳洲開始,日本才算進入真正的作戰狀態,而關心籃球的人都清楚,無論男、女籃,澳洲的戰力絕對都不屬於亞洲球隊的級別,這次當然也不例外,雖然在WNBA打球的幾名主力球員,包括塔爾博特(Steph Talbot)、史密斯(Alanna Smith)等皆未與賽,但光靠國內聯賽的球員組隊,澳洲便足以殺翻整個亞洲。
曾於水牛城大學拿過3次防守第一隊的瑞德(Stephanie Reid),這場比賽讓19歲的田中心切身體會到成人世界的殘酷,全場亦步亦趨的嚴防,逼迫田中心光帳面上即有6次失誤,打到後來,田中心幾乎只剩胡亂出手跟盲目亂跑,簡直與籃球初學者沒有兩樣。
67比79,日本以12分敗給澳洲。
日本以B組第二名的身分,將於第四場比賽面對A組第三名的紐西蘭,獲勝的球隊始能進入最終四強。
這場關鍵賽事的下半場,是日本上緊發條的關鍵。
在總教練蓋恩斯的示意下,田中心不再以組織團隊攻勢為第一要務,而開始徹底解放其可怕的單打能力。加上幾場比賽磨合下來,球員間的聯繫總算進入狀況,卡位、協防、小組搭配都比前面幾場做得更好,在身高及噸位都遠居劣勢的情況下,日本的籃板球總數竟只輸紐西蘭4個,可清楚看出團隊戰力明顯升了一級,絕非亞洲盃開始時的那盤散沙可以比擬。
在兩分球命中率逼近六成的情況下,日本最終以77比62大勝紐西蘭。
接下來的準決賽,日本提前遇上了前任霸主,出發前便設定為頭號假想敵的中國。
雖然本身為日本女籃鐵粉,但老實說比賽開始前,私心以為按先前幾場的表現,日本這場比賽能輸在20分內就很了不起了!不過出乎意料的,日本本場比賽宛如《灌籃高手》中,遭遇冠軍熱門山王工業的湘北高中,在全隊都發揮出150%努力的表現下,竟以90比81扳倒中國,上演漫畫般不可思議的情節。
剛開賽,田中心便先來一顆幸運的超大號三分彈,為這場激戰揭開序幕,整個第一節她獨拿21分,憑一己之力擊垮中國的團隊防守,讓老經驗的對手陷入攻守失序的混亂中。
第二節開始後,中國同時擺上韓旭加張子宇,欲利用這組平均身高超過210公分的恐怖雙塔直接壓垮日本,期間雖收到不錯效果,甚至一度超前比分,但分差並不如預期的大,且反讓中國強大的後衛群在場上變得無所適從,其實這情況在中日強化試合時就已發生過,但中國總教練宮魯鳴似乎仍堅信這是可行之打法,決意在正式賽再搞一回,以至到下半場時,可投可切的楊力維幾乎都只是在折返跑,WCBA(Women's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年度MVP楊舒予也打得綁手綁腳,整個後場全被日本的節奏拖著走。
第四節比賽,輪到W聯賽(Women's Japan Basketball League;Wリーグ)的MVP宮澤夕貴跳出來接管大局,連續幾記關鍵外線得手,加上每位球員拚死的補防、衝搶,讓中國既失去外圍砲火,禁區攻擊也不如上半場容易,追分不順下,再也無法扭轉頹勢。
整個下半場,日本幾乎沒有讓中國得到任何一次外線空檔,防守籃板球也鞏固得扎扎實實,這樣的表現,實在很難輸球呀!
可惜到了冠軍戰,再次遇上經驗、高度都不輸中國的澳洲,日本無法維持前一場比賽的完美表現,最終以79比88無緣后座,只拿下與前屆賽事相同的第二名。
或許是參考中國與日本的賽事內容,冠軍戰從第一秒開始,澳洲就死命地往禁區打,徹底執行每波攻擊都要將球往內塞的策略,且對日本相對不利的是,本場比賽裁判的吹判尺度相對嚴格,使其禁區防守更加吃力,澳洲要不是直接得分,不然就是有球可罰,反正不會空手而回,光上半場打完,日本落後的分數就已達到兩位數。
下半場開始,澳洲針對性地封鎖田中心慣走的左路,讓上半場幾次切入得手的她越打越急,變回前幾場那個失誤連連、出手選擇不佳的19歲菜鳥,這也連帶使整個日本的團隊進攻停滯,第四節雖靠著連續幾記三分球追平比數,但總教練令人費解的調度,又自行澆熄了反撲的火焰,關鍵追分時刻,田中心連續出現兩次進攻24秒違例的低級失誤,讓日本再也無力追趕,只能苦吞敗果。
綜觀下來,日本這6場比賽的表現雖然大起大落,無論攻守都有不少待改進之處,但整體球風仍維持過去那又快又準的日本女籃路線,最終雖無緣重返后座,卻仍在陣容新舊交替階段,守住亞軍這尚稱滿意的結果。本屆賽事對新生日本女籃而言,既是實戰磨練,也是體質檢驗,接下來就來回顧一下幾位主要成員的表現。
焦點球員
1. 田中心(場均25.1分鐘,14.8分,2.5籃板,5.5助攻,1.2抄截,4失誤)
我認為對於這次的日本女籃,最貼切之形容即「成也田中心,敗也田中心」。
年僅19歲即摘下大會最佳五人的田中心,無疑是本屆亞洲盃最具話題性、觀賞性的球員,雖然表現起伏極大,但天賦與潛能無庸置疑,現在的她有點像是山本麻衣與宮崎早織兩位前日本主控的未完成綜合體,既是可怕的三分外線自走砲,也具備快如閃電的切入能力,若能藉由經驗累積,增加場上的穩定性,未來十年,田中心應該都會是日本女籃的後場核心。
新賽季,田中心將繼續為W聯賽的ENEOS太陽花(ENEOSサンフラワーズ)效力,隊內有前面提到的宮崎早織,得分能力穩定的藤本愛瑚,以及這次也在日本隊名單中的射手星杏璃,若能努力從幾位前輩身上吸取養分,對田中心的未來發展鐵定會有絕大助益。

圖片來源:FIBA
2.今野紀花(場均20.5分鐘,7.8分,2.8籃板,2.2助攻,0.5抄截,1.3失誤)
平心而論,今野紀花恐怕是本屆賽事最令人失望的一員,個人攻防能力都非常出色的她,在教練使用定位不明的狀況下,打得不一不二──打一號,目前的今野紀花尚不具備足夠的組織能力,充其量只是將球帶過半場的工具;打二號,外線穩定度有待加強,出手也不夠果決,導致她關鍵時刻常被擺在板凳上,只能無奈地擔任啦啦隊隊長一職。
其實今野紀花的外線出手速度快,又具備優異的運球能力,切入、中距離單打都有相當大的破壞力,且179公分的身高與不遜於矮個子的速度,讓她在防守端也常有出色的表現,冠軍戰便曾上演女籃賽場少見的精彩追魂鍋,若總教練蓋恩斯能正確使用今野紀花,她絕對有成為全面升級版林咲希的潛力。

圖片來源:FIBA
3.宮澤夕貴(場均23.5分鐘,10.8分,7.3籃板,2.7助攻,0.7阻攻,1.5失誤)
平均上場時間僅次於田中心的老將宮澤夕貴,無疑是本屆賽事,日本能走那麼遠的重要原因。
僅183公分的宮澤夕貴,在長人如林的對手澳洲及中國面前,充其量只算擁有小前鋒的高度,但她場均卻能抓下7.3籃板,外加送出0.7記火鍋,且不只鞏固禁區,宮澤夕貴還是日本最穩定的得分點,6場比賽下來,兩分球命中率55.6%(18投10中),三分線命中率更高達50%(26投13中),完全體現出W聯賽MVP的價值。

圖片來源:FIBA
日本女籃的下一步
隨著亞洲盃落幕,總教練蓋恩斯的新手摸索期也正式告一段落,可以預期在沒有傷病的情況下,明年世界盃前,球員名單應不會有太大變動,而從亞洲盃的比賽內容看來,日本女籃高大化無疑是正確的方向,不過有幾個問題仍待解決。
首先是前文《后座奪還作戰-2025年亞洲盃日本女籃球員名單出爐》提過的內線接班問題,本屆賽事凸顯出日本禁區比預期得更為脆弱,大黑柱高田真希狀態明顯下滑(場均22.9分鐘,9.5,5.5籃板,1.3助攻),雖仍維持不錯的進攻效率,但面對高大對手時,她幾乎只剩外線放冷箭的功能,過往讓教練團百分百信賴的單防能力已不復存。
再者就是全隊第一高度的渡嘉敷來夢(場均18.3分鐘,5.5,3.5籃板,0.8助攻),身體對抗能力不若以往,不僅過去擅長的低位單打難以得手,防守時也顯得非常被動,空有193公分的高度,場上作用卻還遠不如183公分的宮澤夕貴。
無奈的是,放眼日本本土長人,眼下並沒有足以接下禁區重擔的合適人選,本屆賽事名單內的栗林未和,目前擺到國際賽場上,只有推土機與送犯規的功能;正代表日本參加世大運的朝比奈梓雖持續成長,但依然與高田真希與渡嘉敷來夢兩位前輩有段差距,日本短期內要解決禁區問題,恐怕還是只能將目光鎖定在歸化球員身上。
另外,本屆賽事屢次出現的長時間進攻當機,務必要盡快處理,較合理的解方,是補進一名經驗豐富、破壞力強的控球後衛,山本麻衣、町田瑠唯、赤木里帆,甚至梅木千夏都是可以考慮的人選,日本W聯賽有一大票優秀的後衛可以選,這部分應不會是太困難的問題。

圖片來源:FIBA
目前看來,新任總教練蓋恩斯在球員的配置及使用上,還有相當的進步空間,包括前面提及的今野紀花,切入及單防能力出色的東藤奈奈子,擅長打亂對手佈陣的桃仁花(オコエ桃仁花)等,隊內定位都有些模糊,不僅登場時機不明,上場時間也很不穩定,日本想在明年世界盃拿下更好的成績,能否徹底發揮這些球員的特性將會是關鍵,期望接下來的集訓及國際賽,她們能磨合出更強大的團隊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