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新住民」,你會聯想到什麼?
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學校裡說著不同語言的孩子?還是某次社會新聞中曾經出現的陌生面孔?
事實上,新住民早已不只是邊緣族群或少數人口,他們是你我的鄰居、同事、同班同學,也是台灣人口結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成員。這不只是數據的變化,更是台灣社會文化逐漸轉型的起點。
本文將以統計資料為基礎,帶你一次掌握「台灣新住民」的真實樣貌:
新住民來自哪裡?有多少人?他們的下一代正在經歷什麼?

愛心大使谷月涵先生 & 新住民小朋友(圖/賽珍珠基金會)
台灣新住民人數有多少?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截至 2025 年 5 月的統計資料,目前台灣有約 60 萬名以上新住民(包含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約佔全台總人口的 2.5%。
根據《新住民基本法》草案內容,目前「新住民」的定義包含:
- 與我國設有戶籍國民結婚之外籍、無國籍、大陸、港澳人士
- 在台取得居留、長期居留或永久居留資格者
- 歸化取得我國國籍之自然人
此外,新住民的子女(不論是否出生即為我國國民)亦被納入文化與教育政策的支持對象。
新住民來自哪裡?
根據 內政部移民署 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台灣新住民的原籍國分布如下:
- 大陸與港澳地區:約 63%(其中大陸配偶約佔 60%)
- 越南:約 20%
- 印尼:約 5%
- 菲律賓:約 2%
- 泰國:1%
- 柬埔寨、日本、韓國及其他國家:約 6 %
新二代正在改變台灣的下一代樣貌
根據 教育部統計, 112 學年度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學生數(包含幼兒園、國小、國高中、大專院校)合計 27.8萬人,占全體學生的 6.8%。從幼兒園到大學,新住民子女一步步扎根成長。
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近五年來大專院校的新住民子女人數成長超過 5 萬人,顯示新二代在教育系統中展現強勁的向上動能。這不只是數字的躍升,更代表著他們正穩健地走向更寬廣的未來。
這群來自多元文化背景的青年逐步進入高等教育領域,也預示著未來台灣的社會菁英與專業人才,將擁有更加多元的文化素養與視野。

新二代小朋友(圖/賽珍珠基金會)
和賽珍珠一起共築多元包容的社會💝💝
新住民是台灣社會的一部分。他們的語言、文化、價值觀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整個社會。
從政策制定、教育規劃到日常生活,我們都需要更多認識、更多理解,才能與這些「台灣新寶貝」一起,真正共築一個多元包容的社會。
在每一位新住民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文化差異,更是無數努力與堅持的生活故事。當我們選擇理解、尊重與共融,也是在為台灣打造一個更寬廣、更有人情味的未來。
賽珍珠基金會自1968 年起致力服務在臺跨國婚姻家庭子女,創立初始主要服務臺美混血兒。2000 年起,有鑑於外籍配偶大幅度增加,轉以新住民子女及其家庭為主要服務核心。數十年來透過助養扶助、教育支持、技能培力、通譯服務等領域,陪伴無數新住民子女及其家庭走過語言適應、家庭教育、銜接職場等關鍵階段。

新二代小朋友(圖/賽珍珠基金會)
我們也邀請您,透過成為【助養人】的方式,陪伴一位新住民子女安心就學、健康成長。每月定期小額支持,就能成為孩子的穩定後盾,一起打造更友善的台灣。 (點擊了解更多)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歡迎留言、分享並追蹤我們的沙龍!
也歡迎關注我們的官網,鎖定基金會最新消息:
文/ 賽珍珠基金會社資組專員 蔡麗貞 撰寫
資料參考
內政部移民署統計專區: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5/7344/7350/8887/
內政部移民署 | 新住民打造多元文化社會: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5/7344/70395/143257/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829446EED325AD02&sms=26FB481681F7B203&s=4C810A112728CC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