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的現在進行式:一次看懂台灣新住民現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我們談論「新住民」,你會聯想到什麼?

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學校裡說著不同語言的孩子?還是某次社會新聞中曾經出現的陌生面孔?

事實上,新住民早已不只是邊緣族群或少數人口,他們是你我的鄰居、同事、同班同學,也是台灣人口結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成員。這不只是數據的變化,更是台灣社會文化逐漸轉型的起點。

本文將以統計資料為基礎,帶你一次掌握「台灣新住民」的真實樣貌:

新住民來自哪裡?有多少人?他們的下一代正在經歷什麼?
愛心大使谷月涵先生 & 新住民小朋友(圖/賽珍珠基金會)

愛心大使谷月涵先生 & 新住民小朋友(圖/賽珍珠基金會)


台灣新住民人數有多少?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截至 2025 年 5 月的統計資料,目前台灣有約 60 萬名以上新住民(包含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約佔全台總人口的 2.5%。

根據《新住民基本法》草案內容,目前「新住民」的定義包含:

  • 與我國設有戶籍國民結婚之外籍、無國籍、大陸、港澳人士
  • 在台取得居留、長期居留或永久居留資格者
  • 歸化取得我國國籍之自然人

此外,新住民的子女(不論是否出生即為我國國民)亦被納入文化與教育政策的支持對象。

新住民來自哪裡?

根據 內政部移民署 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台灣新住民的原籍國分布如下:

  • 大陸與港澳地區:約 63%(其中大陸配偶約佔 60%)
  • 越南:約 20%
  • 印尼:約 5%
  • 菲律賓:約 2%
  • 泰國:1%
  • 柬埔寨、日本、韓國及其他國家:約 6 %

新二代正在改變台灣的下一代樣貌

根據 教育部統計, 112 學年度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學生數(包含幼兒園、國小、國高中、大專院校)合計 27.8萬人,占全體學生的 6.8%。從幼兒園到大學,新住民子女一步步扎根成長。

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近五年來大專院校的新住民子女人數成長超過 5 萬人,顯示新二代在教育系統中展現強勁的向上動能。這不只是數字的躍升,更代表著他們正穩健地走向更寬廣的未來。

這群來自多元文化背景的青年逐步進入高等教育領域,也預示著未來台灣的社會菁英與專業人才,將擁有更加多元的文化素養與視野

新二代小朋友(圖/賽珍珠基金會)

新二代小朋友(圖/賽珍珠基金會)


和賽珍珠一起共築多元包容的社會💝💝

新住民是台灣社會的一部分。他們的語言、文化、價值觀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整個社會。

從政策制定、教育規劃到日常生活,我們都需要更多認識、更多理解,才能與這些「台灣新寶貝」一起,真正共築一個多元包容的社會。

在每一位新住民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文化差異,更是無數努力與堅持的生活故事。當我們選擇理解、尊重與共融,也是在為台灣打造一個更寬廣、更有人情味的未來。

賽珍珠基金會自1968 年起致力服務在臺跨國婚姻家庭子女,創立初始主要服務臺美混血兒。2000 年起,有鑑於外籍配偶大幅度增加,轉以新住民子女及其家庭為主要服務核心。數十年來透過助養扶助、教育支持、技能培力、通譯服務等領域,陪伴無數新住民子女及其家庭走過語言適應、家庭教育、銜接職場等關鍵階段。
新二代小朋友(圖/賽珍珠基金會)

新二代小朋友(圖/賽珍珠基金會)

我們也邀請您,透過成為【助養人】的方式,陪伴一位新住民子女安心就學、健康成長。每月定期小額支持,就能成為孩子的穩定後盾,一起打造更友善的台灣。 (點擊了解更多)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歡迎留言、分享並追蹤我們的沙龍

也歡迎關注我們的官網,鎖定基金會最新消息:

文/ 賽珍珠基金會社資組專員 蔡麗貞 撰寫


資料參考

內政部移民署統計專區: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5/7344/7350/8887/ 

內政部移民署 | 新住民打造多元文化社會: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5/7344/70395/143257/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829446EED325AD02&sms=26FB481681F7B203&s=4C810A112728CC6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財團法人台灣賽珍珠社會福利基金會
0會員
2內容數
擁抱多元文化,珍愛台灣「新」寶貝! 以跨國聯姻家庭之兒童(新台灣之子)為關懷服務核心,同時協助新住民及其家庭。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Thumbnail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台灣與東南亞等國間跨國婚姻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60年代,少數在台的東南亞華僑透過介紹印尼、非律賓等國的婦女給部分退伍老兵或偏遠農村青年,解決他們當時的擇偶困境(夏曉鵑,1997)。在台灣產業結構的變動與婚姻媒合團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台灣與東南亞間的跨國婚姻在1990年代發展至巔峰。
Thumbnail
台灣與東南亞等國間跨國婚姻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60年代,少數在台的東南亞華僑透過介紹印尼、非律賓等國的婦女給部分退伍老兵或偏遠農村青年,解決他們當時的擇偶困境(夏曉鵑,1997)。在台灣產業結構的變動與婚姻媒合團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台灣與東南亞間的跨國婚姻在1990年代發展至巔峰。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截至2024年3月,該年度持有在台有效居留證(不含大陸港澳)的人數達到85.2萬人次,其中有5.4萬人是未歸化的外籍配偶,而自76年至112年的資料,外籍配偶(含大陸港澳及已歸化者)人數更達到59萬人。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截至2024年3月,該年度持有在台有效居留證(不含大陸港澳)的人數達到85.2萬人次,其中有5.4萬人是未歸化的外籍配偶,而自76年至112年的資料,外籍配偶(含大陸港澳及已歸化者)人數更達到59萬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你知道很「台」指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你知道很「台」指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AI Gemini: 台灣文化面臨的挑戰 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的淵源深厚,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血脈。然而,近百年來,由於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兩岸文化交流受到阻礙,兩岸文化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兩岸文化逐漸走向融合。許多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增
Thumbnail
AI Gemini: 台灣文化面臨的挑戰 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的淵源深厚,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血脈。然而,近百年來,由於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兩岸文化交流受到阻礙,兩岸文化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兩岸文化逐漸走向融合。許多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增
Thumbnail
示範台灣「本土」腔調時,是不是會聯想到「台灣苟蟻」?究竟台灣人說話時有什麼樣的特點?台灣不僅以人文底蘊、美食文化和美麗風光聞名於世,其語言的獨特性也同樣讓人著迷。語調和聲音,是我們生活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傳承的特性。隨著新移民及外來常住人口的持續增加,大陸SNS影響社會,「台灣腔」其實也正在轉變。
Thumbnail
示範台灣「本土」腔調時,是不是會聯想到「台灣苟蟻」?究竟台灣人說話時有什麼樣的特點?台灣不僅以人文底蘊、美食文化和美麗風光聞名於世,其語言的獨特性也同樣讓人著迷。語調和聲音,是我們生活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傳承的特性。隨著新移民及外來常住人口的持續增加,大陸SNS影響社會,「台灣腔」其實也正在轉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