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臺灣人,思考身份認同是一生的課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時候常被說長得像原住民,在國外也時不時地被說不像Chinese。直到現在,還是會被誤以為是日本人或菲律賓人(到底為何要預設台灣人長得像中國人?)這些經歷,再加上日常的中國威脅與1947年以來黨國的影響,促使我這個小時候不好好讀書的人,開始研究各種資料。

為了更了解自己的血緣背景,我參考過以漢族為中心的族譜(黨國教育要你信),查閱了日治時期的戶籍謄本(上面被畫了好多黑框框),甚至還嘗試透過DNA檢測來尋找答案。可能因為當時資料庫裡的台灣人和原住民樣本不多,檢測結果並未能證實我所期待的觀點。反倒是讓我學習到,DNA並沒有國籍之分,身體裡的鹼基不會自稱是中國人、去氧核醣不會高喊日本人です、磷酸也不會嗆說恁爸台灣郎。凡是刻意用血脈來劃分國籍的都是政治宣傳(冷眼看向中國)。

經歷了一連串的嘗試,我能確定的就只有自己有潘姓的阿祖,以及父系的祖先曾住在天母一帶,而母系的祖先則一直住在某處山上。除此之外都因為過往時代的混亂而不可考,我也不敢奢望能在科學上真真正正了解自己血脈與這塊土地的關係。我甚至懷疑自己現在的姓,或許只是清國殖民台灣時期所被加諸在平埔族身上的漢姓?或許我的那位阿祖是凱達格蘭族的後代吧?

父親曾說台語歌總是悲情,而我覺得真正悲情的是我們身為台灣人,四百年前的故事沒有文字記載,四百年來又因為不斷的被殖民,而失去了許多文化、語言、以及曾經的身份。看著現在在西藏(正名:Bod)和新疆(正名:東突厥斯坦 East Turkestan)發生的壓迫,我由衷地希望他們的後代不要變成像我們這樣,就連想了解這塊土地上的先人都百般困難。我的上一代受國民政府壓迫並強加植入了以中國觀和男方為核心的偏頗家族史(籍貫只適用於跟蔣介石一起來的那些人吧),上上代則是先受皇民化教育,然後在成長的過程中從日本人突然變中華民國人(我阿媽明明會寫日文卻被說是文盲)。二戰後與國民政府來台數十年間,台灣社會資源匱乏,多數人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取得知識與資訊,連溫飽都是問題(這應該也是為何「呷飽未」會是打招呼用語)。完全可以理解我的上兩代沒有辦法好好思考、研究身份認同這件事情。

身為台灣人,思考身份認同是一生的課題。我不相信祖先或祖靈的身份認同應該跟自己的劃上等號。我的祖父母既是日本人也是台灣人,我的父母被教育為同時是中(華民)國人和台灣人,而我花了好多時間力氣才有點頭緒自己是什麼人,今後也會努力的當個台灣人。每個世代應該都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盡可能地去認識過往,才能更堅定穩固地踏出開創未來的步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chó Studio
2會員
4內容數
這裡是 Acho Studio,一個實現心中所想的記錄洞窟。 那些被人生經歷掩埋在過去的靈感、計畫和夢想,不該只停留在腦海裡。在剩下的時間裡,我希望讓它們化作看得到、摸得著的現實。
Achó Studio的其他內容
2024/09/08
最初對香港的印象源於小時候父親出差帶回的一種捲尺狀的口香糖。對當年的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禮物,更是一種未知的驚喜——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才會做出這麼特別的東西?雖然那時的臺灣或許也有類似的產品,但對於當時的我而言,這份小小的奇特感代表了香港在我心中的獨特性。
Thumbnail
2024/09/08
最初對香港的印象源於小時候父親出差帶回的一種捲尺狀的口香糖。對當年的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禮物,更是一種未知的驚喜——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才會做出這麼特別的東西?雖然那時的臺灣或許也有類似的產品,但對於當時的我而言,這份小小的奇特感代表了香港在我心中的獨特性。
Thumbnail
2023/12/09
2023年10月18日,在台北的W Hotel,我們舉辦了第四年度的奧斯陸自由論壇 (Oslo Freedom Forum,OFF)。什麼是 Oslo Freedom Forum?
Thumbnail
2023/12/09
2023年10月18日,在台北的W Hotel,我們舉辦了第四年度的奧斯陸自由論壇 (Oslo Freedom Forum,OFF)。什麼是 Oslo Freedom Forum?
Thumbnail
2023/07/25
自從俄羅斯發起對烏克蘭的全面侵略起,身處烏克蘭的克里斯多夫與茱莉亞每天奔走在救援前線,援助當地受波及的人們。他們分享了在這樣嚴苛環境下工作的挑戰與改變,包括洪水過後的災區救援、受俄軍虐待的婦人、以及援助的系統性漏洞等。他們的努力為當地人帶來了幫助與希望;他們的故事為我們描繪了烏俄戰爭下的生活寫照。
Thumbnail
2023/07/25
自從俄羅斯發起對烏克蘭的全面侵略起,身處烏克蘭的克里斯多夫與茱莉亞每天奔走在救援前線,援助當地受波及的人們。他們分享了在這樣嚴苛環境下工作的挑戰與改變,包括洪水過後的災區救援、受俄軍虐待的婦人、以及援助的系統性漏洞等。他們的努力為當地人帶來了幫助與希望;他們的故事為我們描繪了烏俄戰爭下的生活寫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Thumbnail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Thumbnail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你知道很「台」指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你知道很「台」指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以文會友-多元文化講師培力 想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國家嗎? 想讓更多人聽到新住民在臺灣的生命故事嗎? 我們將結合有趣的活動和深入的學習, 讓你成為在台上發光發熱的多元文化講師
Thumbnail
以文會友-多元文化講師培力 想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國家嗎? 想讓更多人聽到新住民在臺灣的生命故事嗎? 我們將結合有趣的活動和深入的學習, 讓你成為在台上發光發熱的多元文化講師
Thumbnail
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關注母語議題,積極投入學習台語及台文書寫,並努力培養口語能力,積極尋找更多學習資源,然而,「年輕人講台語」在日常生活中卻面臨諸多困境。
Thumbnail
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關注母語議題,積極投入學習台語及台文書寫,並努力培養口語能力,積極尋找更多學習資源,然而,「年輕人講台語」在日常生活中卻面臨諸多困境。
Thumbnail
恢復台語文,甚至以台語文為官方語言,其願景動人處,就是區隔來自中國的入侵政權。
Thumbnail
恢復台語文,甚至以台語文為官方語言,其願景動人處,就是區隔來自中國的入侵政權。
Thumbnail
我一直對眷村文化很好奇,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著台灣的習慣,是文化與語言嗎?是權力與對立嗎?是美食與金錢嗎?
Thumbnail
我一直對眷村文化很好奇,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著台灣的習慣,是文化與語言嗎?是權力與對立嗎?是美食與金錢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