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巧巧坐在圖書館的角落,目光穿越書頁,落在窗外那棵梧桐樹上。陽光透過枝葉灑落,光影斑駁,在微風中搖曳,像一首靜默的詩緩緩流動。她的視線追隨著那片光影的舞動,直到它消失在校園的盡頭。
她想起夏天放。那個總是走在前方,身影堅定卻讓人無法輕易靠近的男孩。他比她高兩級,是攝影社的社長,總穿著一件黑色牛仔外套,肩上背著一台老式菲林相機,像個沉默的觀察者,安靜地記錄著校園裡每個不被注意的角落。她第一次注意到夏天放,是在去年的秋季校園節。那天,他的鏡頭對準舞台上的樂團,捕捉著主唱揮灑汗水的瞬間。巧巧站在人群邊緣,卻忍不住被他專注的側臉吸引——那神情裡藏著某種深沉的故事,比任何畫面都更引人入勝。
從那以後,言巧巧總會「不小心」經過攝影社的社辦,只為在窗邊看他沖洗底片、仔細裝裱相片的模樣。他的動作細緻、柔和,彷彿每一張照片都是他心底珍藏的記憶。
有一天,夏天放突然叫住她:「學妹,可以幫我拍張照片嗎?」
她愣住了,以為自己聽錯了。直到他把相機遞給她,才知道他在測試光線。
「妳的側臉很有畫面感,」他淡淡地說,「像一首未完成的詩。」
那一刻,言巧巧的心輕輕顫動。那句話像春日裡悄悄綻放的花朵,在她心裡留下了芬芳。
之後,她開始主動幫忙沖洗照片,試著理解他喜歡的光影語言。她學得認真,只為多待一會兒在他的世界裡。
然而她知道,這段情感不會有結果。夏天放早已有了女朋友,是風雲人物,也是他身邊最常出現的身影。而她,只是個安靜的學妹,總是把話藏在筆記本裡。
有一次,大雨滂沱的午後,巧巧撐傘穿過操場,遠遠看見他站在雨中,手裡的相機對準灰濛濛的天空。雨點不停敲打著鏡頭,模糊了整個畫面,但他依舊毫不遲疑地按下快門。
「妳知道嗎?」他轉過身對她說,雨水從他濕透的髮梢滴落,「有時候,最美的畫面,就是那些不完美的瞬間。」
巧巧點點頭,嘴角微微揚起,卻感覺胸口有些酸楚。或許她只是他鏡頭裡的一滴雨,短暫、渺小,卻在某個瞬間,反射出意外的光亮。
那天晚上,她寫下了第一首詩:
《雨中的瞬間》
雨點落在鏡頭上,
模糊了世界的輪廓,
卻清晰了某個人的影子。
他說,最美的畫面,
是那些不完美的瞬間——
而我,則想成為
他鏡頭裡最亮的光。
慢慢地,言巧巧開始明白,單戀並不是一種遺憾,而是一種溫柔的成長。它讓她學會以更柔軟的眼光看待世界,也讓她學會坦然面對自己的情感。
現在的她,依然會經過攝影社,看著夏天放靜靜沖洗照片的背影。有時,他會抬頭對她點點頭,禮貌一笑。這樣的距離,對她而言,剛剛好——恰好能將那份喜歡,寫進詩裡,不留遺憾。
十七歲的她,正學著將情感轉化為文字,把心動封存在詩句之中。或許有一天,她會將這本詩集交給他,讓他知道,那個總是默默注視他的人,曾經在青春裡,用詩悄悄地愛過他。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