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國發會公布最新的 景氣燈號。
6 月的分數是 29 分,比 5 月再減 2 分,燈號仍是 綠燈(穩定),但熱度明顯降了一點。

什麼是「景氣燈號」?
景氣燈號就是國發會用 9 個經濟數據做出的『總體成績單』,每月發一次。它用分數決定亮什麼燈:
- 紅燈(45-38 分) → 經濟過熱,股市、產業可能太火。
- 黃紅燈(37-32 分) → 景氣偏熱。
- 綠燈(31-23 分) → 經濟穩定。
黃藍燈(22-17 分) → 景氣轉弱。
- 藍燈(16-9 分) → 經濟低迷。
綠燈就像是「溫開水」狀態:不冷不熱,代表經濟穩定,不用擔心金融危機,但也沒有爆發性的榮景。
為什麼分數掉了?
這次分數變少,主要是兩個數據降溫:
- 工業和服務業加班工時減少了:以前訂單多時,員工得加班趕工,現在加班變少,顯示公司在觀望,沒那麼急著生產。
- 批發、零售、餐飲業營業額減少:原因之一是進口車交車延遲,導致銷售數字不好看,也拖累了整體零售數據。
其他像股價、工業生產、出口等指標雖然沒有變化,但整體分數還是被拉低了。
其他指標
領先指標(預測未來 3-6 個月)小幅下滑
外銷訂單、企業景氣調查和股價都轉弱,代表接下來幾個月市場可能更冷靜。
同時指標(看現在狀況)上升
出口、工廠生產、企業用電量增加,顯示此刻的經濟基本面還在撐。
落後指標(反映過去)下降
像勞動成本、銀行放款、庫存調整都在進行,顯示企業在收拾前一波熱潮後的狀態。
亮點 & 風險
好消息
- AI、伺服器帶動需求:國際科技大廠大力投資 AI 基礎建設(伺服器、資料中心),台灣供應鏈有望吃到訂單,出口有支撐力。
- 台灣企業還在投資:半導體、高階伺服器持續擴產,政府也延長「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有助於穩住投資動能。
- 內需還在:薪水成長、稅制優化,加上股市回溫,消費力道還不錯。
風險
- 美國關稅政策變化:若大幅調整,可能影響台灣出口節奏。
- 美中科技角力與地緣政治:全球市場的最大不確定性。
小資族 & 投資新手該怎麼看?
景氣綠燈=經濟穩,但要留意降溫
現在不恐慌,但也別太嗨。景氣從高分紅燈掉到綠燈是「正常降溫」,意味著市場在喘口氣。
ETF、基金投資建議分批進場
像 AI、半導體相關題材長期看好,但短期漲多容易修正,建議分批投資。
留點現金,保持靈活
市場有波動時,有現金才能在跌的時候進場撿便宜;全部壓在股票上,遇到下跌只能乾等。
風控至上
建立緊急預備金(至少 6 個月生活費),不論市場怎麼震盪,你都能睡得安穩。
總結
6 月景氣燈號還是 「穩定的綠燈」,只是從 31 分掉到 29 分,提醒我們:經濟雖然沒有壞,但熱度下降了。
接下來幾個月,AI 投資熱潮、半導體擴產,以及政府的投資政策,會影響台灣的景氣走向;同時,也要注意美國關稅政策與國際局勢的變化。
景氣燈號不是「買或賣」的直接信號,而是判斷市場氣氛的溫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