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劇情太薄弱只剩情懷、舊梗排擠新粉絲 可惜了睽違36年的全員大回歸 —《陰間大法師 BEETLEJUICE》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如果是沒有看過前作的觀眾,大概會對《陰間大法師 BEETLEJUICE》的整個劇情與角色設定一頭霧水,儘管有了現代技術的輔助,讓一些「陰間」的場面變得更具有說服力,它們同時也在支線過度龐雜的情況下,模糊了主要劇情的焦點。但對於曾經看過《陰間大法師》(1988)的觀眾,除了懷舊引發的共鳴,似乎也沒有太多的亮點,甚至反而會因為特地找回來原班人馬的角色變質,而產生失望的感覺。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台灣FB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台灣FB


《陰間大法師 BEETLEJUICE》的故事延續了36年前的劇情,只是原本擁有陰陽眼的小女孩莉蒂亞長大了,並且有了一個自己的女兒;儘管她還是能夠與鬼魂溝通,甚至因此成為著名的靈異節目主持人,但這樣的能力卻也讓母女間產生了巨大的隔閡。隨著父親意外身亡,莉蒂亞不得不帶著女兒和母親重新回到一切故事的源頭——「冬河鎮」,而她與「陰間大法師」的糾葛也將因此再度展開。

作為故事的主軸,「陰間大法師」這個狂放不羈的角色,依舊在這部電影中佔有極大的比重。他擁有各種能夠作惡的能力、喜好美色,並且經常為了自己的私慾打破規則,為陰間帶來大麻煩;但如果看過第一集,就會發現第二集的大法師已經沒辦法像36年前那麼放肆,同時也被冠上了「惡魔」這個相對於「過世事務工作者學徒」更容易理解的概念。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台灣FB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台灣FB


包含沙蟲、毫無色彩的走道、亡者的書籍,《陰間大法師 BEETLEJUICE》想像的觀眾大概是曾經看過第一集的人們,所以對那些舊有的元素並沒有太多的說明,這點尤其對於新接觸的觀眾不太友善,甚至會導致劇情理解上的困難。但它們在新的續集裡也沒有太多的新變化,就算有(例如小頭人)也缺乏進一步的內容填充,因此讓它們僅有引發懷舊的效果,甚至可能讓人感覺玩不出新花樣、無聊。

可以看得出劇組想要討好舊有粉絲的企圖,但其中最令人感覺可惜的,大概就是演員的選擇。儘管特地找了當初的原班人馬來呈現,讓劇情上原本就在延續前作的這部電影更具話題性,但不知道是不是劇本限縮了她們的表演空間,不論是飾演莉蒂亞的薇諾娜·瑞德(Winona Laura Horowitz),或者是飾演後母的凱薩琳·奧哈拉(Catherine Anne O'Hara),都沒有太過亮眼的表現;至於由「星期三」珍娜·奧特嘉(Jenna Ortega)詮釋的第三代女兒,在角色的刻畫上也乏善可陳,讓「特效」反而成為這部電影少數的焦點。



看完《陰間大法師 BEETLEJUICE》再回去看原本的《陰間大法師》,多少會覺得有點可惜,尤其是那些前衛的想法與呈現,竟然會出現得那麼早,同時卻又在36年後的今天難以有更多的突破。這或許也是近幾年翻拍、真人版電影,評價常常不理想的關鍵,對於那些熟悉、喜愛的IP,觀眾期待的不只是懷舊,還有建立在其上的更多突破與亮點,而就後者來說,《陰間大法師 BEETLEJUICE》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53會員
466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7/27
用動畫來呈現老牌奇幻品牌,本該是個突破,但《魔戒:洛汗人之戰》反而削弱的原有的作品魅力,同時好像也吸引不到新的客群,儘管爛番茄分數普通,但它在全球的票房已經顯示了觀眾並不買單。
Thumbnail
2025/07/27
用動畫來呈現老牌奇幻品牌,本該是個突破,但《魔戒:洛汗人之戰》反而削弱的原有的作品魅力,同時好像也吸引不到新的客群,儘管爛番茄分數普通,但它在全球的票房已經顯示了觀眾並不買單。
Thumbnail
2025/07/20
觀看《日麗》是個有趣的體驗,從片名開始到看完之後去尋找更深層的解析,整個過程與其說是看電影,更像是參加一場解謎活動,觀眾必須在那些明擺著有其他含義的畫面當中,嘗試去理解導演所想要傳達的訊息。
Thumbnail
2025/07/20
觀看《日麗》是個有趣的體驗,從片名開始到看完之後去尋找更深層的解析,整個過程與其說是看電影,更像是參加一場解謎活動,觀眾必須在那些明擺著有其他含義的畫面當中,嘗試去理解導演所想要傳達的訊息。
Thumbnail
2025/07/18
比起科技與自然之間的差異,《荒野機器人》一開始吸引我的其實是藉由動畫來呈現出充滿色彩的大自然場面,雖然已經明確知道它一定是虛構的,卻還是深深被預告裡面呈現的美麗世界震撼。
Thumbnail
2025/07/18
比起科技與自然之間的差異,《荒野機器人》一開始吸引我的其實是藉由動畫來呈現出充滿色彩的大自然場面,雖然已經明確知道它一定是虛構的,卻還是深深被預告裡面呈現的美麗世界震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 以精神病院為舞台,透過新人護理師角度看精神疾病患者的人生故事。 原本以為要走《機智醫生生活》路線,但我覺得更像傳統日劇職人劇常見的架構:講完病人故事講主角群故事,再讓最主要角色遭遇最大的困難並勵志結尾。 有哭有笑,劇情流暢,但破除精神疾病汙名化的衛教氣息略顯濃厚,另外
Thumbnail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 以精神病院為舞台,透過新人護理師角度看精神疾病患者的人生故事。 原本以為要走《機智醫生生活》路線,但我覺得更像傳統日劇職人劇常見的架構:講完病人故事講主角群故事,再讓最主要角色遭遇最大的困難並勵志結尾。 有哭有笑,劇情流暢,但破除精神疾病汙名化的衛教氣息略顯濃厚,另外
Thumbnail
我知道第一集差強人意 安娜貝爾跟鬼修女 在厲陰宅1、2出來的串場讓人驚艷 獨立出來個人電影卻讓人失望 我覺得厲陰宅1、2之所以成功 在於故事發生在尋常家庭 貼近生活,及不知名的鬼靈作祟 不會故弄玄虛 驚嚇橋段是經過鋪陳 不會一直用Jump Scare疲勞出現 像第一集媽媽
Thumbnail
我知道第一集差強人意 安娜貝爾跟鬼修女 在厲陰宅1、2出來的串場讓人驚艷 獨立出來個人電影卻讓人失望 我覺得厲陰宅1、2之所以成功 在於故事發生在尋常家庭 貼近生活,及不知名的鬼靈作祟 不會故弄玄虛 驚嚇橋段是經過鋪陳 不會一直用Jump Scare疲勞出現 像第一集媽媽
Thumbnail
《惡鬼》這趟旅程是被懸疑和靈異包覆的成長故事,對抗惡鬼等於對抗由來已久的心魔,鬼從未真正現身,她畏懼的是自己的黑暗面和脆弱處。一度尋死之人,終於找到活下去的理由,領悟了善與惡並不處於對立面,每個人皆擁有慾望,必須與鏡中的自己共存,不能因為對生活的不滿,選擇拱手讓出得來不易的人生。
Thumbnail
《惡鬼》這趟旅程是被懸疑和靈異包覆的成長故事,對抗惡鬼等於對抗由來已久的心魔,鬼從未真正現身,她畏懼的是自己的黑暗面和脆弱處。一度尋死之人,終於找到活下去的理由,領悟了善與惡並不處於對立面,每個人皆擁有慾望,必須與鏡中的自己共存,不能因為對生活的不滿,選擇拱手讓出得來不易的人生。
Thumbnail
我看了一部片,十年後,我和當年的作者一樣大了。我看了一部片,那個同一個作者變老了,變深沉或疲憊了。再過另一個十年,我和那個作者拍後來那部片的年紀或階段一樣了。……看電影,或說,愛電影,慢慢變得,一直重複這個過程。 你記得一切,因此你預見一切。電影都演過了。
Thumbnail
我看了一部片,十年後,我和當年的作者一樣大了。我看了一部片,那個同一個作者變老了,變深沉或疲憊了。再過另一個十年,我和那個作者拍後來那部片的年紀或階段一樣了。……看電影,或說,愛電影,慢慢變得,一直重複這個過程。 你記得一切,因此你預見一切。電影都演過了。
Thumbnail
電影《化劫》裡講的是一個為了女兒走火入魔的母親,求錯了廟、拜錯了神,之後引起的恐怖故事。電影跟小說的大方向還保留,但電影跟小說因為需求不同,所以有所改編。
Thumbnail
電影《化劫》裡講的是一個為了女兒走火入魔的母親,求錯了廟、拜錯了神,之後引起的恐怖故事。電影跟小說的大方向還保留,但電影跟小說因為需求不同,所以有所改編。
Thumbnail
睽違十幾年的前傳,《孤兒怨2:最黑暗的過去》交代了蘿莉殺人魔的過往。但在結局已定的情況下要怎麼開創新意?本傳和前傳該先看哪一部?除了完整劇情解析,本文也帶你回顧前作亮點以銜接劇情。
Thumbnail
睽違十幾年的前傳,《孤兒怨2:最黑暗的過去》交代了蘿莉殺人魔的過往。但在結局已定的情況下要怎麼開創新意?本傳和前傳該先看哪一部?除了完整劇情解析,本文也帶你回顧前作亮點以銜接劇情。
Thumbnail
《咒》離台灣影史最恐怖電影當然是還差的遠,不特別去拿舊片出來比,光是拿《哭悲》出來比就知道了,不過《咒》重點其實也不在於恐怖不恐怖的問題,不然我們就不能理解何以一個偽紀錄片被處理的像劇情片,因為重點並不在於恐怖而在於感人,惡意被親情包裹才是重點。
Thumbnail
《咒》離台灣影史最恐怖電影當然是還差的遠,不特別去拿舊片出來比,光是拿《哭悲》出來比就知道了,不過《咒》重點其實也不在於恐怖不恐怖的問題,不然我們就不能理解何以一個偽紀錄片被處理的像劇情片,因為重點並不在於恐怖而在於感人,惡意被親情包裹才是重點。
Thumbnail
充滿著鬼點子的《通靈駕訓班》,是部看來浮誇,實際卻相當高級的驅魔喜劇。
Thumbnail
充滿著鬼點子的《通靈駕訓班》,是部看來浮誇,實際卻相當高級的驅魔喜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