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碎碎念 EP38 - Google AI 搜尋模式再升級!全新 Pixel 系列即將登場?

更新 發佈閱讀 22 分鐘

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快速重點摘要

  1. 人工智慧正在根本性地改變搜尋引擎與企業運作模式,帶來效率提升的同時,也伴隨著信任、安全及倫理挑戰。
    • 搜尋引擎從連結導向轉為對話式合成答案,採用率顯著提升,但也面臨幻覺與使用者信任的考驗。
    • AI 代理的廣泛應用催生了新型保險市場,AIUC 等新創公司正透過建立風險標準和提供責任險來推動產業信心。
  2. 網路安全與資料隱私議題日益嚴峻,科技巨頭和政府部門正遭受高頻率的網路攻擊與監管審視。
    • Allianz Life 大多數客戶的個人資料在 2025 年 7 月的網路攻擊中被竊取,凸顯了雲端 CRM 系統的漏洞和社交工程的威脅。
    • 微軟因使用中國大陸團隊支援美國政府雲端系統而引發國安疑慮,導致其改變策略並承諾加強資料安全措施。
  3. 科技產業持續進行大規模變革與產品創新,特別是 AI 領域的技術突破與市場競爭。
    • Google 擴大推出 AI 搜尋模式,並計畫發布新的 Pixel 系列產品,強化其 AI 生態系。
    raw-image
    (Image credit: Google)
    • OpenAI 即將推出的 GPT-5 將整合多項技術,邁向通用人工智慧(AGI),並可能影響與微軟的收入分成協議。
  4. 政府監管與政策對科技產業的影響力正逐漸加大,旨在平衡創新與社會安全、隱私等考量。
    • 英國開始實施線上年齡驗證法規,引發了隱私權與匿名性的爭議,特別是個人身分資料外洩的風險。
    • 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利用 AI 工具來大規模削減聯邦法規,其成效和潛在風險受到關注。
  5. 除了技術層面的進展,金融市場和勞動市場也呈現出新的趨勢。
    • 上市公司正擴大對加密貨幣的投資,甚至涵蓋迷因幣,以期提振股價,此舉反映了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與美國政府友善的監管環境。
    • 初階畢業生職位在美國和英國大幅減少,主要原因為經濟不確定性、後疫情時代的調整和境外生產,而非僅是 AI 的直接衝擊。

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與應用

  1. 人工智慧正在根本性地重塑搜尋引擎的運作方式,從傳統的連結導向轉變為對話式和綜合性的答案呈現
    • Google 的 AI Overviews 和微軟的整合工具,讓使用者能夠直接獲得合成的答案,減少逐頁篩選結果的需求。
    • 這種轉變不僅提升了便利性,更由龐大的運算能力驅動,模型經過數兆個參數的訓練,以確保答案的準確性和相關性。
  2. 人工智慧在搜尋功能中的應用呈現顯著增長,但同時也面臨挑戰,例如資訊的準確性與使用者的信任度。
    • 根據史丹佛大學 2025 年的 AI 指數報告,搜尋功能中 AI 的採用率增加了 45%。
    • 然而,AI 產生幻覺(即生成看似合理但錯誤的資訊)的問題持續存在,促使平台開始實施驗證層,例如透過即時網路資料進行交叉比對。
    • 一項 2025 年 6 月的調查顯示,儘管有 68% 的使用者因速度因素偏好 AI 增強的搜尋功能,但只有 52% 的使用者在未經手動驗證的情況下完全信任其輸出結果。
    • 微軟預計,到 2025 年底,多模態 AI(結合文字、圖像和語音)將成為主流,使得搜尋能夠解讀帶有語境細微差別的口語查詢。
  3. AI 搜尋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新興業者與科技巨頭都在積極推出創新產品
    • Perplexity AI 等新創公司透過提供帶有引用的回應來挑戰傳統搜尋引擎,其即時網路爬蟲技術在資訊即時性方面超越了傳統引擎。
    • Google 則推出了 Gemini 2.5 Pro,引入了代理功能,允許 AI 直接從搜尋結果中執行諸如預約等操作。
  4.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趨勢包括神經符號 AI,這種技術將深度學習與符號推理結合,有望提升搜尋精準度。
    • 神經符號 AI 的突破性進展,將對醫療保健等需要精準和情境感知查詢的領域產生革命性影響,因為精準的資訊能夠在這些領域挽救生命。
  5. 人工智慧代理的興起,催生了專門的保險市場,旨在降低企業採用的風險。
    • AIUC 這家新創公司在 2025 年 7 月脫離隱匿模式,獲得 1,5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目標是建立 AI 代理所需的保險、稽核和認證基礎設施。
    • AIUC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Rune Kvist 認為,為 AI 代理(即能夠在沒有持續人工監督下做出決策和採取行動的自主 AI 系統)提供保險將成為一項龐大的業務。
    • AIUC 的核心方法是新的風險與安全框架 AIUC-1,該框架專為 AI 代理設計,整合了既有標準,並增加了可稽核的代理特定安全保障措施。
    • 保險的核心作用是創造財務誘因以降低風險,確保企業採取特定措施來獲得認證。
    • AIUC 的服務包括標準制定、稽核和責任險,如果 AI 代理造成損害,保險政策將涵蓋客戶和供應商。
    • 透過 AIUC-1 稽核的 AI 系統,將獲得更優惠的保險條件,從而鼓勵 AI 供應商採取更好的實踐,並促使企業更快地採用 AI 技術。
    • AIUC 認為,市場而非僅是政府監管,可以推動 AI 的負責任發展,並預計到 2030 年,AI 代理責任險市場將達到 5,000 億美元,超越網路保險。
  6. 人工智慧的未來願景涵蓋了從工具到主動式助理的轉變,以及通用人工智慧(AGI)的可能性
    • 專家預計到 2025 年底,AI 搜尋將演變為主動式助理,根據使用者行為預測需求。
    • 諸如 OpenAI 即將推出的 GPT-5 等模型,其先進性已部分實現了 AGI 等級的進展。
raw-image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網路安全與資料隱私議題

  1. 保險產業正成為網路攻擊的目標,導致大量客戶個人資料外洩。
    • 美國保險巨頭 Allianz Life 已證實,其絕大多數客戶、金融專業人士和選定員工的個人資訊在 2025 年 7 月中旬的一次網路攻擊中被盜。
    • 駭客透過社交工程技術入侵了一個 Allianz Life 使用的第三方雲端客戶關係管理(CRM)系統,該系統儲存了其 140 萬客戶的個人可識別資料。
    • 此次攻擊發生在針對更廣泛保險業的資料外洩浪潮中,駭客集團 Scattered Spider 被指與多起入侵事件有關,該集團擅長使用社交工程技術。
    • Scattered Spider 過去曾針對英國零售業、航空和運輸業,以及矽谷科技巨頭。
  2. 科技公司為美國政府提供服務時,其外國勞動力配置引發了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支援。
    • 微軟已宣布將停止使用位於中國大陸的工程團隊,來支援美國國防部的雲端運算系統。
    • 調查發現,多年來微軟也曾使用包括中國大陸人員在內的全球勞動力,來維護其他聯邦部門(如司法部、財政部、商務部、環保署和教育部)的政府社群雲(GCC)系統。
    • 儘管這些系統處理的是非機密但敏感的「中度影響」資訊,網路安全專家警告,外國支援可能為間諜活動和破壞提供機會。
    • 前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高階主管 Harry Coker 指出,外國情報機構可能利用從 GCC 系統獲取的非機密資料,滲透到更敏感甚至機密的系統。
    •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已將中國大陸視為對美國政府、私營部門和關鍵基礎設施網路「最活躍和持續的網路威脅」。
    • 微軟表示將對所有政府客戶採取類似措施,並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進行審查,以進一步確保資料安全。
    • 其他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如亞馬遜網路服務、Google 公共部門、甲骨文)均已表示,他們不使用中國大陸人員來支援美國聯邦合約。
  3. 英國實施新的線上年齡驗證法規,引發了對使用者隱私和匿名性的廣泛擔憂
    • 英國一項新法於 2025 年 7 月 25 日生效,要求色情網站驗證其使用者年齡。
    • Reddit、Bluesky、X 和 Grindr 等社群平台也已開始要求英國使用者透過自拍照或政府發行的身分證等方式來驗證年齡。
    • 此類法律可能導致線上年齡驗證在全球範圍內常態化,但電子前沿基金會等團體批評其對線上隱私和匿名構成威脅。
    • 最近約會安全應用程式 Tea 的資料外洩事件中,許多受影響的圖片正是為帳戶驗證而上傳的自拍照和數位身份證件,這凸顯了資料儲存的潛在風險。
  4. 獨立遊戲平台因支付處理商的壓力,對成人內容採取了限制措施,這反映了支付公司在內容審查中的影響力。
    • 獨立電玩遊戲市集 Itch.io 宣布,由於支付處理商的要求,已將成人和不適合工作場所的遊戲從其瀏覽和搜尋頁面中移除。
    • 此舉是對 advocacy group Collective Shout 運動的回應,該團體曾批評 Itch.io 和 Steam 銷售涉及性暴力內容的遊戲。
    • Steam 也已表示將禁止可能違反其支付處理商和相關卡片網路銀行規則的遊戲。
    • Itch.io 將進行全面稽核,以確保平台上的遊戲符合支付處理商的要求,並要求 NSFW 遊戲創作者確認其內容符合相關政策。
    • 使用者在社群媒體上批評 Itch.io 的決定,特別是關於違規帳戶中所有資金將不予支付的條款。
    • 過去,Gumroad 和 OnlyFans 等平台也曾因支付合作夥伴的限制而對 NSFW 內容實施更嚴格的規定,此類事件引發了對支付公司審查合法內容權力的討論。

科技產業動態與產品發布

  1. 英特爾因市場需求變化和財務考量,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業務重組與縮減
    • 英特爾取消了在德國和波蘭的晶圓廠計畫,並表示將在越南和馬來西亞整合其測試和組裝業務。
    • 公司計畫放緩在俄亥俄州尖端晶片廠的建設速度,此舉取決於市場需求和能否獲得大客戶的承諾。
    • 英特爾的季度財報文件顯示,如果無法獲得大型客戶,公司可能會完全關閉其尖端製造業務,這將是這家以摩爾定律捍衛者自居的公司的一個歷史性轉變。
    • 英特爾預計在 2025 年底前,將員工數量從 2025 年 6 月底的 96,400 人裁減約 15%,降至 75,000 人。
  2. Google 正在其產品生態系中廣泛整合人工智慧功能,並計畫推出新硬體產品
    • Google 正在測試一款名為 Opal 的 AI 輔助程式碼工具,該工具允許使用者透過文字提示建立小型網頁應用程式,或修改圖庫中現有的應用程式。
    • Opal 的視覺化工作流程設計,旨在吸引更廣泛的非技術使用者,讓他們無需編寫程式碼即可建立應用程式原型。
    • Google Search 的 AI 模式捷徑已更廣泛地向公眾推出,使用者更新到應用程式版本 16.28 或更高版本後,即可在主螢幕上直接存取 AI 功能。
    • Google 預計於 2025 年 8 月 20 日舉辦一場活動,屆時將發布 Pixel 10 系列手機、新款 Pixel Watch 和耳機,並分享有關 Material 3 Expressive 的更多資訊。
  3. OpenAI 計畫推出其下一代語言模型 GPT-5,並朝著通用人工智慧(AGI)的目標邁進
    • OpenAI 計畫在 2025 年 8 月初推出 GPT-5,主版本和迷你版本將透過 ChatGPT 和 API 提供,而奈米版本僅透過 API 提供。
    • GPT-5 將整合 OpenAI 的 O 系列推理能力,目標是簡化和結合其大型語言模型,打造出一個更強大的系統,最終可能被宣布為通用人工智慧(AGI)。
    • 達成 AGI 門檻對 OpenAI 而言尤其重要,因為這將迫使微軟放棄對 OpenAI 收入及其未來 AI 模型的權利。
  4. Apple 正在推出多款作業系統的公開測試版,並提供新的保修服務
    • iOS 26、iPadOS 26、macOS Tahoe 26、watchOS 26 和 tvOS 26 的公開測試版已發布,讓使用者有機會在秋季正式更新前體驗 Apple 的 Liquid Glass 設計語言。
    • 儘管在 macOS 上的 Liquid Glass 設計被評論為不夠完善,部分介面在閱讀性上存在問題,但新的 Spotlight 和 Shortcuts 功能仍受到許多長期使用者的青睞。
    • AppleCare One 是一項每月 19.99 美元的訂閱服務,允許使用者為最多三台裝置提供與個別 AppleCare Plus 訂閱相同的保修福利。
  5. Perplexity 推出 AI 驅動的網頁瀏覽器 Comet,該瀏覽器基於 Chromium,旨在專注於 AI 功能的創新
    • Perplexity 於 2025 年 7 月初宣布推出其 AI 驅動的網頁瀏覽器 Comet,最初僅供每月 200 美元的 Perplexity Max 訂閱者使用,但已擴大開放給更多使用者。
    • Comet 基於開源的 Chromium 瀏覽器引擎,這使得 Perplexity 能夠專注於建立 AI 驅動的產品,而無需重新開發基本瀏覽器功能,從而提升了開發效率和相容性。
  6. 三星發布了 Galaxy A56 中階智慧型手機,強調其旗艦級設計、優秀顯示和長期軟體支援
    • Galaxy A56 搭載 Exynos 1580 晶片組和 8GB 記憶體,提供流暢的效能,並且電池續航力長達兩天。
    • 該手機配備 Gorilla Glass Victus+ 前後玻璃和鋁製邊框,具有 IP67 防護等級,並搭載 6.7 吋 Super AMOLED 120Hz 螢幕,提供鮮豔的視覺體驗。
    • 儘管 Galaxy A56 不具備完整的 Galaxy AI 功能,但仍提供「隨你圈」和「物件橡皮擦」等實用工具。
    • 三星承諾為 Galaxy A56 提供六年的軟體支援,這不僅延長了手機的使用壽命,也有助於提升其轉售價值。
    • 雖然其初始建議零售價為 500 美元,但常在 Amazon 以低於 400 美元的價格銷售。
raw-image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政府監管與政策影響

  1. 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正在利用人工智慧工具,試圖大規模削減聯邦法規
    • 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已開發出一款名為「DOGE AI 解除管制決策工具」的 AI 工具,旨在分析約 20 萬條聯邦法規。
    • 其目標是在美國總統川普重返執政後的一週年內,消除一半的聯邦法規。
    • 該工具已經用於審查住房及城市發展部的法規,並為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編寫了 100% 的去管制化內容。
    • 然而,此前 DOGE 開發的 AI 工具曾出現「幻覺」現象,產生了關於退伍軍人事務部合約規模的錯誤資訊。
    • 儘管白宮發言人表示尚未批准任何單一計畫,但該工具已實際投入使用,顯示出其在政府去管制化方面的潛在影響力。
  2. 英國開始實施嚴格的線上年齡驗證法規,對網路平台和使用者隱私產生深遠影響
    • 英國一項新法於 2025 年 7 月 25 日生效,要求色情網站驗證使用者年齡。
    • 此外,Reddit、Bluesky、X 和 Grindr 等線上平台也開始要求在英國的使用者透過自拍照或政府發行的身分證等方式來驗證年齡,以遵守法律要求阻止兒童接觸有害內容。
    • 此類做法儘管旨在保護兒童,但引發了對線上隱私和匿名性的擔憂。
    • 最近約會安全應用程式 Tea 的資料外洩事件中,許多受影響的圖片正是為帳戶驗證而上傳的自拍照和數位身份證件,這突顯了此類驗證方式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

其他產業趨勢

  1. 上市公司正積極擴大其加密貨幣儲備,不再局限於比特幣,甚至包括迷因幣,以期提振股價
    • 這種趨勢反映了企業試圖效仿 Michael Saylor 旗下 MicroStrategy 公司囤積數位貨幣的做法。
    • 上市企業和新的特殊目的收購載體(SPAC)正在鎖定比特幣以外的加密貨幣,以期在不斷增長的加密貨幣持有企業中脫穎而出。
    • 前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高階主管 Brittany Kaiser 正在透過一家公開上市的空殼公司籌集 2 億美元股權,以折扣價購買 Toncoin。
    • 區塊鏈平台 Avalanche 也在考慮類似的交易,將部分代幣出售給一家公開上市的空殼公司,由其持有並質押 Avax 代幣以賺取收益。
    • 比特幣價格近期創歷史新高,突破 123,000 美元,得益於美國在川普政府下對數位資產的友善態度。
    • 美國最近通過里程碑式的加密貨幣立法,標誌著加密貨幣在主流採用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 儘管比特幣在過去一年中表現突出(上漲 77%),但其他代幣的表現相對較弱(以太幣上漲 6%,萊特幣上漲 52%),促使一些公司尋求其他加密貨幣投資機會。
    • Freight Technologies 和 Sonnet Biootherapeutics 等公司也進行了相關交易,投資於 Hype Token 和其他加密貨幣。
  2. 美國和英國的初階畢業生職位市場面臨挑戰,職位發布數量顯著下降,但其原因複雜,不完全歸咎於人工智慧
    • 自 2022 年(ChatGPT 推出)以來,英國要求學位的初階職位發布數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二,美國則下降了 43%。
    • 儘管部分被認為受 AI 影響較大的行業(如銀行與金融、軟體開發、會計)的初階職位顯著減少,但受 AI 影響較小的領域(如人力資源和土木工程)也出現了職位數量的急劇下降。
    • 分析顯示,造成畢業生招聘放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不確定性、疫情後的調整、境外生產以及關稅和政府削減開支,而非僅是 AI 造成的直接衝擊。
    • 美國的數據顯示,年輕男性大學畢業生失業率的上升主要集中在建築和生產行業,而非白領工作。
    raw-image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3. 醫療領域的 GLP-1 藥物顯示出廣泛的健康益處,可能成為 21 世紀的重要醫學突破
    • GLP-1 藥物,除了其眾所周知的減重效果外,似乎還能抑制酒精、古柯鹼和菸草的使用,並預防中風、心臟病發作、慢性腎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和帕金森氏症。
    • 這些藥物還與降低多種癌症(包括胰腺癌和多發性骨髓瘤)的風險相關。
    • 小型研究發現 GLP-1 藥物能減少 50% 的偏頭痛發作,並可能減緩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記憶力喪失速度。
    • 對超過 100 萬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綜合分析顯示,GLP-1 藥物的使用與所有生物系統的改善相關,包括降低物質濫用、精神疾病、癲癇發作、神經認知障礙(包括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凝血障礙、心血管代謝疾病、感染性疾病和多種呼吸道疾病的風險。
    • 另一項針對 160 萬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發現,使用 GLP-1 藥物的患者,其 10 種癌症(食道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膽囊癌、腎癌、肝癌、卵巢癌和胰腺癌,以及腦膜瘤和多發性骨髓瘤)的風險顯著降低。
    • 研究人員 F. Perry Wilson 認為,隨著更多數據的湧現,這些藥物很可能被視為 21 世紀最偉大的醫學突破。

資料來源

  1. Fri. 07/25 – GPT-5 In Two Weeks?
  2. AI Revolutionizes Search: Adoption Surge, Challenges, and 2025 Outlook
  3. Perplexity Comet and the AI-Powered Future of Web Browsing (Premium)
  4. Itch.io is the latest marketplace to crack down on adult games
  5. DOGE has built an AI tool to slash federal regulations
  6. U.K. starts enforcing online age check rules
  7. Exclusive: Who covers the damage when an AI agent goes rogue? This startup has an insurance policy for that
  8. Samsung just quietly released its best midrange smartphone
  9. Microsoft to stop using China-based teams to support Department of Defense
  10. Google supercharges the Android Search widget with wider release of AI Mode shortcut
  11. Apple beta season is here
  12. Allianz Life says ‘majority’ of customers’ personal data stolen in cyberattack

聽完碎碎念後,記得按讚、收藏、分享喔~, 科技碎碎念將繼續為您追蹤最新時事,讓您通勤時、空閒時一樣能持續了解最新關鍵話題,下次見!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技碎碎念
5會員
130內容數
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科技碎碎念的其他內容
2025/07/27
🌟【一本書,改變你的成功觀!】— 從商業智慧到人生哲學,全面啟發!✨📖 這本書不是普通的成功學指南,而是透過私人書信形式,揭示一位商業巨擘畢生的智慧與哲學。它深入探討財富、思維模式、處世態度,以及如何在逆境中發揮潛能的奧秘。
Thumbnail
2025/07/27
🌟【一本書,改變你的成功觀!】— 從商業智慧到人生哲學,全面啟發!✨📖 這本書不是普通的成功學指南,而是透過私人書信形式,揭示一位商業巨擘畢生的智慧與哲學。它深入探討財富、思維模式、處世態度,以及如何在逆境中發揮潛能的奧秘。
Thumbnail
2025/07/25
【AI技術與市場新動態】— 從人工智慧到衛星通訊,全面掌握未來趨勢! AI 技術正快速發展,從搜尋引擎到商業應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時,衛星通訊與消費電子競爭激烈,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市場創新!
Thumbnail
2025/07/25
【AI技術與市場新動態】— 從人工智慧到衛星通訊,全面掌握未來趨勢! AI 技術正快速發展,從搜尋引擎到商業應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時,衛星通訊與消費電子競爭激烈,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市場創新!
Thumbnail
2025/07/24
【人工智慧與科技最新進展】— AI 應用擴展,社會影響力深遠! AI 技術正快速改變世界,從手勢控制到隱私保護,影響力涵蓋科技、社會與經濟層面。掌握這些進展,讓你在未來浪潮中保持領先!📈🌍
2025/07/24
【人工智慧與科技最新進展】— AI 應用擴展,社會影響力深遠! AI 技術正快速改變世界,從手勢控制到隱私保護,影響力涵蓋科技、社會與經濟層面。掌握這些進展,讓你在未來浪潮中保持領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有夠好運🍀🍀🍀 Kuma要來分享之前入手的好物🎁 以及輕鬆讓自己平時可以加薪的好方法👍 🎞️創作者必備這神助攻好物 身為Youtuber影音創作者(如果還不認識我的朋友😆歡迎去訂閱我的YT:熊星人Kuma), 影片素材檔案多到爆炸是日常💥 以前出門旅拍,
Thumbnail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有夠好運🍀🍀🍀 Kuma要來分享之前入手的好物🎁 以及輕鬆讓自己平時可以加薪的好方法👍 🎞️創作者必備這神助攻好物 身為Youtuber影音創作者(如果還不認識我的朋友😆歡迎去訂閱我的YT:熊星人Kuma), 影片素材檔案多到爆炸是日常💥 以前出門旅拍,
Thumbnail
SearchGPT 是由 OpenAI 開發的 AI 驅動搜尋引擎,結合了傳統搜尋引擎技術和最新的 AI 技術,能即時從互聯網獲取資訊。它與其他搜尋引擎相比,提供更相關的搜尋結果、更豐富的結果呈現、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生態合作基礎建設。
Thumbnail
SearchGPT 是由 OpenAI 開發的 AI 驅動搜尋引擎,結合了傳統搜尋引擎技術和最新的 AI 技術,能即時從互聯網獲取資訊。它與其他搜尋引擎相比,提供更相關的搜尋結果、更豐富的結果呈現、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生態合作基礎建設。
Thumbnail
OpenAI 繼上週發表新的人工智慧模型「GPT-4o mini」,由 AI 驅動的搜尋引擎 SearchGPT 原型也隨之發布,該引擎能結合來自網路的即時資訊,讓使用者像與 ChatGPT 交談一樣搜尋。 透過 SearchGPT,用戶能以自然語言提出問題(與使用 ChatGPT 交談方式相同
Thumbnail
OpenAI 繼上週發表新的人工智慧模型「GPT-4o mini」,由 AI 驅動的搜尋引擎 SearchGPT 原型也隨之發布,該引擎能結合來自網路的即時資訊,讓使用者像與 ChatGPT 交談一樣搜尋。 透過 SearchGPT,用戶能以自然語言提出問題(與使用 ChatGPT 交談方式相同
Thumbnail
市場將關注OpenAI推出的搜尋引擎計劃,是否壓抑微軟、Google搜尋業務,並影響Google廣告業務增長,整體市場維持以電力事業、電源管理、化學、消費品強勢,其餘仍見輪動或落後補漲的緩步表現。
Thumbnail
市場將關注OpenAI推出的搜尋引擎計劃,是否壓抑微軟、Google搜尋業務,並影響Google廣告業務增長,整體市場維持以電力事業、電源管理、化學、消費品強勢,其餘仍見輪動或落後補漲的緩步表現。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在數位化的世界中,用戶介面和信息圖表等視覺元素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ScreenAI的開發為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的融合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Thumbnail
在數位化的世界中,用戶介面和信息圖表等視覺元素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ScreenAI的開發為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的融合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