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風險的方法之一是避免在股價偏高時投資,只不過股價是否偏高或偏低很難定義,股價是動態調整的特性,在快速成長的產業裡,企業獲利持續成長,看似股價已經漲很多了,不過因為獲利成長也很快,相對應的使股價不算太貴,推斷股價是否偏高之前,最好還須對於企業基本面與產業的狀況有概略認識,只是產業知識多元複雜,很難全面了解。

另一種方式則是以景氣循環的角度來理解,總體經濟的波動是各不同產業綜合呈現的結果,較多產業處於擴張成長期就會使整體景氣數據成長,若其中的產業成長動能開始減弱或甚至消失,景氣數據就會開始下滑,多數產業的趨勢和景氣循環的方向概略一致,看到景氣數據轉弱就應保持謹慎,注意產業或相關熱門的成長股是否進入成長趨緩的階段,這就使得股價成長性的評估有一個可供參考的依據。
當然可能有少數個股在景氣循環轉向下時仍持續成長,但這時還需考慮基本面以外的因素:資金及市場心理,在景氣衰退期間比較容易出現負面消息,市場心態較悲觀或保守,使得股價較不易上漲,同時景氣衰退也讓資金容易退出風險較高的股市,轉而尋找相對安全的投資方式,資金動能減弱使股價不易上漲,所以即使在景氣衰退期有少數企業可以保持營運成長,但受到市場因素影響,股價相對較不易表現,因此景氣循環角度是另一個推斷股價是否偏高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