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的夏日舞曲:五股濕地的生態奇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年來,台北的都市叢林中出現了黑冠麻鷺等大型鳥類的身影,這在過去頗為罕見。相較之下,童年記憶中吱吱喳喳的麻雀卻因都市化與棲地改變而減少,儘管部分地區因生態復育而略有回升。然而,與人類共存已久的家燕(Hirundo rustica),數量始終穩定。它們不畏人群,常在熱鬧的市區騎樓或民宅屋簷下築巢。自古以來,燕子築巢被視為吉祥象徵,帶來好運與財富,因此人們不僅不會驅趕,還會在屋簷下安裝人工鳥巢,吸引燕子入住。燕子的天敵,如蛇或猛禽,因畏懼人類活動而較少靠近,與人類比鄰而居反而讓燕子更安全。

燕子的春來秋去

家燕是台灣常見的夏候鳥,每年3月中從東南亞的熱帶地區飛抵台灣,4月開始繁殖。春季,我們常見牠們在屋簷下忙碌築巢、產卵、孵育幼雛,夏末初秋則帶著新世代離開,飛回東南亞過冬。牠們次年春天總會準時返回原來的巢,這樣的週期令人聯想起朱自清的名句:「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千年來,燕子春去春來,陪伴人類,卻鮮有人知曉牠們如何帶著幼雛遠航,又如何成雙成對回到故巢。

五股濕地的燕子奇觀

每年8月中下旬的夏日黃昏,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會帶領民眾前往新北市五股濕地,觀賞家燕的壯觀群飛。這片濕地蘆葦叢生,食物豐富,吸引數以萬計的家燕與其他燕類從都市各處匯聚而來,準備跨越太平洋返回東南亞過冬。黃昏時分,燕群如噴射機般在蘆葦上空盤旋,忽高忽低,迅捷無比,宛如千軍萬馬在天際起舞,場面令人歎為觀止。

置身五股濕地,遠方的都市天際線與天邊的晚霞交織,人工河道與濕地相映成趣。一隻、兩隻剪刀尾的燕子掠過眼前,尖銳的鳴叫聲中夾雜著「咻──咻──」的飛行聲響,頃刻間,數萬隻燕子在狹小的空域中穿梭盤旋,卻從未相撞。牠們的飛行技術高超,長而分叉的尾羽有如方向舵,助其在高速飛行中靈活轉向,這也是家燕得以捕捉空中昆蟲的關鍵。

燕子的生態與挑戰

與秋冬來台的候鳥不同,家燕以捕食飛行中的昆蟲為生。台灣夏季白天時間長,昆蟲豐富,牠們有充足的時間覓食,哺育幼雛。親鳥每天飛進飛出數百次,只為餵飽嗷嗷待哺的幼雛。然而,隨著冬季來臨,台灣氣溫下降,昆蟲數量銳減,家燕便啟程飛往溫暖的東南亞,避開食物短缺與寒冷。

五股濕地是家燕的重要中繼站。親鳥會帶著幼雛在此練習飛行,為長途遷徙做準備。位於淡水河出海口的五股濕地,毗鄰關渡與二重疏洪道,面積約1.8平方公里。過去,這片濕地因都市化與污染而縮減,幸經荒野保護協會與地方團體的努力,新北市政府於2004年將部分區域規劃為濕地生態公園,並委託荒野保護協會管理。多年來,協會持續進行復育、教育與保育工作,逐步恢復濕地的生態多樣性。

濕地教育與自然之美

荒野保護協會長期致力於環境保護與自然教育,濕地是推廣生態教育的最佳場域。溪流、河岸與濕地不僅有豐富的動植物,還聚集了昆蟲、兩棲類與爬行動物,這些生動的生態主角讓學習充滿樂趣。近年來,協會更結合公民科學計畫與校園合作,透過實地觀察與體驗活動,帶領民眾認識自然,喚起對環境的珍惜。

我們期望每個在台灣成長的孩子,都能感受這片土地的自然之美。燕子的夏日群飛、五股濕地的生態復育,都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這種對生命的感動,將成為我們守護環境的動力,讓台灣的自然之美代代相傳。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30
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計其數的生命經驗格言警句,但是這些大道理就像在今日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接數到數以千計的訊息一樣,雖然我們很容易理解,但是卻不容易深刻體會而後變成我們日常生活的態度或價值觀,這就是所謂知識上的認知與生命的頓悟兩者的不同。 記得在讀醫學院四年級上學期期末考時,考病理學前夕曾經有過一次頓
Thumbnail
2025/07/30
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計其數的生命經驗格言警句,但是這些大道理就像在今日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接數到數以千計的訊息一樣,雖然我們很容易理解,但是卻不容易深刻體會而後變成我們日常生活的態度或價值觀,這就是所謂知識上的認知與生命的頓悟兩者的不同。 記得在讀醫學院四年級上學期期末考時,考病理學前夕曾經有過一次頓
Thumbnail
2025/07/29
 在談到閱讀相關的演講時,偶爾會問聽眾:「以前賣底片的廣告會鼓勵我們用照片寫日記,的確,現在每個人也都習慣隨時隨地記錄生活中的每個時刻。但是我們重新看到五年前十年前的相片時,可以知道當時的裝扮穿著,髮型變化或者是胖是瘦,但是從相片中往往無法看出當時的煩惱或內心的狀態,如果我們用相片寫日記,那麼我們用
Thumbnail
2025/07/29
 在談到閱讀相關的演講時,偶爾會問聽眾:「以前賣底片的廣告會鼓勵我們用照片寫日記,的確,現在每個人也都習慣隨時隨地記錄生活中的每個時刻。但是我們重新看到五年前十年前的相片時,可以知道當時的裝扮穿著,髮型變化或者是胖是瘦,但是從相片中往往無法看出當時的煩惱或內心的狀態,如果我們用相片寫日記,那麼我們用
Thumbnail
2025/07/28
  荒野保護協會自1995年6月成立以來,便懷抱著讓更多人親近自然守護環境的願景,號召民眾來當志工。當年8月,我們開辦了第一期的自然解說員訓練,當時,全台許多生態保育或環境教育團體,包括各國家公園,也都在推行類似的自然解說員課程,且大多僅著重於這單一類型的志工,而荒野則希望打造更多元化的志工體系。
Thumbnail
2025/07/28
  荒野保護協會自1995年6月成立以來,便懷抱著讓更多人親近自然守護環境的願景,號召民眾來當志工。當年8月,我們開辦了第一期的自然解說員訓練,當時,全台許多生態保育或環境教育團體,包括各國家公園,也都在推行類似的自然解說員課程,且大多僅著重於這單一類型的志工,而荒野則希望打造更多元化的志工體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家麻雀和香港常見的樹麻雀外貌相似,但臉上沒有黑斑,雄成鳥背上和頭上也有銀色羽毛。
Thumbnail
家麻雀和香港常見的樹麻雀外貌相似,但臉上沒有黑斑,雄成鳥背上和頭上也有銀色羽毛。
Thumbnail
【路邊麻雀】 再過幾天就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了,這幾天必須早點回家收行李,也必須早點睡覺不能熬夜。 走到家裡附近的公車站時,看見哥哥正在看著一個方向,順著他的視線往地上看,我看見了一隻幼鳥。 好小好小一隻,黑夜中,咖啡色系的羽毛讓站在水溝蓋旁的牠一點都不顯眼...
Thumbnail
【路邊麻雀】 再過幾天就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了,這幾天必須早點回家收行李,也必須早點睡覺不能熬夜。 走到家裡附近的公車站時,看見哥哥正在看著一個方向,順著他的視線往地上看,我看見了一隻幼鳥。 好小好小一隻,黑夜中,咖啡色系的羽毛讓站在水溝蓋旁的牠一點都不顯眼...
Thumbnail
在森林中住了一對夫妻,活動的時候也是形影不離。
Thumbnail
在森林中住了一對夫妻,活動的時候也是形影不離。
Thumbnail
臺灣都市三大常見鳥。分享麻雀、白頭翁、綠繡眼的有趣豆知識,增添生活樂趣,並窺見牠們和人類的關係及生態變化。
Thumbnail
臺灣都市三大常見鳥。分享麻雀、白頭翁、綠繡眼的有趣豆知識,增添生活樂趣,並窺見牠們和人類的關係及生態變化。
Thumbnail
春末,是雛鳥孵化的季節。公寓各家冷氣的室外機,常是麻雀的築巢的極佳地點,所以,這個時間點,機車停車場靠公寓有陽台那側的地上,偶可見失足掉落的雛鳥鳥屍。
Thumbnail
春末,是雛鳥孵化的季節。公寓各家冷氣的室外機,常是麻雀的築巢的極佳地點,所以,這個時間點,機車停車場靠公寓有陽台那側的地上,偶可見失足掉落的雛鳥鳥屍。
Thumbnail
正坐在公園椅上休息,卻飛來幾隻麻雀,在石地板上跳來跳去,好像在找食物一般,現在的鳥比較不怕人,就在附近一直跳來跳去。想說不知道要步要把剛剛在飯店買的麵包,扒一小片給它們吃好了。結果卻飛走了。 石地板上的麻雀,如同一幅生活的寫照,細小而平凡,卻蘊含著無限的生命力和勇氣。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它們總是默
Thumbnail
正坐在公園椅上休息,卻飛來幾隻麻雀,在石地板上跳來跳去,好像在找食物一般,現在的鳥比較不怕人,就在附近一直跳來跳去。想說不知道要步要把剛剛在飯店買的麵包,扒一小片給它們吃好了。結果卻飛走了。 石地板上的麻雀,如同一幅生活的寫照,細小而平凡,卻蘊含著無限的生命力和勇氣。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它們總是默
Thumbnail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Thumbnail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