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飯店房間不再有小瓶洗髮乳
想像一下,你拖著疲憊的身軀,終於抵達期待已久的飯店,推開房門,卻發現浴室裡少了那熟悉的小瓶洗髮乳、牙刷,甚至連刮鬍刀都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牆上掛著一個大瓶裝的盥洗用品,還有張小卡片提醒你:「為了地球,麻煩自備牙刷喔!」這不是什麼末日劇情,而是2025年元旦起,台灣旅宿業的新常態。從五星級飯店到鄉間民宿,統統響應環境部的「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政策,試圖每年砍掉4.6億件塑膠垃圾、2100公噸塑膠和2500公噸碳排放。這場綠色大冒險,不僅讓旅客得重新打包行李,更讓供應這些小牙刷、小肥皂的產業,迎來了一場天翻地覆的挑戰。
這項政策就像丟進湖面的一顆石子,漣漪不僅波及飯店業者,還狠狠砸中了備品供應鏈。從製造牙刷的代工廠到販售旅行套組的便利商店,每個環節都在這股綠色浪潮中載浮載沉。有的企業忙著轉型,推出竹纖牙刷和可補充小罐;有的則眼看訂單斷崖式下跌,欲哭無淚。對投資人來說,這場變革簡直像一場刺激的過山車:有人可能賺得盆滿缽滿,有人卻得準備跳車逃生。接下來,我們將從本地旅客的反應、國際旅客的適應、飯店業者的應對,以及備品供應產業的衝擊與機遇四個面向,帶你一窺這場綠色革命的幕後故事。
一、本地旅客的反應:愛地球還是愛抱怨?
1.1 九成民眾點頭,卻仍有嘀咕聲
台灣人向來以適應力強聞名,面對這波「自備牙刷」新政,果然展現了驚人的配合度。政策上路半年,環境部的調查顯示,近90%的民眾願意自備盥洗用品,其中57.7%早就養成自備習慣,31.6%則是看在地球的份上,願意跟著新規定走。更有77.2%的受訪者拍手叫好,覺得這政策「立意良善」,就像當年限塑餐具一樣,簡單調整就能為環境出一份力。不少人甚至開始把自備備品當成一種生活態度,行李箱裡的盥洗包比化妝包還精緻,簡直是「綠色旅人」的徽章。但別以為這場綠色派對人人都開心。約12%的民眾可是氣得牙癢癢,覺得這政策簡直莫名其妙。有人在網路上大吐苦水:「五星級飯店連牙刷都沒有,這房價是繳去哪了?」還有更誇張的,揚言要「抵制國旅」,寧願飛去日本、韓國,把碳排放丟給別人。這些抱怨背後,藏著對政策初期溝通不足的誤解。許多人以為飯店是完全不提供備品,甚至連洗髮乳、沐浴乳都要自備,搞得像要去野外露營。事實上,環境部早就澄清:「不主動提供」不等於「禁止提供」,只要旅客開口,飯店還是可以免費或收費給你一隻牙刷,服務至上嘛!
1.2 誤解的風暴:從「變相漲價」到「抵制國旅」
政策剛上路時,網路論壇簡直像炸開了鍋。「什麼都要自己帶,乾脆住冷凍庫好了!」這類辛辣評論滿天飛。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也跳出來質疑,飯店省下備品成本,房價卻沒降,這不是「變相漲價」是什麼?更有網友腦洞大開,猜測飯店櫃檯「不能主動說有備品」,害得旅客像在玩密室逃脫,得猜對暗號才能拿到牙刷。這些誤解一度讓國旅的評價雪上加霜,春節訂房率據說只剩四成,聽起來就像飯店業被丟進了冷宮。
好在,隨著環境部和飯店業者加緊澄清,風向漸漸轉正。飯店開始在訂房網站上註明備品政策,櫃檯也貼出溫馨告示,提醒旅客可以索取備品。學者甚至樂觀預測,長遠來看,這政策能提升全民的環保素養,讓台灣旅遊更接軌全球永續趨勢。說不定幾年後,台灣人出門旅行都帶著一組「綠色行李箱」,裡頭裝滿可重複使用的備品,成為國際旅人的新時尚。
二、國際旅客的適應:驚訝、接受,還是打包走人?
2.1 外國人的淡定與不淡定
相較於本地旅客的熱烈討論,國際旅客對這項政策的反應可說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來自歐美、日本等地的旅客,早就習慣飯店不提供一次性備品。像美國,許多飯店從來不給牙刷,旅客早就練就一身自備神功,行李箱裡的盥洗包簡直是生存工具箱。日本則更進一步,飯店大廳常設「備品自取區」,讓旅客按需拿取,兼顧方便與環保。所以,對這些「見過世面」的旅客來說,台灣的政策簡直是小菜一碟,有人甚至在社群媒體上大讚:「台灣這波操作很國際化,超有環保意識!」

但對來自中國、東南亞等地的旅客,特別是習慣豪華服務的商務客或高端客群,這個政策就有些「不夠貼心」了。有人抱怨:「花了大錢住五星級飯店,結果連牙膏都要自己帶,這是什麼待客之道?」韓國的經驗或許能給點啟發:當韓國2024年實施類似政策時,部分飯店推出30,000韓元的備品套組,結果被罵得狗血淋頭,認為這是把旅客當「冤大頭」。台灣的飯店顯然學聰明了,多數選擇免費提供備品,或與品牌合作推出聯名旅行包,既保住服務品質,又不讓旅客覺得被敲竹槓。
2.2 全球趨勢的縮影
有趣的是,這波政策讓台灣意外成了國際永續旅遊的「模範生」。根據調查,全球65%的旅客表示願意選擇有永續認證的住宿,台灣這一招正好踩中風口。從新加坡到歐洲,越來越多國家開始限制飯店提供一次性備品,台灣的政策不過是這股全球綠色浪潮的一部分。對國際旅客來說,適應這項改變或許只是時間問題。未來,當他們在台灣的飯店櫃檯拿到一組竹纖牙刷,或在便利商店買到旅行小罐時,可能會會心一笑,覺得這就是旅行的「新常態」。
三、飯店業者的應對:從手忙腳亂到綠色新星
3.1 成本與服務的拉鋸戰
對飯店業者來說,這項政策簡直是場大考。過去,備品成本雖然不算高,但每天更換牙刷、肥皂的開銷加起來也不是小數目。新政上路後,改用大瓶裝盥洗用品、不每日更換毛巾與床單,確實省下不少成本。像台北君悅飯店,據說光是汰換節能設備和導入水資源回收系統,就讓每年水電費少了七位數。但省錢的同時,服務品質的挑戰也來了。旅客抱怨「連牙刷都沒有」,飯店評價下滑,誰還敢輕易省這筆成本?

聰明的飯店很快找到應對之道。福容大飯店花蓮分店推出「綠色住房專案」,鼓勵續住旅客不更換床單,換來房價折扣或餐飲優惠,結果大受好評,還連續兩年拿下銀級環保旅館認證。寒居酒店則更進一步,乾脆把備品販售櫃設在大廳,搭配精美的聯名旅行包,讓旅客覺得買到的不只是牙刷,而是一種「綠色生活態度」。這些做法不僅化解了旅客的不滿,還讓飯店多了點品牌光環。
3.2 ESG的加分題
政策還帶來了意外的「加分題」——碳足跡標籤與節能設備的導入。不少飯店開始計算並公開自己的碳排放量,爭取金級或銀級環保旅館認證。像台北寒舍艾美酒店,不僅換上LED照明,還在每層樓設飲水機,鼓勵旅客用可重複使用的水壺,成功吸引了一票注重永續的年輕客群。這些舉措不僅讓飯店在ESG評比中脫穎而出,還意外成了行銷利器,吸引國際旅客與綠色投資者的目光。
四、備品供應產業的挑戰與機遇
4.1 短期的陣痛:訂單斷崖式下跌
對備品供應商來說,這項政策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過去,旅宿業每年消耗的4.6億件塑膠備品,支撐了一個穩定的B2B市場。如今,隨著飯店全面改用大瓶裝盥洗用品和不主動提供備品,傳統一次性產品的需求瞬間崩盤。像麗清(3346)這類專攻拋棄式牙刷、刮鬍刀的代工廠,首當其衝,訂單量可能腰斬。違規提供備品的飯店還得面對1200至6000元的罰款,這讓業者更不敢輕舉妄動,進一步壓縮了傳統備品市場。
4.2 長期的機遇:綠色轉型與新通路
但危機總是伴隨著轉機。旅客的自備需求並未消失,只是從「免費拿」變成「自己買」。這為備品供應產業開闢了新戰場:
- 客製化旅行套組:飯店櫃檯開始販售聯名旅行包,內含竹纖牙刷、可補充小罐洗沐用品,甚至還有品牌Logo的收納袋。這些套組不僅滿足旅客需求,還成了飯店的行銷利器。康那香(9919)若能推出「抗菌旅行隨身包」,結合其抗菌技術優勢,很有可能在電商與便利商店通路大放異彩。
- 环保材質的藍海:竹纖維、玉米澱粉、可分解不織布等新材質正成為市場新寵。南六(6504)作為不織布大廠,若能轉型開發可分解毛巾或衛生用品,將有望搶占綠色飯店的供應鏈。這些產品不僅符合政策要求,還能吸引注重ESG的國際飯店集團。
- 通路多元化:過去備品供應商多靠B2B,現在B2C市場正迅速崛起。寶雅(5904)與全家(5903)成為旅客「緊急購買」的首選,門市裡的旅行小包裝洗沐用品賣得熱火朝天。與旅遊平台如Klook、Agoda合作,推出「旅遊備品包」,也是未來的趨勢。
- ESG認證的加值效應:擁有碳足跡認證、ISO 14001等國際標準的供應商,將更容易進入綠色飯店的採購名單。這些認證不僅提升產品競爭力,還可能吸引ESG基金的投資,推升企業估值。
4.3 個股分析:誰是贏家,誰在掙扎?
- 康那香(9919):中性偏利空,但轉型有望。其抗菌技術可應用於旅行隨身包,若能進軍電商與便利商店,營收有機會回穩。投資人應關注其新產品上市與通路拓展進度。
- 麗清(3346):明顯利空。高度依賴拋棄式備品的代工模式面臨嚴重挑戰,若無ESG轉型計畫,恐持續流失訂單。投資人宜謹慎以待。
- 南六(6504):短期陣痛,長期潛力。作為不織布龍頭,若能開發可分解材質產品,並與大型飯店集團合作,將成為新市場的領跑者。
- 寶雅(5904):中性偏利多。消費者轉向零售購買旅行用品,寶雅的門市成為最大受益者。若能推出飯店聯名旅行包,營收成長可期。
- 全家(5903):偏利多。便利商店的便利性讓其成為「緊急購買」的首選,旅遊旺季的銷售表現值得期待。
五、投資策略與未來展望
5.1 投資策略建議
- 追蹤轉型先鋒:康那香(9919)與南六(6504)具備技術與原料優勢,若能快速推出ESG產品並開拓新通路,將成為政策下的贏家。投資人應關注其財報中的新產品營收占比與ESG認證進度。
- 押注零售熱潮:寶雅(5904)與全家(5903)作為消費轉移的直接受益者,短期內營收成長可期。特別是寶雅,若能與飯店或旅遊平台合作推出聯名產品,將進一步放大優勢。
- 迴避高風險標的:麗清(3346)等傳統代工廠若無明確轉型計畫,恐持續受政策擠壓。投資人應避免過早進場,待其轉型方向明朗再做評估。
5.2 ESG供應鏈的未來
隨著全球永續趨勢的深化,ESG認證的供應鏈正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備品供應商若能取得碳足跡認證、ISO 14001,或成為綠色飯店的合格供應商,將不僅提升市場競爭力,還可能獲得ESG基金的青睞。未來,與國際旅宿集團合作的供應商,或進入政府採購名單的企業,將在這場綠色浪潮中脫穎而出。
5.3 旅客行為的轉變
政策實施半年,台灣旅客的自備率已達90%,顯示永續旅遊的觀念正逐漸深入人心。國際旅客的適應也讓台灣旅遊更具國際化吸引力。飯店若能透過櫃檯販售环保備品、提供免費索取選項,或與零售商合作推出聯名產品,將有效緩解旅客的不滿,同時為備品供應商創造新商機。
結語:綠色旅程的起點
這場由一隻牙刷引發的綠色革命,不僅改變了飯店房間的風景,更重塑了備品供應產業的未來。從本地旅客的抱怨到國際旅客的適應,從飯店業者的手忙腳亂到供應商的轉型挑戰,這一切都在訴說一個簡單卻深刻的道理:改變,從來不是輕鬆的,但它總能帶來新的可能。
對於備品供應商來說,這是一場不得不跑的馬拉松。康那香的抗菌隨身包、南六的可分解毛巾、寶雅的聯名旅行包,每一個創新都在為產業開闢新路。對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個考驗眼光的時刻,選擇那些能擁抱ESG趨勢的企業,將是贏得未來的關鍵。而對每一位旅人來說,當我們在飯店櫃檯拿起一組竹纖牙刷,或在便利商店挑選旅行小罐時,或許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為這顆藍色星球寫下一個更永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