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進入夏季,雖然到處都陰雨綿綿,但終歸最後還是逐漸要艷陽高照的,所以想說提供幾個大原則,讓最近想要選購防曬的朋友可以挑選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1.分清楚自己是室內還是室外時間長 室內一般使用SPF30就可以,室外最好使用到SPF50,防曬系數越高擦起來一定是越黏膩的。
2.物理性好還是化學性好?防曬我個人是一律推物理性防曬,化學性防曬也不是不好,就是作用機轉不同,化學性防曬必須要進到肌膚裡再作用,相比物理性防曬而言,敏感肌膚就增加了可能引起過敏的風險,所以我才會一律推薦物理性防曬,只在表層會相對安全。
3.有潤色好還是沒潤色好?
潤色的成分是來自於二氧化鈦的多少,如果你看成分表裡面有二氧化鈦的,基本上就是擦起來會白白的,但是添加的多跟少就是擦起來感覺白的程度,有些人會覺得太白,那就看一下成分表,可以選擇無添加二氧化鈦的,擦完後再自己上粉就好。
4.防曬跟隔離兩個怎麼擦?
顧名思義防曬重點在防肌膚被曬,隔離重點在阻止肌膚被化妝品傷害,兩者功能是不同的,但是有可能你擦的隔離會有防曬效果,主要是因為法規規定要稱作防曬要過藥檢,等於多一個檢驗多一分錢,那業者就會選擇我名稱不叫防曬就好,因為基本上都是保養品的最後一道程序,擦完才會上妝,所以產品裡加了防曬的成分,但仍會叫做隔離。
至於如果有防曬又有隔離,老實說誰先誰後意義不大,但如果硬要說,我會選擇先擦隔離再擦防曬(物理性),理論上隔離就是把所有的東西都擋住,那當然碰到皮膚的東西是越少越好,畢竟防曬又不是要吸收的保養品。那剛提到的化學性就要先擦防曬再擦隔離,因為你化學性防曬不進到皮膚裡就沒作用了。
5.一瓶防曬可以擦全身嗎?
建議臉跟身體分開擦,我之前有在一個卡友的貼文底下回覆過,身體跟臉的防曬價格可能相差不大,但是你把臉跟身體的表面積一比較,你就會知道每一吋身體肌膚分到的金額跟臉可以分到的金額就差異很多,這個的差異當然就直接影響成分的好壞跟純度,所以結論擦臉的可以擦身體,但是擦身體盡量避免拿來擦臉吧!
6.哪個防曬效果好?
其實最好的防曬就是不出門!不要被曬就不會黑。
這篇文沒有寫到SPF幾個+的部分,因為+的部分就是表示可以延長防曬時間的倍率,任何防曬要效果好一定要勤勞的補,不然防曬的效能就是隨時間遞減,所以不討論幾個+就是因為既然都要補,你補越勤勞就越不會黑,幾個+沒太大意義,總之你不想遮好遮滿,就是要狂補才不會黑。不然就網路上搜尋採茶大嬸的裝扮,那個防曬評分就是10分。
以上幾個大原則僅供參考,我自己幾乎很少防曬,但因為都待室內,所以有擦的話,防曬一直以來都選擇物理性的SPF30,體感很舒服幾乎不會感到有擦東西,洗臉也很方便,洗面乳洗一次,甚至怕不乾淨就洗兩次,不太需要卸妝,雖然說是不好示範,但基本上都是會乾淨的。
最後文章想說,如果你有在使用保養品或是調整保養品的需求,歡迎參考我的品牌:專顏制所
這個品牌致力於推行:舒適穩定的日常保養,我們想告訴大家日常保養不只是簡單擦擦,各種肌膚問題都能從日常保養得到預防與逐漸自癒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