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Joseph Kosinski
華納兄弟影業/2025.06.25台灣上映
《F1》
錢從來不是重點,也不管別人怎麼說,桑尼就是想開車參加各種比賽,只為了滿足血液裡的那股衝動。
桑尼海耶斯這三十年來靠賭博與賽車維生,但在三十年前,他曾是被視為最接近一代傳奇車手洗拿的挑戰者;年輕時期的他賽車風格就充滿破壞性,追求速度與刺激,既然上了賽場就要專心且瘋狂拿下勝利,大傷之後,桑尼消失在F1賽場上,直到曾經的隊友魯本找上門。

《F1》
魯本是無路可退了,他所擁有的APXGP車隊面臨轉賣危機,車隊在上半季的積分竟一分難求,董事會已經決定倘若全季拿不到任何積分,季後就要解散車隊;魯本的身家都在這裡,有潛力的年輕車手只想著準備跳槽、車隊缺乏有經驗的賽車手領銜,找上桑尼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只要拿到積分就好了,魯本這麼想著。

《F1》
桑尼相隔三十年再次回到F1賽場,唱衰與等著看笑話的大有人在,他不以為意,既然答應魯本過來參賽,目標就是贏下比賽;年輕車手皮爾斯不以為然,老闆居然找來過氣車手加盟顯見已無其他選擇,為了自己的前途,他得開始準備另謀出路。
團隊裡的技術人員當然也對魯本的決定感到懷疑,桑尼即使曾有名聲,也是三十年前的事情,F1的進步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這種臭屁又任性的傢伙有能耐掌握賽車、奪下積分嗎?

《F1》
別人可不可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布萊德彼特就可以。
既然是布萊德彼特擔任主角,帥氣場面當然要多,導演在電影裡故意安排了一些懸念,讓觀眾多次覺得可能會有急轉直下的劇情發展、吊足觀眾胃口,幸而最後仍以寫實電影的格局完成整部作品。

《F1》
雖然,絕大多數人都無法體會與想像,F1車手在賽場上進入無聲瞬間的描繪到底有多寫實。

《F1》
電影本身沒有太多觀眾腦補的轉折,甚至劇情發展也不難猜,但偏偏,兩個半小時的片長節奏明快清晰、賽車場上的競爭與心機,甚至是逗趣,都完美展現在大銀幕上,觀影後居然不覺得有那麼久時間,有現役車手擔任監製,效果真的很不一樣。
不只現役車手擔任監製,更多現役F1車手都出現在電影裡,即使只是短短半秒的露面,眼睛銳利的觀眾或能發現真正的F1車手跟專業演員還是很明顯能感覺出來,演員或許接受過相關訓練,但要跟真正拿命在車道上拼搏的車手相比,氣場果然不同啊。

《F1》
《F1》的故事裡沒有誰是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超級英雄,有的只是失敗到底卻把握住最後一次機會的魯蛇,看似奇蹟,或許仍是一種必然。《F1》堪稱今年暑假最具震撼感與飆升腎上腺素的電影,如果整個暑假只能選一片在大銀幕觀賞,我想,《F1》就是唯一。

《F1》
*藏語:
《F1》是Apple Studios自製的最新院線電影,不只編導及演員為一時之選,更找來現役F1車手、擁有七座世界冠軍的路易斯漢米爾頓擔任監製。

《F1》
漢米爾頓堪稱歷來最成功的F1車手之一,雖然平常沒在關注F1賽事,可我對漢米爾頓的認識卻很早,2007年,他第一次奪下分站冠軍(加拿大大獎賽)後,偶然看到那段新聞報導後,我就莫名記住了這位車手的名字,當時有個感覺,漢米爾頓將會是宰制F1賽場的一號人物。
倏地過了那麼多年,上網搜尋漢米爾頓的資料時,意外發現當年被稱為最具潛力的年輕車手如今也邁入四十大關,真是時光匆匆啊。
另外,看到哈維爾巴登演戲,還是很舒服啊。

《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