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的樹梅跟右岸的溪

Fiona-avatar-img
發佈於河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這、我們很少說楊梅,多半說樹梅。
2025.6.27 自栽樹梅

2025.6.27 自栽樹梅

楊梅」認知裡是桃園的地名,因為過去曾有大量野生楊梅而得名,但目前臺灣最大產區是在淡水河左岸的八里─約莫就是我們平常獨木舟上課碼頭後面山上的果園。
若順潮順風,用小舟划往右岸竹圍碼頭,大概不出十五分鐘,竹圍碼頭也就是「樹梅坑溪」的出口,溪的命名也是因為流經樹梅坑─當初此地有大量樹梅─而得名,這樹梅坑溪,確實也是竹圍地區主要的發展命脈。
但凡提到楊梅總要說蘇東坡。
這個履歷豐富,生涯累計被貶里程數恐怕是中國史上最高的美食大師是這樣說的:「客有言閩廣荔枝何物可對者,或對西涼葡萄,予以為未若吳越楊梅。」能跟荔枝相比的就是楊梅了,西涼葡萄早在唐朝就不罕見了呀...但他也公平地為荔枝做了〈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的詩來紀念紹聖二年(1095年)在惠州第一次吃到荔枝的事情。首四句「南村諸楊北村盧,白華青葉冬不枯。垂黃綴紫煙雨裏,特與荔支為先驅。」雖是差不多季節的產物,楊梅是早於荔枝收成的。「不知天公有意無,遣此尤物生海隅。」則表示了荔枝是帝國蠻荒邊疆的物產。到底東坡先生喜歡荔枝勝過楊梅、還是喜歡楊梅更多一點,也是各有說法,但某樣東西從被命名到被呼喊,或多或少帶有其文化色彩跟過往記憶。比如我總是覺得「楊梅」是中國的植物,相傳是明鄭時期隨漢人墾植帶入本島,但若要叫做「樹梅、tshiū-m̂」,喔...那就是家後面種的那兩棵啦,「荔枝」也多與「一騎紅塵妃子笑」連結,但是說起「奶雞 、nāi-tsi」就是夏天在奶奶的冰箱裡翻出來的、或是幼稚園老師午睡前幫我們剝起來的飯後水果。
外觀上,荔枝跟樹梅兩種植物乍看非常相像,荔枝在世界上多數的強勢語種中,多半發出跟中文「Litchi」差不多的聲音,拉丁學名上也直指來自中國。同時期在熱蘭遮城日誌裡亦有提到,北台灣原住民曾給予荷蘭人薑(據信為芡芳khiàn-phang三寶中,人類最早馴化的植物 )、荔枝、香蕉、檸檬、柚子、甘蔗等水果。因為荷蘭人進入而移居小八里坌(今淡水區竹圍一帶)的平埔族們(最可能為巴賽族人)所使用的巴賽語裡面,截至目前卻沒有發現荔枝一詞─既然已經出現在外國文獻上本地卻無語可讀,純粹是佚失或是物種被錯認,又或是其他故事,留待更多人探索。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莎士比亞如是說。
玫瑰不叫玫瑰也一樣香,但樹梅坑溪這條破碎的淡水河支流別說不香,根本是臭臭的。淡水社區大學第二堂獨木舟航行,就會越河來到這,見見從死去到慢慢復生的溪流。

如果住淡水一帶,可能會記得,馬偕醫院舊大樓前方民生路那有一段小橋,那底下就是樹梅坑溪這條溪流少數透氣面天的地方,然後溪流潛進道路底下、捷運下方,才在竹圍碼頭出現,過去竹圍居民不論飲用、灌溉皆取這溪水。溪流上本來是農舍民家,溪口停泊小舢舨,1945~1965年間多數居民是半農半漁維生。隨著經濟發展,磚廠、電子加工廠進入此地,居民進入工廠,農地逐漸不再耕作,養豬戶倒仍舊存在,此地工廠也雇用大量員工,而使遷入人口不斷上升。
80~90年代捷運開始動工,待到通車之後,人口房價也越見飆漲,半世紀間竹圍從原來人口不到千人,猛然增長至人口約三萬人,約莫12公里長的溪流卻擁有整個淡水區兩成人口,也無下水道系統。家庭跟工業汙水都直接排放至樹梅坑溪中,自來水也是遲至2000年才建設,於是整個流域越到下游越是污染嚴重。人與河爭地,溪流上方拼命加蓋,大樓、建物、公園或人行道,以致河道窄縮,颱風或下雨時馬偕醫院往中正東路上每每淹水,溪流裡面也不再有魚蝦...

2010年代起,在地的居民跟藝術團體深耕此地,並推動許多長中短期的計畫,漸漸地、魚好像回來了,偶而划船也會遇到步道上散步的人群呼喊我們,但真心說,河面經常蓋著油膜,初次划船經過的都是驚聲尖叫,明顯仍有極大的進步空間。
本年度明志科大的USR計畫也經常來訪樹梅坑溪,環境教育行動劇場在溪畔的榕樹下開演。未來有一天,會不會、或能不能像哲學之道那樣,溪畔變成一條適合靜靜散步的小徑,或是溪水能夠盪著船、慢慢思索人生呢?


參見樹梅坑生態誌(淡水竹圍)北台首學─山與水之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nderlust Fiona
0會員
49內容數
漫遊者是依靠雙腳探索世界,在四面環海的台灣,依靠的當然不能只是腳。
Wanderlust Fiona的其他內容
2025/05/18
從河口到大稻埕這段是我最喜歡的台北水路,沒有之一。 2025/5/17,農曆是四月二十,小滿前三天。這整個春天周末幾乎都遇上暴雨,是想搶這夏天正式到來前的溫度,划一趟來回至少27Km的行程。
Thumbnail
2025/05/18
從河口到大稻埕這段是我最喜歡的台北水路,沒有之一。 2025/5/17,農曆是四月二十,小滿前三天。這整個春天周末幾乎都遇上暴雨,是想搶這夏天正式到來前的溫度,划一趟來回至少27Km的行程。
Thumbnail
2025/05/10
風物詩/ふうぶつし是日語中對四季不同的自然現象、文化體驗或是象徵物的詞彙,比如櫻花開了,比如楓葉紅了,比如在七夕許願,比如躲在被爐吃橘子。不同於儀式感的刻意華麗,比較接近在轉角的巷子口,發現一牆朱槿探頭,無聲燦爛的不經意日常,但端午從來不是這樣安靜的一個節日。
Thumbnail
2025/05/10
風物詩/ふうぶつし是日語中對四季不同的自然現象、文化體驗或是象徵物的詞彙,比如櫻花開了,比如楓葉紅了,比如在七夕許願,比如躲在被爐吃橘子。不同於儀式感的刻意華麗,比較接近在轉角的巷子口,發現一牆朱槿探頭,無聲燦爛的不經意日常,但端午從來不是這樣安靜的一個節日。
Thumbnail
2025/05/04
5月3日,立夏前兩天,趁著周末,往下游去看看,等到淡江大橋接起來就再也看不到那壯闊的海天一色了,但會多一條造景橋,現在已經可以感覺到河口風景在變了。
Thumbnail
2025/05/04
5月3日,立夏前兩天,趁著周末,往下游去看看,等到淡江大橋接起來就再也看不到那壯闊的海天一色了,但會多一條造景橋,現在已經可以感覺到河口風景在變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欣蓁涓流】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180 X 360 cm 年份:2021/ 07/ 30 苗栗三角湖一角, 塊岩磊磊疊峭, 迸發出朵朵鮮綠, 在涓流上飄忽著碧蔭。
Thumbnail
【欣蓁涓流】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180 X 360 cm 年份:2021/ 07/ 30 苗栗三角湖一角, 塊岩磊磊疊峭, 迸發出朵朵鮮綠, 在涓流上飄忽著碧蔭。
Thumbnail
以前很喜歡淡水,總是利用假日不遠百里地從宜蘭搭車到台北火車站,接著搭捷運到淡水。 讀大學時總是利用課餘休假,騎著我那台野狼125,沿著大度路一路風馳電掣就到了淡水,不然老街邊走邊吃,不然就坐在河堤老樹底下看著淡水夕照。 後來淡水逐漸商業化,從老街景觀到臨海步道,失去了原本懷舊古樸的味道,時不時我
Thumbnail
以前很喜歡淡水,總是利用假日不遠百里地從宜蘭搭車到台北火車站,接著搭捷運到淡水。 讀大學時總是利用課餘休假,騎著我那台野狼125,沿著大度路一路風馳電掣就到了淡水,不然老街邊走邊吃,不然就坐在河堤老樹底下看著淡水夕照。 後來淡水逐漸商業化,從老街景觀到臨海步道,失去了原本懷舊古樸的味道,時不時我
Thumbnail
沒口之河——每到冬季,臺灣東南部河川會在入海前受阻,沒入地下,成為地理學所謂的「沒口河」。無口的河,靜臥在知本沖積扇上,成為了眾人口中的「知本溼地」。
Thumbnail
沒口之河——每到冬季,臺灣東南部河川會在入海前受阻,沒入地下,成為地理學所謂的「沒口河」。無口的河,靜臥在知本沖積扇上,成為了眾人口中的「知本溼地」。
Thumbnail
如今,分不清瀉湖和濕地 望過去一片藍地 紅色船隻緩過 浪花短暫滯留了泡沫 濕暖,又隨之而去 無從感知的入夜 在夜中開出一叢熾黃的點花 看進所有光影、聲段 美麗是一句問候 刻劃誰的片段 卻失了焦 漫開的顏色 遠眺 何去何從 的獨自席地而坐 正如看著 看海的人 感受漸慢,漸沉 回應另一頭的吶喊
Thumbnail
如今,分不清瀉湖和濕地 望過去一片藍地 紅色船隻緩過 浪花短暫滯留了泡沫 濕暖,又隨之而去 無從感知的入夜 在夜中開出一叢熾黃的點花 看進所有光影、聲段 美麗是一句問候 刻劃誰的片段 卻失了焦 漫開的顏色 遠眺 何去何從 的獨自席地而坐 正如看著 看海的人 感受漸慢,漸沉 回應另一頭的吶喊
Thumbnail
真州絕句 清代王士禎 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好是日斜風定後,半江紅樹賣鱸魚。 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江邊漁村的生動畫面。江邊有很多漁民的房屋,可見這是一個漁村。村邊有柳樹林蔭小路,還有菱形的池塘,周圍環境十分清幽宜人。傍晚時分,太陽西斜,微風也漸漸停息,天色清涼宜人。半江上紅樹林下,
Thumbnail
真州絕句 清代王士禎 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好是日斜風定後,半江紅樹賣鱸魚。 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江邊漁村的生動畫面。江邊有很多漁民的房屋,可見這是一個漁村。村邊有柳樹林蔭小路,還有菱形的池塘,周圍環境十分清幽宜人。傍晚時分,太陽西斜,微風也漸漸停息,天色清涼宜人。半江上紅樹林下,
Thumbnail
這裡是淡水最美麗的一個角落,這個漁港的四周充滿了異國的風情,的正對面是觀音山,左邊是海巡署的檢查哨所,然後旁邊有一個小酒吧,小酒吧的前面有一叢小榕樹,畫圖的時候還在,現在已經被砍掉。畫圖的地方是一個小酒館,另外一側是油畫工作室跟理髮店,樓上還有幾家餐廳,再過是老宅,修船小屋,這些都是遠古的記憶,人們
Thumbnail
這裡是淡水最美麗的一個角落,這個漁港的四周充滿了異國的風情,的正對面是觀音山,左邊是海巡署的檢查哨所,然後旁邊有一個小酒吧,小酒吧的前面有一叢小榕樹,畫圖的時候還在,現在已經被砍掉。畫圖的地方是一個小酒館,另外一側是油畫工作室跟理髮店,樓上還有幾家餐廳,再過是老宅,修船小屋,這些都是遠古的記憶,人們
Thumbnail
天澄藍 水深闊 白雲悠悠看飛鳥 魚兒跳躍水花破 遊輪沐浴春光 單車沿河迎風 漂流木到眼中逍遙時 大白鷺忽然降落身旁
Thumbnail
天澄藍 水深闊 白雲悠悠看飛鳥 魚兒跳躍水花破 遊輪沐浴春光 單車沿河迎風 漂流木到眼中逍遙時 大白鷺忽然降落身旁
Thumbnail
*湖位台東市森林園區內,湖形如琵琶故得名;湖泉自湧終年清澈°湖四圍是木麻黃針葉防風林,旁即是太平洋° 寂撩琵琶淚泉湧 麻黃針落悄無聲 昭君冰心誰人識 朝野爭論太平風
Thumbnail
*湖位台東市森林園區內,湖形如琵琶故得名;湖泉自湧終年清澈°湖四圍是木麻黃針葉防風林,旁即是太平洋° 寂撩琵琶淚泉湧 麻黃針落悄無聲 昭君冰心誰人識 朝野爭論太平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