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怪,我這篇文章點閱數怎麼這麼低?明明寫得不錯啊!」 小夏盯著方格子的後台數據發呆。她是一名寫作熱愛者,過去幾個月,每週固定在方格子上更新文章,從育兒經驗到閱讀心得,字字句句用心打磨。但無論她怎麼寫、怎麼推廣,總覺得文章的自然流量總是提不起來,甚至連用自己的標題去 Google 搜尋,往往也找不到文章的影子。 某天晚上,她忍不住問了同樣經營自媒體的朋友阿哲:「你寫在 Medium 的文章很容易就被 Google 找到,我的怎麼都不會?是因為平台嗎?」 阿哲皺了皺眉,說:「不完全是平台的問題,跟 Google Discover 的推薦邏輯也有關。你知道那是怎麼運作的嗎?」 那一晚,小夏翻了許多資料,終於搞懂,自己不是被平台冷落,而是輸在了演算法的選擇標準上。她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文章,發現一些關鍵問題正在悄悄影響曝光機會。 我後來才知道,我的文章沒上 Google,有這幾個原因: 1. 原創性與權威性不足 如果我的文章被我自己或別人同步貼到其他網站,Google 可能會把我方格子的版本視為「重複內容」,只顯示它認為更權威的版本(像是我個人的 WordPress 網站),這就影響 Discover 的曝光。 2. 沒有配合 Discover 的品質標準 我原本只顧內容,不太重視格式與圖片品質。但 Discover 推薦內容時很重視幾點: -文章實用、可靠,不能太空泛 -標題要準確而非聳動 -圖片要高畫質,寬度至少 1200 像素,不能只有網站圖標 -內容要有時效性或獨特觀點 3. 沒被「感興趣的人」看到 Discover 是根據使用者的喜好推播的。就算我寫得不錯,如果我的目標讀者平常沒搜尋、沒關注相關話題,那麼文章也不容易主動被推薦。而且有些人甚至把我這類主題的來源設為「不再推薦」,自然不會看到。 4. 平台的 SEO 能力有限 方格子雖然有基本的搜尋引擎收錄功能,但跟 Medium 或 WordPress 自架站相比,整體 SEO 結構或許沒那麼強,特別是在 Discover 推薦的演算法辨識上。 所以我開始調整策略,讓文章更貼近 Discover 的喜好: ✔ 加入大尺寸、吸睛又相關的圖 ✔ 改寫標題,不為吸睛而誤導 ✔ 聚焦時事與受歡迎的話題 ✔ 不重複張貼同樣內容在多個平台 寫作是場長跑,了解演算法不是投機,而是用聰明方式把真心作品送到真正需要的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