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金是一名牙醫師,自我主張意識很強,他認為自己就是專業,病人不能質疑他的能力,更不能跟他五四三。太太阿雲說,「病人如果不聽他的意見,他就會生氣,氣病人明明非專業,到底在跟他這個專業牙醫爭什麼,如果病人繼續『白目』,他就把病人請出去。」看診的姿態強硬、理直氣壯,看世事的眼光也是一樣。
義診結束回到台灣,阿金隨即參加一場實業家生活營,七天六夜,生活營的每一個人不是董事長就是總經理,明明是有頭有臉的大企業家,身段卻很柔軟,言談溫文有禮,把自己縮得很小,把每一個人放大來尊重。這一場生活營震撼阿金的價值觀,他學習縮小自己,尊重病人的疑問,用心做到醫病關係最和諧。
心態改變了,阿金決定做一件很困難的事。台灣有許多身障人士,尤其腦麻、臥床、自閉症、唐氏症的病人要看牙齒很不容易,阿金成立特殊需求牙科治療診所,專門為身心障礙的病人看診。阿金說,「這一塊很不討喜,常常病人來了因為緊張不肯張口而白忙一場,也有可能病人無法吞嚥口水導致嗆傷而往生,所以十個醫生有十一個不願意做這一塊。」很多唐氏症病人都有牙周病,如果不定期清潔口腔,會有心臟病和關節炎的隱憂,為了病人,阿金明明知道很困難,卻是非做不可,因為難行能行,做就對了。
「醫生的使命是救人,一旦想太多,就會產生執著和恐懼,最後什麼都做不了。」阿金說。老智者有一個「普天三無」,無我不信任的人、無我不愛的人、無我不原諒的人,阿金說這三無實在太崇高,他做不來,但是參與義診之後,他發現自己慢慢往「普天三無」靠近。參與義診之後,阿金最大的改變就是同理心被喚醒,從前的他眼中只有自己,現在的他把自己縮得很小,看到很多珍貴的人性,也感受到純粹助人的快樂,能救人又能得到快樂,實在非常值得。
#助人之樂
#縮小自己
#放下身段
#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