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這聽起來很扯,像什麼網路小說的開頭。你們可以當我是瘋子,也可以當這是一場惡作劇,但萬一我是認真的呢!?
在管理員發現異常並刪掉這篇文之前,我希望你們至少能花幾分鐘看完。
我是一個從「非常遙遠」未來回到這個年代的時間旅行者。至於我怎麼做到的、為什麼回來,看到故事最後你自然會明白。更重要的,我回來的目的是希望在一切發生之前,留下一個警告。你們現在所處的21世紀,是地球歷史上「最後的純真」年代。此刻的你們正為 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即將到來而感到興奮,期盼著一個更方便、美好的未來。
而我,是從你們所謂的「美好未來」過後的數千年而來。讓我告訴你們,在「你我相隔的這數千年間」到底發生了些什麼。
AGI 通用人工智能
首先,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實現,並未帶來傳說中的烏托邦,反而催生了一個極度富足而又空虛的時代。醫學的進步將人類壽命推至一百六十歲的巔峰,地球人口也隨之暴增至一百四十億的恐怖數量 。然而,社會政策與人性教育並未跟上 AI 帶來的變動,伴隨著 AI 機器人工業的發展,AI 搶走的不是人類的工作,而是人類的「生活目標」。
因為面對 AI 時的無能感,整個世界陷入一種漫無目的「空虛感」。
能源匱乏、地球暖化、惡性通膨,及貧富差距的擴大,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導致全球社會秩序動盪,政府負債瀕臨破產。民主強權國家的掌權者做出「復興往日榮耀」的政策,卻是選擇性的放棄高達30%的底層人口,將資源集中於前端民眾。
這不是陰謀論,而是注定發生的未來歷史。
第三次世界大戰 - 核戰浩劫
隨後,趁著極權國家因內部經濟問題而造成政權崩潰、民不聊生之際,民主陣營以「人道救援」及「債務追討」為由,對極權國家出兵,引發了地球史上最慘烈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清洗,將國內底層、反對民意與過剩的人口通通送上戰場。最終,在引發一連串的核浩劫後,由民主政營取得全面勝利,人類迎來短暫的「假性和平」。
第三次世界大戰後,地球人口剩下不足 40億,陣亡人口高達100億。而地球環境也因為核浩劫減少了70%可居住空間,大多集中於環太平洋區域。南北兩極因為暖化早已經是汪洋大海,而戰爭中核彈在歐亞兩塊大陸上互轟,造成兩塊大陸幾乎生態滅絕,亞洲主要剩臨太平洋的東岸,而歐洲則僅剩臨大西洋沿岸區域。
倖存的人類主要集中於北美及環太平洋上的少數據點。其中,掌握著強大 AI 算力及戰略攔截科技的北美洲及太平洋島國,成為主要文明殘存的孤島。
第四次世界大戰 - 黑暗地球
歷經核戰浩劫後的地球,生態崩壞,資源嚴重短缺,能源及算力變成珍稀資源。因為經濟、社會各層面的總總遺毒,國家營運更加困難,當權政府開始變得極權,藉著社會穩定的名義進行嚴密監控,甚至變本加厲實行了戒嚴。
當時的政府都面臨可怕的債務,儘管是最強盛的國家在當時的通膨率都達到不可思議的40%。最終,扛不住內部壓力炸鍋,強權大國憑藉著科技優勢,當權者再次觸發國際間戰爭,打著社會解放主義的名義,實質是對鄰國資源的侵略,連鎖反應下掀起了漫長與黑暗的「第四次世界大戰」。
人類最後一次的世界大戰已非傳統軍事武力戰爭,而是以 AI 駭客伴隨生化攻擊為主的城市間的滲透戰,最終導致多個城市生命維持功能大規模失效,例如大停電、致命傳染病。這一段後史稱為「黑暗地球」的年代,陣亡人數高達25億。
企業治國時代
第四次戰後,國家組織已名存實亡,當權者以私人自利益為重,假國家之名搜刮所有資源滿足私慾。與大型企業串通合謀,大型企業藉由協助債務及解決社會民生問題而獲得實質掌權,地球也逐步進入「企業治國」時代。
特別是,接連兩次的世界大戰造成多數國家滅亡,數以億計的人沒有了國家歸屬,世界各地充斥著嚴重種族及難民問題,最終都依附到巨型企業之下,於是乎興起了「企業居民」的浪潮。
普通人要帶著資產投靠企業,獲取身份與生存保障。有價值的資產包括:實質資產、腦力勞力、健康器官等。無資產者無法獲得企業居民身份,最終只能被排除在巨型城市之外,大多數只能流浪於荒野間,終至滅絕。
可以想見,在資源艱困的那個年代,要取得企業居民身份必然又是一道現實殘酷的考驗,物盡天擇。時約西元2250年,地球上只剩下不到五億人。而全世界主要由七大巨頭說了算:賽斯拉、微果、索尼塔、添寶、黑岩、輝塔和天霸集團 。
這,就是你們的未來。一個用95%的人命換來的,冰冷而高效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