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Q:富豪之路的起點 - 2025 年 8 月 9 號 00526 週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本週課程概述

本週James老師深入探討了兩大核心思想。首先,老師強調了指數基金選擇的關鍵性,指出並非所有指數基金都能帶來財富,特別是與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QQQ)相比,投資S&P 500指數基金(SPY、VOO、VTI)或全球指數基金(VT)可能會讓人錯失成為頂級富豪的機會,甚至淪為「以為自己有錢的窮人」,因為QQQ的長期年化報酬率遠遠超越其他指數。其次,老師著重闡述了家庭與財富之間關係的經營智慧,強調在累積財富的同時,必須維繫良好的夫妻及家庭關係。老師認為,金錢是用來服務人類以實現幸福快樂的人生,而不應成為焦慮或導致家庭破碎的根源。因此,財務溝通、親人之間的信任與關懷,是與投資同等甚至更為重要的課題。

raw-image

本週課程重點

指數基金報酬率的巨大差異與投資決策

本週James老師的核心論點在於,大眾普遍對指數基金的認知存在誤區,以為只要投資指數基金就能致富,但實際情況是不同指數基金之間的長期報酬率存在驚人的差異。老師透過詳細的歷史數據比較,揭示了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QQQ)在長期表現上遠超其他廣受歡迎的指數基金,如S&P 500指數基金(SPY、VOO、VTI)和全球指數基金(VT)。

老師指出,QQQ在40年的年化報酬率為14.12%,而SP500僅為8.95%;在25年期間,QQQ為9.88%,SPY為6.34%;即使在較短的17年和10年期間,QQQ的年化報酬率也分別高達15.8%和18.17%,遠高於SPY/VOO/VTI的9.6%及11.8%,以及VT的5.7%及7.85%。老師強調,這種「天差地別」的績效,使得投資QQQ的人有望成為富豪,而投資SPY或VT的人則可能成為「以為自己有錢的窮人」,尤其是VT,將使人變得「非常窮」。

老師總結,選擇正確的投資方向至關重要,不能隨意選擇基金。他還特別強調,不應為了避免短期資本利得稅而放棄轉向高回報的QQQ,因為繳稅是一時的,而高回報是長期的,不應讓短期考量影響長期目標。

家庭財務溝通與關係維繫

James老師在課程中深入探討了家庭關係,特別是夫妻之間以及子女與父母之間的財務溝通。老師指出,許多家庭在談論金錢時容易產生衝突,這可能源於不夠坦誠或缺乏共識。

在夫妻關係方面,老師強調應「凡事與配偶分享」,採取「碎碎唸」的方式,將自己所想、所做的事情(包括投資決策、報名課程等)隨時告知對方,建立同步與透明度,而非隱瞞或獨斷。這種持續的溝通能讓對方產生「歸屬感」和「參與感」,無論結果好壞,都能共同承擔責任,避免一方承受過大壓力或產生不被信任的感覺。老師以自身管理公司的經驗為例,強調透明化管理能讓團隊成員清楚方向、共同承擔責任,減少主管壓力。

在子女與父母的財務關係上,老師建議子女應及早與父母溝通未來可能面臨的醫療、照護等財務安排,並可考慮「安養信託」等工具,以確保父母資金在無法自理時能被妥善管理,避免突發狀況導致混亂。溝通時應語氣溫和,表達關心而非掌控,並可舉例說明,讓父母慢慢接受。老師還強調,子女應在父母發病前就積極關心其健康,包括飲食、飲水、腸道、睡眠、以及定期檢查血糖血壓等,預防勝於治療,這不僅能提升父母的生活品質,也能為子女省卻日後照護的心力與金錢。

現金流安全與年輕人的資產配置

James老師強調,無論投資經驗多寡,資產配置中保持充足的現金流至關重要,將現金比喻為「諾亞方舟」,能在市場波動或突發事件時提供安全與穩健的保障。老師建議一般投資者至少持有30%的現金,例如採取70/30的股債比(股票/現金),這比80/20更穩健。

對於年輕人,老師特別指出,由於資金較少,應優先準備好一年的緊急備用金。例如,如果只有20萬台幣而一年需30萬緊急費用,則不應全數投入投資,而應先補足緊急備用金。即使資金只有50萬台幣,且一年緊急備用金需求30萬,那也只有20萬能用於投資,此時現金比例將高達60%。直到累積到100萬台幣,且30萬緊急備用金已充足時,才開始能進行較為全面的資產配置。老師強調,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急於一時,人生漫長,應確保有足夠的現金流以應對突發情況,避免「一次大水災就被淹死」。

學員問答精選

江: 擔憂父母未來醫療費用的年輕學員,尋求具體數字目標

學員是一位27歲的年輕人,其父母約60歲,擔心未來父母的醫療費用不夠,希望老師能提供一個預估的數字目標,以便提前規劃。他還擔心如果父母沒有控制好血糖等基礎病,會增加未來的照護時間和費用。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以自身經驗為例,其母親在80歲開始照護時約需600萬台幣。考量20年後的通膨(保守估計0.2%),預估屆時照護兩位父母可能需要約1000萬台幣。老師強調這筆費用會依序使用,且若父母健康維護良好,無基礎病,可延緩照護時間。他建議學員可從現在起每月儲蓄1萬台幣作為父母照護金。老師也建議學員應積極帶父母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特別是新陳代謝科,關注血糖、膽固醇等基礎病指標,並及早處理聽力、視力、膝蓋等問題,以預防延緩病情,減輕未來負擔。

永林: 退休帳戶的投資轉換與公司提撥問題

學員詢問如何將其退休帳戶中(特別是以前公司的Fidelity帳戶)的資金轉移,以及目前工作單位(TIA)退休帳戶中沒有QQQ選項的問題,考慮是否可以互相轉換。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表示,已離職的公司退休帳戶可以進行「Rollover」(轉移)到個人退休金帳戶(IRA),這樣就能自由選擇投資QQQ。但對於仍在職的公司退休帳戶,如果其提供的投資選項績效不佳且沒有QQQ,則建議停止向該帳戶提撥。剩餘的資金應優先投入IRA,或直接放入一般投資帳戶(Blockage)購買QQQ,並堅持「打死不賣」的原則。

W: 是否需要購買長期照護保險

學員的同事在40多歲離婚時購買了長期照護保險,學員對此有疑問,認為不一定每個人都需要,並考慮是否可以等年齡大了再購買。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明確建議:任何時間點都不要購買長期照護保險。他強調,這類保險「一點都不Care(不值得),」自己累積足夠的財富才是最保險的

小娟: 聽從網紅建議投資長期債券並虧損後轉投QQQ的經驗分享

學員分享自己過去曾聽從網紅建議,將多年積蓄壓在美國長期債券,甚至使用債券質押方式大量購入,導致負18%的虧損。後來接觸到老師的課程,清倉虧損的長期債券,轉投00662,並為此表達感謝。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聽聞後表示慶幸學員及早轉出,否則現在可能已虧損50%,並肯定學員的正確轉變。

瑞: 台灣投資者購買TQQQ的管道與借貸運用

學員提到老師課程中建議搭配15%的TQQQ,前提是已有龐大的QQQ核心部位。他詢問台灣投資者是否只能透過「複委託」購買TQQQ,因為他已將海外券商資金匯回台灣。同時,他也詢問隨著薪水和房價上漲,是否應將房貸額度借到滿,持續投入QQQ。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確認台灣投資者可以透過複委託購買TQQQ,並提醒需控制好最低稅負制。對於借貸運用,老師強調「能借的錢都應立即借出並投入市場」(例如QQQ),「永遠不要去還錢」。他指出,應將理財型房貸的額度全部借出,投入如00865B等高利差的投資標的,利用套利空間產生收益,並將其視為可動用的現金流,這樣比讓資金「睡在銀行」更有利,且未來需要用錢時可透過質押而非賣股來獲取現金.

路: 夫妻財務各自管理與家庭溝通的實踐經驗

學員呼應老師關於夫妻、家人溝通的重要性,並分享現在年輕夫妻傾向各自管理大部分財務,僅提撥一部分用於家庭開支,並在年度分享投資成果。他認為這種方式比一人獨攬財務決策更好,能建立信任感。他也提到自己的父母因信任而支持他們賣地投資QQQ的例子。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贊同學員關於夫妻間溝通的重要性,再次強調「碎碎唸」是有效的溝通方式。這能讓伴侶對財務狀況和投資方向有概念和參與感,而不是等到問題發生時才被告知,從而建立信任和共同承擔責任的基礎。老師肯定學員家庭基於信任而共同參與投資決策的成功經驗,並指出家庭成員間的愛與信任是處理財務關係的基礎.

蔡: 學員家人賣保單、借信貸all-in QQQ與老師過往個股投資經驗

學員分享其姐姐聽從老師建議,賣掉十幾張賠錢保單並借信貸全力投入00662,但周遭親友包括丈夫和小孩都認為她「走火入魔」,且許多人仍認為投資個股比指數基金更賺錢。學員因此想請教老師過去投資個股的經驗,為何最終轉向推廣QQQ指數基金。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分享其30多年的投資經驗,早期雖也曾投資個股並賺錢,但扣除稅費後,其回報率並未超越QQQ。老師解釋,個股操作需要頻繁進出,這對廣大學員而言難以實現有效同步。此外,2022年市場下跌時,許多人無法承受個股的波動。老師總結,即使他作為經驗豐富的投資者,20年來也未曾戰勝QQQ,因此建議學員放棄個股投資,因為其效益並未比投資QQQ更好,且操作難度更高。

W: 老師對財富集中化與主動型ETF (如00757) 的看法

學員提到老師關於未來財富會越來越集中、「大者恆大」的觀點,並詢問之前推薦過的00757(追蹤FANG等科技巨頭)是否會比00662(QQQ)在未來更有優勢,尤其是在AI趨勢下,巨頭可能更強。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明確指出,00757是主動型基金不具可預測性,且波動率高難以進行資產配置,因此不推薦。他解釋00757在2022年跌幅過大,許多投資者無法承受。老師強調,即便巨頭趨勢明顯,也應選擇可預測性強且績效優於00757的產品,例如QQQL。他甚至建議台灣投資者若想集中投資巨頭,可自行組成QQQ前十大成分股的投資組合,這比00757更具靈活性和可預測性。老師重申,績效絕非選擇標的唯一因素,可預測性更重要,並指出長期而言,沒有任何指數基金能超越QQQ。

歐拉: SPY與黃金計價的表現比較

學員分享了他對SPY績效的觀察,指出如果以黃金計價,SPY在過去幾十年來只約略趕上通膨,其價值會多次回到過去水平。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感謝學員分享其研究發現,並未深入評論。此發言間接呼應了老師關於QQQ遠勝於SPY的觀點,並再次強調非QQQ類基金表現的局限性。

姚: 對歷史與人性的看法,以及如何將其應用於生活

學員提問關於老師過去曾提及對歷史和哲學的興趣,詢問老師如何平衡對歷史的懷疑與尊重,以及人類是否從歷史中學到教訓,如何在投資和人生中應用這些智慧。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分享,他看待歷史的重點在於思考古人的生命意義和修為,並將歷史分為兩個層面:精神層面(如老莊思想、佛經、聖經等經典,蘊含永恆不變的智慧,值得學習其思考方式)與動物性層面(人類的殘忍、自私等特質從未改變)。老師強調,閱讀經典的目的是「」而非「批判」,應將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例如學習「不獨親、不獨子、己子」的古訓,將他人視如己出.

語: 台灣複委託購買QQQ的稅務與資金利用問題

學員詢問在台灣透過複委託購買QQQ若「永不賣出」是否無問題,以及為何不應將理財型房貸額度借出全部利用,而是讓錢「睡在銀行」。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指出,即使不賣出,若資產達數億,每年產生的資本回報仍需繳稅(20%),且臨時需要現金流時仍需賣出。他強調,理財型房貸額度應全部借出,投入如00865B等高利差投資標的,讓資金增值並賺取套利空間,而非讓錢閒置於銀行。老師重申「能借的錢要立即馬上借出來,永遠不要去還錢」,因為借貸成本低,投資回報高,能最大化資產增值,並提供隨時可用的現金流,避免在需要時賣出投資標的。老師再次強調,「市場永遠是低點」,鼓勵學員立即投入,不要因小失大。

匿名/語: 為子女儲蓄與教育觀念

學員提到自己每月為三個小孩各投入五萬台幣購買0050,並計劃將來用於子女買房或留學,詢問老師的看法。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建議,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可以考慮更高槓桿的投資(如00670L)並長期投入,讓其資產在成年時有顯著增長。對於即將成年或已成年的子女,老師建議降低槓桿或調整為一半槓桿,因為他們很快就需要動用資金。 老師特別警示: 不建議讓子女過早知道龐大的財富或股票帳戶的存在。他建議只讓他們知道小額投資的成果,例如從1000元增值到10萬元,以培養正確的金錢觀和奮鬥精神,而非使其產生不勞而獲的心態。老師更指出,父母不應主動灌輸子女「出國留學」等觀念,應讓他們自己產生動力和想法,且對於留學費用,也應鼓勵他們爭取獎學金。

餅: 感謝老師的教學

學員表示自己是從2022年開始跟隨老師的老學員,沒有問題,純粹上來感謝老師。

老師回覆摘要:

老師感謝學員的支持。

留言區精選回覆

關於家庭基金管理

老師認為,家族基金並非必要,因為需要專人管理,若無人管理最終可能失敗。他建議只需顧好自己的下一代,正如巴菲特僅關注其子女,無需顧及更遠的後代。

關於伴侶關係經營

老師認為,關鍵不在於「選擇」伴侶,而在於「成為」一個值得被愛的伴侶。應先審視自己不喜歡伴侶的行為,然後避免自己去做;希望伴侶具備的特質,自己應先做到,例如希望對方坦白、關心、傾聽,自己就應該先這樣做,才能自然擁有美好的關係。

關於券商出借與股票質押

老師澄清,他們推薦的是股票質押,以2%的利率借出資金供投資使用,強調這是利用低成本資金來獲取投資收益,而非將股票借給券商。

關於儲蓄險與00662

老師建議將00662作為替代,並提到有學員已將儲蓄險解約轉投00662,強調要對正確的投資理念有耐心,長期而言成果自會顯現。

關於對QQQ、SPY、VT等指數基金的誤解

老師嚴厲指出這是錯誤觀念,強調QQQ、SPY、VT等不同性質的指數基金之間不存在「均值回歸」,如同蘋果不會回歸成橘子。他以台積電與中鋼為例,強調不同公司之間不會「回歸」,只有長期回報率可能回歸其平均值。

關於加密貨幣投資

老師不建議投資加密貨幣,認為不如投資TQQQ或QQQ。

關於ChatGPT的應用

老師提醒,ChatGPT不會比使用者更聰明,若不懂如何提問,只會得到錯誤答案,因此在投資決策上不能盲目依賴。

關於HSQ產品

老師表示,只要HSQ的表現與QQQ接近,其內部結構(如Total Return Swap)就不需過於關注,因為主要看其與QQQ的績效連動性。

關於資產不讓小孩知道

老師再次強調,不應讓小孩子知道家裡有太多資產,大學畢業能給50萬台幣已經很多了,其餘大額資產不應讓他們知道。

關於年輕人投資TQQQ/QQQL

老師指出,TQQQ或QQQL等槓桿基金可以長期持有,但必須每年進行「聰明再平衡」,將增值部分轉為現金。若不進行再平衡,長期後資產可能打回原形,將導致白忙一場。再平衡是槓桿基金投資成功的關鍵。


免責聲明: 本週報所包含的任何資訊僅供 個人學習與參考 之用, 不應被視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專業意見或決策依據 。投資涉及固有風險,可能導致本金損失。任何依賴本週報內容進行的投資或其他行為,其 最終風險與責任完全由使用者自行承擔 。CLEC 投資理財頻道及其相關人員對於因使用或依賴本週報內容所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 概不負責強烈建議您務必觀看完整的課程影片、參閱講義,並進行獨立的思考與判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非官方) CLEC 投資理財頻道週報
8會員
13內容數
本週報節錄 James 老師課程要點與提問摘要,供學員複習參考與交流使用。歡迎留言討論課程內容,若有錯誤,請透過私訊協助指正,將會儘速更新。
2025/08/03
本週課程中強調在人工智慧與數位金融時代,財富將更加集中,多數人恐將落入貧窮。為避免此趨勢並實現世世代代的富有與快樂,學員必須學會成為資本家,掌握善用負債(如台灣低利率的以房養老與理財型房貸)來活化資產並加速財富增長。同時,務必選擇正確的投資標的(如納斯達克10
Thumbnail
2025/08/03
本週課程中強調在人工智慧與數位金融時代,財富將更加集中,多數人恐將落入貧窮。為避免此趨勢並實現世世代代的富有與快樂,學員必須學會成為資本家,掌握善用負債(如台灣低利率的以房養老與理財型房貸)來活化資產並加速財富增長。同時,務必選擇正確的投資標的(如納斯達克10
Thumbnail
2025/07/27
本週週報強調主宰財富,擺脫貧窮醬缸思維,並透過無腦長期投資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實現財務自由。提醒資產配置與現金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健康篩檢(如低劑量電腦斷層)作為財富基礎的關鍵性。同時,AI浪潮預示市場未來巨大成長潛力,鼓勵投資者保持樂觀。
Thumbnail
2025/07/27
本週週報強調主宰財富,擺脫貧窮醬缸思維,並透過無腦長期投資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實現財務自由。提醒資產配置與現金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健康篩檢(如低劑量電腦斷層)作為財富基礎的關鍵性。同時,AI浪潮預示市場未來巨大成長潛力,鼓勵投資者保持樂觀。
Thumbnail
2025/07/20
本週課程核心強調克服人性,實踐長期被動投資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QQQ)。James老師深入剖析「洞穴理論」,指出多數人因短視及對房產的錯誤認知,錯失長期財富增長機會。課程特別強調,操作槓桿型ETF(如TQQQ)必須嚴格執行「聰明再平衡」,以穩健累積財富並避免高額回撤風險。
Thumbnail
2025/07/20
本週課程核心強調克服人性,實踐長期被動投資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QQQ)。James老師深入剖析「洞穴理論」,指出多數人因短視及對房產的錯誤認知,錯失長期財富增長機會。課程特別強調,操作槓桿型ETF(如TQQQ)必須嚴格執行「聰明再平衡」,以穩健累積財富並避免高額回撤風險。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