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課程概述
James 老師在本週課程中核心強調,在人工智慧與數位金融時代,財富將更加集中,多數人恐將落入貧窮。為避免此趨勢並實現世世代代的富有與快樂,學員必須學會成為資本家,掌握善用負債(如台灣低利率的以房養老與理財型房貸)來活化資產並加速財富增長。同時,務必選擇正確的投資標的(如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因錯誤的標的將導致資產增長速度遠遠落後,甚至淪為「富有的窮人」,最終無法實現財務自由的終極目標:免除恐懼的自由與快樂花錢的權利。

本週課程重點
退休資產活化:以房養老與理財型房貸的策略應用
James 老師指出,對於已退休但資金不足、且房貸已繳清的長輩,「以房養老」是獲取穩健現金流的有效方式。這能讓他們在沒有穩定收入的情況下,透過房屋價值持續獲得生活費,同時不必動用原有的股票資產,使其能持續增值。老師特別提到,與傳統理財型房貸不同,「以房養老」更適合退休人士,因為理財型房貸對於無收入者可能帶來現金流壓力。他進一步說明了以房養老的申請條件,例如借款人需單獨擁有房屋、年齡與貸款年限之和需大於90(如60歲可貸30年),且屋齡加貸款年限需小於60。雖然多數銀行採浮動利率且扣除利息後的實得金額會有上限,但這仍是退休金不足者的穩健選擇。
相較之下,「理財型房貸」則更適合有穩定收入的年輕族群提前活化資產。老師與學員分享經驗,強調若在40歲左右房貸已繳清,及早辦理理財型房貸並將借出資金投入市場,能有20年的時間讓資產成長,風險相對較低且效益顯著。然而,老師也警告,若已接近退休(例如60歲且僅剩5年就要退休)才辦理理財型房貸,若市場下跌,每月的利息支付可能造成現金流為負,反而帶來風險。因此,決策時需充分考慮個人的年齡、收入狀況及距離退休的時間。
房產安全與租賃陷阱
James 老師提醒學員,國內長輩房產常有被詐騙集團詐取的問題,尤其是那些沒有抵押權設定的房產。為此,他強烈建議長輩即使繳清房貸,也不要塗銷銀行抵押權。此外,子女應協助父母前往地政事務所辦理「預告登記」和「地籍異動即時通」。老師解釋,「預告登記」可有效防止土地一屋二賣或原所有權人變更心意不配合過戶,確保權利優先於後續設定或查封。而「地籍異動即時通」則能在不動產權利有異動時即時通知相關人士,進一步防範詐騙。
此外,老師也藉由學員的實際遭遇,揭示了美國租屋市場中潛藏的「剝削陷阱」。許多大型租賃公司在簽約前可能隱瞞房屋實際狀況(如未打掃),並在簽約後額外收取高昂且不透明的隱藏費用(如垃圾處理費、地下水道費、網路費等)。電費甚至可能無法直接與電力公司連線,而是由出租公司統一收費,導致租戶無法控制用電量或查詢明細。老師透過自身居住公寓的管理費(HOA)與水電瓦斯開銷為例,說明無論租屋或自住,基本生活開銷在美國都相對高昂。因此,老師建議租房前務必仔細檢查房屋狀況,並問清楚所有合約細節與費用構成。
資本集中化下的財富加速器:質押借款與指數選擇
James 老師指出,在未來人工智慧與數位金融的發展下,財富將更加集中,預期全球財富將由10%富人掌握80%,進一步演變成1%甚至0.1%的人掌握80%財富。他強調,若投資標的選擇錯誤,如僅投資VT、SPY或VOO等指數基金,其未來回報率可能遠低於預期(例如SPY約12%),這將導致投資者儘管表面富有,實則將落入「富有的窮人」階級,因為與QQQ未來可能達到的25%回報率相比,資產差距將多出「兩個零」。因此,老師強力主張投資者必須選擇像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QQQ這樣能帶來高回報的標的,以跟上財富集中的腳步。
老師更進一步闡明,要真正加速財富積累,成為資本家,必須懂得善用質押借款。他以數據解釋,透過借貸而非花費自有本金,資產的長期增值將呈現指數級的巨大差異。例如,5000萬資產在40年內以10%回報率(扣除2%花費)可增長至22億,但若以12%回報率(透過借貸而非花費本金)則可增長至60億。老師強調,台灣的理財型房貸或以房養老利率極低(約2.X%),遠低於美國,形同「央行借錢給你」,是極佳的槓桿工具,不借「太可惜」。他鼓勵學員將借貸視為一種習慣,並指出安全質押的關鍵在於堅持「聰明再平衡」,確保資產上漲時將多餘資金轉入現金部位,並始終保留足夠的生活開銷資金,即使市場下跌也無需動用本金。
資產配置與市場關聯性再釐清
James 老師針對資產配置與再平衡的績效問題進行了深入釐清。他明確指出,資產配置和再平衡策略的績效,並非由策略本身決定,而是由「市場的未來走向」決定。老師強調,沒有人能預知市場未來是會持續上漲、下跌十年再上漲,抑或是其他情況。因此,任何聲稱某種資產配置方式「一定」表現較好的說法都是不準確的。
老師進一步解釋,資產配置最核心的作用,在於確保投資者在面對最糟糕的市場狀況(例如連續下跌十年)時,仍能感到「心安」,並且「能夠活著」。他強調,資產配置的首要目標是提供心理上的舒適區和應對極端風險的能力,而非追求短期或特定情境下的最佳績效。因此,投資者應選擇讓自己最舒服、最能承受風險的資產配置方式,並理解績效的最終決定權在於市場,而非個人策略。
學員問答精選
1. 岳鳳: 台股ETF與美股ETF的匯率影響及舊有美元保單的轉換考量
岳鳳學員提問關於台灣富邦NASDAQ 00662與美股QQQ之間的績效落差,並懷疑是否受台幣升值影響,考慮將子女的美元舊保單(年化報酬率3.5%)解約轉投00662,但又擔心匯率波動造成的實質損失。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解釋,00662與QQQ的績效差異源於匯率轉換,當初QQQ高點若以高匯率換算,換成台幣的QQQ也未創新高。老師強調投資應無視匯率波動及短期市場漲跌,有錢就立刻買進,買入後永不賣出。對於低報酬的美元保單,他建議果斷解約並全數投入00662,若為子女長期資金(30年),無需考慮槓桿或頻繁再平衡,買進後放著即可。
2. 岳鳳: 台灣高齡者租屋困境與投資個股的溝通挑戰
岳鳳學員進一步提出台灣老年人因「凶宅」疑慮而難以租到房子的社會問題,以及朋友投資個股被套牢卻不願賣出,詢問是否該幫助他們。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駁斥「凶宅」說法是房東藉口,並歸因於台灣理財教育不足與詐騙盛行(包括銀行與保險業)。他明確表示,對於不願傾聽投資建議的朋友,不應勉強幫助,因為「幫不了」且可能被責怪。他重申,資產配置績效好壞由市場決定,而非策略,且投資核心是不賣出。
3. 偉中: 以房養老實際案例分享與資產活化效益
偉中學員分享自己追隨老師兩年資產翻倍的喜悅,並分享了家中長輩辦理「以房養老」的實際經驗:72歲長輩透過合庫辦理,可領23年,每月領1.7萬元,成本約1-2萬手續費與每年保費。他認為這讓長輩有尊嚴地退休,同時子女的孝親費可轉為自身投資。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高度肯定此案例,強調「以房養老」不僅能讓長輩獲得現金流、有尊嚴地生活,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子女原本用於奉養的資金。他以數據說明,這筆每月1.7萬元的資金若由子女自行投資,在30年內以12%年化報酬率計算,將累積逾5200萬元,或1000萬元資產在30年後可變2.99億。這證明了以房養老能「幫你多出5000萬」甚至數億元,是一種聰明且高效的資產活化與傳承方式。
4. 華音: 投資房產處置後續的質押借款與資產配置規劃
華音學員報告已順利簽約處置投資房產,並詢問在台灣無資本利得稅的情況下,是否仍需採用質押借款方式獲取生活費,而非直接賣出債券部分,以避免維持率風險。她也提問聰明再平衡中2%再投入的限制,以及如何選擇標的以實現3%提領率。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承認直接賣出債券可避免質押風險,但強調質押借款能讓資產增值「多兩個零」。他以具體計算說明,不借錢的資產增長遠不及透過低利率借款來維持本金增值。老師建議,若薪資足以支付貸款,則應追求更高的Beta配置(例如0.8或0.9),如424或523資產配置,並在此基礎上透過質押提領3%的生活費。
5. P: 正確標的選擇與質押借款的心理障礙
P學員分享個人資產兩年內翻倍的經驗,並對比同事的退休帳戶,發現自己年紀較輕但資產更多,歸因於選擇正確的投資標的(QQQ而非SPY)。她也驚訝於許多人不相信高回報,且對質押借款心存恐懼,但卻不懼怕高額房貸。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再次強調,選擇QQQ這樣具25%預期回報率的標的,而非SPY的12%,能讓資產差距多出「兩個零」。他將不相信高回報的心態歸結為「窮人思想」。老師強力推崇質押借款是加速財富積累的「很好東西」,並指出台灣的房貸及以房養老利率低於央行利率,形同「不借白不借」。他鼓勵學員克服對債務的恐懼,將質押視為一種生活習慣,讓資產持續增值,而非動用本金。
6. 拉娜: 退休後投資轉型與0050的情感連結
拉娜學員分享,退休後即刻將理財型房貸還清並賣出長期國債,轉投00662,並打算研究以房養老。她特別提到老師關於VT/SPY會導致貧窮的言論,促使她立即將其轉換為00662。但她對持有台灣0050仍有情感上的「心魔」,難以完全捨棄。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理解對0050的情感連結「無法用金錢衡量」。他建議學員優先辦理以房養老以獲取現金流用於投資,並鼓勵她學習質押借款,即使是小額嘗試(如100萬質押借2-5萬元用於旅行),也能逐漸養成「借錢習慣」。老師重申,債務(若運用得當)是實現財富的關鍵。
7. 歐拉: 理財型房貸資金配置與資產平衡考量
歐拉學員剛取得理財型房貸750萬元,其中600萬元用於投資00662。他詢問這600萬元應如何配置,例如是否將部分作為現金放於理財型房貸帳戶內。他還提及原房貸寬限期後的還款壓力,以及薪資是否足夠支付貸款。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澄清,貸款應由薪水支付,投資部分則應盡量提高Beta值(如0.8或0.9,對應424或523配置)。他強調,所有可投資資金(600萬)都應納入資產配置的考量,並按比例分配到現金部位(例如600萬的三成即180萬可放00865B,其收益率約4.5%)。老師強調,錢不應閒置於銀行帳戶,而應投入能增值之處。
8. 歐拉: 401K轉換與市場下跌時的現金補充
歐拉學員正在進行投資模擬,並對未來401K轉存Roth帳戶時的稅務處理和現金流安排有疑問,特別是市場下跌時如何補充生活費與稅款,以及槓桿基金的配置。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建議,槓桿基金(如QLD/TQQQ)應主要配置在Roth帳戶。當市場下跌或需支付稅款/生活費時,應從Roth帳戶內的現金部分(例如總資產的30%)取出,轉入券商帳戶作為現金(如SWVXX,質押率96%),而非賣出股票或加碼投資。他強調,現金是重要的「緩衝」,即使市場腰斬,也能透過高質押率的現金部位維持現金流。老師再次提醒,所有資產(無論Roth或一般券商帳戶)都應合併計算Beta值,以全面掌握風險。
留言區精選回覆
如何在台灣建立信用歷史以利貸款?
James 老師建議,一開始應先辦理信用卡並按時全額繳清,約一年後即可申請小額信用貸款,持續按時還款,如此將能有效累積信用,最終會有許多銀行主動提供貸款。
質押借款是否會被銀行要求還款?
老師說明,質押借款通常不會被銀行要求還款,除非擔保品不足,此時需補繳保證金或降低槓桿。他建議分散質押管道,避免單一券商抽銀根。
賺錢與陪伴家人何者為重?
James 老師認為,雖然賺錢很重要,但應優先陪伴家人(包括父母與小孩)。他強調,賺錢未來還有機會,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逝去便不再回來,因此陪伴的價值遠大於短期的額外收入。
關於某些ETF的投資警示?
老師強烈警告,SPYI (QQQI)這類高收益型ETF不應投資。他解釋這類基金風險高,可能導致本金大幅折損,不符其定義中「本金不可折損」的現金概念。
免責聲明: 本週報所包含的任何資訊僅供 個人學習與參考 之用, 不應被視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專業意見或決策依據。投資涉及固有風險,可能導致本金損失。任何依賴本週報內容進行的投資或其他行為,其 最終風險與責任完全由使用者自行承擔。CLEC 投資理財頻道及其相關人員對於因使用或依賴本週報內容所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 概不負責。 強烈建議您務必觀看完整的課程影片、參閱講義,並進行獨立的思考與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