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課程概述
James 老師在本週課程中核心想傳達的觀點,是引導學員正視並克服深植人性的短視與匱乏思想,進而把握市場長期上漲的巨大潛力。老師揭示了人們普遍存在的「洞穴理論」——一種因恐懼和錯誤認知而自我設限的投資心態,以及源於遠古「戰鬥或逃跑」本能所導致的短期風險規避行為。老師強調,要實現長期致富,投資者必須培養「反人性、無人性」的紀律,專注於長期資產配置,將金錢視為工作者而非情感負擔,並徹底扭轉傳統的購屋置產觀念。這如同從只見眼前小石塊的洞穴,走向擁抱廣袤森林的陽光,意識到財富的增長與市場的本質皆是長期向上,耐心與紀律才是開啟億萬人生的鑰匙。

本週課程重點
洞穴理論與匱乏思想
James 老師指出,許多人在投資上表現出極度短視的現象,將投資視為僅僅幾年甚至幾個月的短期行為,渴望一夕致富,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卻願意花30年繳交房貸。老師將這種短視,以及認為財富和好運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的「匱乏思想」,比喻為躲在「洞穴裡面」的人,腦袋進水,總為自己的貧窮尋找理由。他強調,這種思維模式是導致人們錯過長期致富機會的根本原因。
克服人性弱點以實現長期投資成功
James 老師深入探討了投資者在市場中的失誤,認為這主要源於人類「人性」中的缺陷。他解釋,人類自遠古時代便遺傳了「戰鬥或逃跑」的本能(如打獵時遇到風吹草動就立即逃跑以求生),導致現代人在股市中一遇到波動或風險,即便是不影響長期趨勢的短期下跌,也傾向於恐慌性出場。老師提出,要克服這種由遺傳基因造成的恐懼,投資者必須學會「反人性、無人性」,不把金錢視為感性的情緒來源,才能在市場長期向上的大趨勢中,實現穩健的投資成功。
重新思考置產觀念:流動資產的重要性
James 老師在本週課程中強烈呼籲學員「摒棄購屋置產的觀念」。他批判許多人將一生積蓄投入房產,最終卻可能面對居住於「老舊破爛」房屋,甚至因天災(如水災、火災、地震)導致資產一夕化為烏有的高風險。老師強調,股票、現金等流動資產具有極高的靈活性,可在「1秒鐘內流到全世界任何地方」,遠勝於固定不動的房產。他建議應將資金投資於實業與股票,最終達到「買房子就跟買拖鞋一樣簡單」的財務自由境界,並享受租賃最新、最便利居住環境的優勢。
槓桿型ETF的資產配置與智慧再平衡
James 老師詳細闡述了槓桿型ETF(如TQQQ)的投資紀律,核心在於「智慧再平衡」。他提醒,儘管槓桿型ETF潛在收益高,但在極端市場下跌時,可能面臨90%甚至99%的巨大虧損。因此,老師建議投資者每年應定期將槓桿型ETF的獲利部分轉移到現金部位,這不僅能鎖定利潤,還能在市場修正時提供充足現金進行補倉,從而有效降低風險並提升長期整體績效。他強調,槓桿型ETF的配置比例不應超過原型基金且不應超過現金部位,且投資組合的Beta值應保持在1.0以下,以確保穩健成長,避免資產歸零或長期無法回本的困境。
學員問答精選
1. Watson (華生): 關於財富傳承與晚輩財商啟蒙的作法
華生學員分享了透過共同觀看James老師的影片,引導不到20歲的兒子接觸先進金融理念,並為其開設投資帳戶定期投入資金,成功啟蒙兒子財商的經驗。他同時也詢問,是否能將此模式推廣給親友的晚輩,幫助他們實現財務自由,並對於槓桿型ETF在長期累積大量財富後,如何進行資產配置以應對極端市場波動感到好奇。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高度讚賞華生學員的作法,認為共同學習和邊看邊討論是啟蒙年輕人財商的最佳方式。他鼓勵年輕人應從事感興趣的工作而非僅為錢,因為長期投資能帶來超乎想像的財富增長。針對槓桿型ETF的配置,老師強調無論金額大小,每年都必須進行「智慧再平衡」。將槓桿型ETF的獲利部分轉移到現金,這不僅能鎖住利潤,也能在市場下跌時提供充足資金進行補倉,這項獲得諾貝爾獎的資產配置理論,能確保穩健增長,避免資產在劇烈下跌中歸零。
2. Mike (麥克): 面對財富新高與市場波動的心態,以及數字貨幣立法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麥克學員分享了自己在財富屢創新高時仍會產生「得失心」的困惑,難以達到老師所說的「不為漲跌所動」的平穩心態。他同時也提問,美國眾議院通過的數字貨幣相關法案(「Genus法案」)以及川普對比特幣的態度,是否會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重大變革,特別是對傳統銀行模式和未來的資產儲備形式。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指出,學員的「得失心」源於對金錢的匱乏思想。他鼓勵學員應將現有資產想像為最終會「再加兩個零」的規模,如此便能從更高的視角看待並學會花錢,因為「賺錢容易,花錢難」。針對數字貨幣立法,老師解釋「Genus法案」旨在將穩定幣置於陽光下,確保數位美元的穩定與合法,這是美國為維護其貨幣霸權的關鍵一步。他預測,未來比特幣和以太幣也將成為美國重要的資產儲備,所有實體資產最終都將鏈上化並24小時交易,但這些變革主要影響大額匯款和國家金融控制,對一般民眾的日常影響相對較小.
3. Cola (C口): 夫妻資產配置比例與現金流規劃的困惑
C口學員表示自己已將個人資產配置調整為80%原型基金、20%槓桿型ETF,感到壓力釋放。她詢問,能否將先生的帳戶配置為50%原型基金、50%槓桿型ETF以分開管理。同時,由於計劃明年退休,她擔憂目前僅佔總資產16%的現金儲備是否足以應對退休生活。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強調,資產配置必須是「非常個人化」的,不能簡單套用他人比例。對於即將退休的學員,他重申「現金先行」的原則,建議無論總資產多少,都應至少預留足以支付15年年開銷的現金作為安全墊。即使市場上漲導致現金佔總資產的比例有所下降,只要現金的「絕對金額」仍能覆蓋15年的生活開銷,便足夠應對潛在的市場低迷。老師特別提醒,若現金無法支撐15年開銷,則尚未滿足退休的資格標準。
4. Li (理): 槓桿型ETF在初期累積階段的補倉策略與市場波動應對
理學員詢問,在TQQQ投資的初期累積階段,資金量較少且有家庭開銷壓力時,應如何在市場震盪(特別是受央行政策影響)時進行補倉或再平衡。他同時質疑,在這種情境下TQQQ的增長率是否真能超越QQQ,並指出今年TQQQ一度跌破去年投入點。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再次強調,「市場震盪、國際局勢、市場分析、財務報表、經濟局勢、央行政策」等「所有一切都與我們無關」。投資者不應受外部因素影響,因為真正的決策者(如公司CEO)都不緊張,股東更無需緊張。針對TQQQ的策略,老師重申「有錢就買,立即市價買進」的原則,不應等待或預測市場。他再次強調「智慧再平衡」對於槓桿型ETF的重要性,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老師指出,有現金進行再平衡或補倉(最多兩次,不可補光現金)可以顯著提升績效,即使TQQQ在短期內表現不如QQQ,長期來看仍會因再平衡而受益。他提醒,槓桿型ETF在市場大跌時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回本,因此現金儲備和紀律性再平衡至關重要。老師再次強調,資產配置應維持至少30%的現金,且槓桿型ETF的比例不超過原型基金和現金部位,Beta值也不應超過1.0。
留言區精選回覆
Youtube每週課程是否考慮直播?
James 老師表示,目前YouTube直播與Clubhouse差異不大,僅YouTube可觀看講義.
如何有效學習老師的投資理念?
James 老師建議學員從影片編號00451開始按順序觀看所有影片和短片,並勤做筆記,針對不理解之處再提問,才能真正將知識吸收.
資產配置是否應依據個人狀況調整?
James 老師強調資產配置是「非常個人化」的,他會根據學員是保守型、積極型或新手白紙,給予不同的「藥方」,切勿將針對他人的建議照單全收.
燕麥奶對健康的影響?
James 老師指出燕麥奶因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可能導致血糖飆升,建議改喝豆漿或直接攝取纖維素. 他個人飲食原則為少碳水化合物,不懼怕攝取魚肉和健康油脂.
為何市場下跌常常沒有明確理由?
James 老師表示,市場的漲跌與新聞、匯率等外部因素「一點關係都沒有」,他認為下跌往往是金融圈為「割韭菜」而操作的結果,投資者無需找尋原因,只要堅持「不賣」就不會被影響.
美金貶值對QQQ的影響?
James 老師指出,投資者無需擔心美元貶值,因為若美元不值錢,資產(如股票)便會相對增值. 他強調,投資者持有的是資產而非單純的貨幣,市場會自然反映貨幣貶值帶來的資產價格上漲.
Beta值如何計算?
James 老師澄清,其系統中QQQ被設為Beta 1.0的基準,與外界以S&P 500為基準的計算方式不同. 他提供連結供學員學習其Beta計算方法,強調理解Beta值對於衡量波動和規劃退休資產至關重要.
黃金與S&P 500的長期表現為何不如QQQ?
James 老師引述數據,指出從2005年至今,QQQ(含股息再投資)的回報遠高於黃金和S&P 500. 他解釋,政府無度開銷導致貨幣貶值,黃金上漲是通膨的跡象,而S&P 500則難以跑贏通膨. 他強調,持有資產,特別是科技股(QQQ),是抵抗貨幣貶值和實現增值的關鍵.
TQQQ歸零的定義?
James 老師澄清,「歸零」並非指TQQQ真的變成零,而是指它從高點大跌至極低點(如幾毛錢),導致其流動性凍結,難以出售或需極長時間才能回本. 他強調,這正是「智慧再平衡」的必要性,以規避此風險.
年輕人是否可直接投資TQQQ?
James 老師表示,若年輕人能以每月定期定額的方式長期(如40年)投資TQQQ,並嚴格遵守智慧再平衡紀律,是可行的. 但他強調,切勿將大筆一次性資金全數投入,因市場大跌可能導致資產數十年無法回本.
投資保險和信託的建議?
James 老師不建議投資保險和信託,認為其「一點都不保險」.
短期債券的選擇?
James 老師建議現金應投資於短期債券,如美國的SWVXX、BIL、SGOV、BOXX等,或各國少於一年的債券(最好三個月期),而非一年以上的債券.
「等待」在投資中的意義?
James 老師強調,在投資和人生中,「等待」是最大的時間浪費. 他鼓勵「有錢就買,立即市價買進」,不要等待市場時機或預測未來,因為市場可能會持續上漲很久.
金融工具的本質與應用?
James 老師指出,所有金融工具(包括QQQ、QLD、TQQQ、現金、比特幣等)本身沒有好壞之分. 關鍵在於投資者如何「應用於無形」,取其優點、規避缺點. 例如,槓桿型ETF本身不壞,但風險在於其可能「歸零」,因此需要透過智慧再平衡來規避此風險.
免責聲明: 本週報所包含的任何資訊僅供 個人學習與參考 之用, 不應被視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專業意見或決策依據。投資涉及固有風險,可能導致本金損失。任何依賴本週報內容進行的投資或其他行為,其 最終風險與責任完全由使用者自行承擔。CLEC 投資理財頻道及其相關人員對於因使用或依賴本週報內容所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 概不負責。 強烈建議您務必觀看完整的課程影片、參閱講義,並進行獨立的思考與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