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2 (2025/08/03-2025/08/09)
====================
近期請教投資前輩
針對資產配置與未來規劃的建議
發現了我使用槓桿率的定義有其盲點
我使用過去教科書上的定義:總資產/淨資產
白話解讀就是你用多少資金翹動了多少資產
若資產中槓桿型產品,槓桿率就會失真
現在比較多人使用的是 曝險/淨資產
「曝險」就是你承受風險的投資部位有多少
(現金0倍曝險、房產證券現貨1倍曝險、LETF是幾倍就是幾倍曝險)
以2025-06結算資料計算
總資產/淨資產=2.82
曝險/淨資產=2.65
我的部位目前沒有槓桿型產品
2.82/2.65的差異在於現金是否納入計算
因我的資產配置,未來會加入槓桿型產品
所以往後我會以 曝險/淨資產 來計算槓桿率
====================
總市值:6,974,500
買進 群益優選非投等債(00953B) 累積754,000股
====================
維持率監控
維持率:196.38% (將現股加入質押池,提高維持率)
====================
2025年累積配息:354,015 TWD
台股+債券配息:0 TWD
====================
建倉名單:
群益優選非投等債(00953B) 目標1000張 (754/1000)
凱基美國非投等債(00945B) 目標1000張 (0/1000)
群益ESG投等債20+(00937B) 目標1000張 (0/1000)
國泰10Y+金融債(00933B) 目標1000張 (0/1000)
